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家底”厚实好办事――合水县固城乡王昌寺村壮大集体经济纪实

时间:2018-09-20

【三年决战奔小康】

关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家底”厚实好办事

——合水县固城乡王昌寺村壮大集体经济纪实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安志鹏通讯员张关宏谢丽娜

日前,记者来到距离合水县城15公里的固城乡王昌寺村,只见天蓝水清,林翠景美,一派怡人景象。村里的生态农谷里,10多名工人正在修剪菊花,紧张备战2018合水·固城金秋菊花文化节。

如此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以前的王昌寺村很难见到。

王昌寺村是合水县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全村5个村民小组456户207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4户753人。虽然经过近几年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全村面貌大改、发展提速,但村集体依然没有收入,仍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

为实现村集体经济突破突围,王昌寺村因地制宜、广开思路,把特色产业发展与农村综合改革紧密结合,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引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增收。2017年,这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89万元。

是什么让一个贫困的“空壳村”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换了模样?

带着疑问,记者来到王昌寺村一探究竟。

在王昌寺村的生态农谷,村党支部书记杨平洲正与合水县驿臻农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文天成商谈加快生态农谷建设的有关事宜。

据杨平洲介绍,去年,固城乡包村干部和王昌寺村村干部逐户走访群众、听取意见,并专门召集老党员、群众代表、致富能人梳理意见,给村级集体经济和村子发展“开良方”。最终,村里决定:项目引领,多元创收。

随后,经过多次对接,王昌寺村将村里的2680亩荒地和22户村民的160亩撂荒地流转给驿臻农民专业合作社,荒地每年5万元,撂荒地每亩每年50元、每隔3年增加50元,作为村集体和贫困群众的固定收入。

利用这些荒地和撂荒地,驿臻合作社建起了生态农谷,设有设施农业区、果蔬采摘区、苗木花卉繁育区、特禽养殖区、休闲养生区“五大区块”,新建连栋钢架大棚200亩,建成标准化鱼塘5座,培育5000亩苗林示范点1处,新建花卉繁育基地1处,培育金丝皇菊、金鸡红羚等40多种菊花120多万株。同时,与王昌寺村达成协议:双方签订20年合同,优先安排王昌寺村村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到合作社务工。

贫困户朱海艳一家5口人,80岁高龄的公公患有眼疾,需要人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丈夫务工维持,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去年,她将家里的5亩土地流转给驿臻合作社,闲余时间就去生态农谷打零工。“务工收入1.9万元,还领到了村里的400元分红,加上3000元土地流转费,日子明显好过了。”她说。

生态农谷只是王昌寺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的源头之一。

在县乡两级的大力支持下,王昌寺村依托产业扶持资金,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打造集现代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目前已完成投资2800万元,建办产业合作社4个,引进龙头企业2家。

这个田园综合体分两块建设,除了驿臻合作社负责建设的生态农谷,还有一块现代农业示范区,也叫高原夏菜种植区。

在高原夏菜种植区,王昌寺村专门组建了盛强蔬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整个区块建设,村集体和群众以土地、资金、设施进行入股。盛强合作社将从132户群众手中流转的751亩土地和村里入股的156亩连栋钢架大棚,以反租倒包的形式交给村里招引的企业经营。去年,王昌寺村因此一项收入13.89万元。

同时,王昌寺村的窑洞宾馆、标准化鱼塘、智能温室等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建成后村里将以资产的形式入股给合作社,合作社按照年收益的10%给村集体分红,村里将7%分配给贫困户,3%留作设施维护之用。

除了村集体的收益,今年,王昌寺村52户未脱贫户把政府给每户发放的1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全部入股盛强合作社,每年每户可享受分红1000元、返本2000元,连续5年分红返本15000元。

自从有了集体收入,王昌寺村的河道越来越干净了、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了,村民幸福指数陡然提升。

“以前是‘无钱办事’,现在‘有钱活用’,我们说话办事也有了底气,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杨平洲说,现在河道治理、基础设施维修都是村集体出钱,村里还在文化广场上安装了LED显示屏,定时播放新闻和广场舞教程等,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王昌寺村发展苹果产业已经有些年头,大多数群众家中都有苹果树,少则一两亩,多则六七亩,但长期以来,由于技术缺位,果园管理粗放,群众从苹果中获利甚微。针对这一情况,村“两委”出钱邀请市县果树专家,以理论授课和现场培训的方式,面对面、手把手对果农进行指导培训,今年已举办果园管理培训班4期320人次。

“听了专家教授的讲座后,我终于明白为啥自己年年务果,效益却一年不如一年,根本原因在于技术落后,不会经营。”参加完果树培训班的邓玉春说。

今年68岁的邓玉春,是王昌寺村栽苹果树较早的人。由于技术缺位、管理粗放,这几年,邓玉春家7亩果园的收入仅够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矮化密植栽培树体矮小,便于管理,结果早,产量高。”邓玉春说,他决定听从专家建议,栽植矮化密植苹果树。

和邓玉春一样,目前,在村“两委”和合水县果业局的帮助下,王昌寺村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栽植矮化密植果树,新果园正在陆续建成。

  • 上一篇:黄土地上增收曲――镇原县推进产业扶贫工作见闻
  • 下一篇:一枝一叶总关情――定西市人民医院健康帮扶工作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