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宝盆”里的发展经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 叶 海
秋天的青藏高原,草丰水美,天蓝气爽,牛羊遍地,野花飘香,一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就为壮美的风光深深陶醉。“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媒体海西行”大型采访活动8月25日至9月1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举行。在8天2000多公里的行程中,记者走访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工厂企业、牧场农舍,感受了柴达木盆地的巍峨昆仑、沙漠戈壁、广阔草场、民俗风情,体验了海西人民的日常生活,目睹了改革开放40年来海西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成就。
循环利用,绿色发展,让蓝天净水成为永恒标签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因位于青海湖以西而得名,州域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域总面积的41.7%,境内有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是个名副其实的“聚宝盆”,已发现矿产114种,钾盐、镁盐等9种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
走进察尔汗盐湖,放眼望去,一片片碧色的盐田像一面面巨大的镜子,蓝天白云和采盐船的倒影映照在水面上,澄澈而宁静。
盐湖公司的接待人员介绍,这个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的我国最大的盐湖是茶卡盐湖的50多倍,湖水中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锂等已探明储量占全国储量的90%以上。
长期以来,察尔汗盐湖不光是中国最大的产盐基地,还是中国最大的钾肥工业基地。然而,单一的钾肥开发对盐湖丰富的伴生资源无疑是一种浪费。一滴“卤水”,多种发展。“十一五”以来,这里又相继投资600多亿元实施了盐湖循环经济项目,初步形成钾盐、镁盐、锂盐、钠盐、氯碱五大产业群,打造出“与光伏光热风电新能源融合发展、与天然气、煤炭化工耦合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2016年12月31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核心项目——金属镁一体化项目,产出了第一块卤水镁锭。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过去生产钾肥排出的废液老卤中含有大量氯化镁,量越来越大,形成了一个人工湖,堪称湖区的“镁害”。金属镁项目采用世界先进技术,从老卤中提取镁,变废为宝。
记者在金属镁工业园看到,14套巨大的装置有序布局、环环相扣、蔚为壮观。工艺流程严格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比如金属镁电解产生的氯气,直接被PVC项目消化;PVC项目产生的电石渣、石灰石和钾肥生产基地尾矿中的氯化钠,被结合起来生产纯碱。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控制技术,对排放的废气污染物采用了回收利用、洗涤吸收、高效除尘器等措施,大幅降低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后再经回用水装置处理后,大部分综合利用,只有少量外排。
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青伟说:“我们的目标和责任就是将废料‘吃干榨尽’,让尾料的价值得到充分利用。”
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是青藏高原上唯一的现代化炼油化工企业。20多年来,产品由投产之初的3个陆续增加到现在的14个,产业链越来越长,环保效益日益显现。炼油厂总工程师夏永胜介绍,今年4月,格尔木炼油厂航煤加氢装置一次投产成功,结束了青藏高原区域不能生产航空煤油的历史,截至目前,已生产航空煤油2600吨。
格尔木炼油厂的各种生产装置,一头连的是市场,不断地增加新产品,延伸产业链;一头根据环保要求,不断完善环保设施,实现绿色发展。正在运行的三套环保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全厂范围烟气和废水排放的在线监测。
德令哈市是海西州州府所在地,德令哈在蒙语里意为“金色世界”。1988年,海子路过德令哈,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作《今夜,我在德令哈》。诗中写道:“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而如今,我们来到德令哈,见到的是一座非常干净、美丽,充满着勃勃生机的小城。这里不仅有青海省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哈拉湖,雪山冰川绵延,托素湖区栖息着上万只鸟类,穿城而过的八音河在晚霞的辉映下泛着金色的波光。而且在西出口太阳能工业园区,总装机容量达50兆瓦的我国第一座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太阳能热发电站矗立于戈壁之上,发电站由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采用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1.46亿千瓦时,峰值效率达到20%,可为当地8万余户家庭提供清洁能源,年节约标煤4.8万吨,相应减排二氧化碳气体11.9万吨。
在光热发电现场,年轻的总工程师给我们介绍,这是国内第一座、世界第三座投运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项目采用企业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装备,实现了电站关键装备的全国产化设计及制造。
