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一新的至公堂。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摄
每日甘肃网记者李杨/文韦德占/图
140余年前,陕甘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请求陕甘分闱(科举时代对于不同地域的考生分设考场)获准;140余年后,修缮一新的甘肃贡院至公堂、观成堂在时光斑驳里,讲述着那些经历“十年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们曾经蟾宫折桂时或名落孙山后,或悲或喜的故事。
四