壮美风光、民族风情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深度旅游开发引活水
海西州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大部分旅游资源都保持了原始风貌,景观独特、奇美、神秘。
在发展旅游上,海西州坚持高起点规划,优化旅游布局,推动实现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由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复合型旅游转型。
采访组一行来到位于乌兰县茶卡镇巴音村,被称之为中国“天空之镜”的茶卡盐湖就在村旁,驻村第一书记贾成林介绍,截至2018年8月11日9时整,茶卡盐湖迎来2018年度第200万名游客。
“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盐的海。茶卡盐湖曾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
“仅刚刚过去的20天里,我们这家客栈营业额就达40万元!”在巴音村的盛圆客栈内,房东盛海廷笑着告诉记者。
巴音村建村伊始,村民住房都是1958年河南知青建的土坯房,在土墙上挖一个倒“U”形大洞,就是自家的大门。下雨怕漏,下雪怕冷,冬天只能穿着棉袄缩在土炕上取暖,说句“取暖基本靠抖”也不为过。
2013年,政府实施城乡一体化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巴音村35户群众从小水桥整村搬迁至茶卡镇巴音新村。在政府坚强领导和积极帮助下,一座座二层小楼拔地而起。2015年,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大力培育旅游业,发展壮大第三产业,这为巴音村群众带来了难得的致富机遇。部分村民开始在景区摆摊经营小商品生意,部分家庭大力发展家庭宾馆。从第一家第一张床位,到如今的25家450张床位,每个家庭宾馆年收入5万元至15万元不等……越来越多慕名来茶卡盐湖的游客,也爱上了巴音村。
依据各地独特资源禀赋,海西州走上了旅游开发的创新之路。德令哈市柯鲁柯农垦文化风情小镇位于市区以西13公里处,总人口1.4万人,是海西州人口聚集度较高的镇,也是原德令哈农场总部所在地。当年,数十万农垦人在柯鲁柯镇荒凉的瀚海戈壁开垦土地、辛勤劳作,与恶劣环境顽强斗争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农垦文化历史风景。
生态保护与三产发展并举,农牧民过上新生活
走进长江源村,村口矗立着一座极具藏族特色的大门,宽阔的马路两边一排排整齐划一、藏式风格的平房整洁有序。村子里学校、广场、幼儿园、文化活动室一应俱全。
“2004年,我们全村128户407名村民,从海拔4700米的唐古拉镇,搬迁到了这里的新家,每月还能领到生活补助。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很好,什么都不用操心。”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66岁的老支书更尕南杰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动情地讲述着。
“没有搬下来之前,我们住在帐篷里,没有现代化电器,点的是羊油灯,吃的只有炒面和糌粑,孩子上学要走很远的路,生活条件特别艰苦。”更尕南杰说,“当时靠放牧人均收入还不到2000元,而现在靠国家的奖补政策和打工收入,人均达到2万元!”
“哈西娃呀哈西娃,土路土房土窝窝,拦不住姑娘往外嫁。草皮挡不住牛羊啃,有女不嫁哈西娃……”这首顺口溜,在都兰县宗加镇哈西娃村已然完全翻篇成为历史记忆。如今,48套免费提供给村民的住宅矗立在这个“生态畜牧业高原第一村”,配套的文化广场、音乐喷泉、美化的庭院……
哈西娃村是一个蒙古族聚居的纯牧业村。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制约,草原沙化、盐碱化严重、产草量小、载畜能力低,村集体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村集体负债2万余元。2009年底,哈西娃村在国家项目支持下成立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所有牧民入社入股,并实施股份制改造工作,以草定畜、核减牲畜、整合资源、划区轮牧,放牧牲畜从原来的近5万头调减至1万余头。2016年又成立了一家公司,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从一个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村落发展成全省致富的样板村。如今的哈西娃村,2008年至今全村的养老、医疗费用均由村集体经济承担,2017年年底村集体收入达到3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98万元。
在海西州,我们去过多处农牧民的新居,所到之处,都深深感受到了海西州农牧民的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村民们住上了二层楼房,通了天然气、自来水,交通便利,出门就有公交车,“这样的生活以前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柏树山新村村民言语之间充满了自豪与幸福感。
据了解,改革开放40年来,海西州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州城镇化水平目前已达75.1%;2016年,全州人均GDP就已突破10万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7亿元、增长8.5%,在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中排名第一。全州正在向“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区”的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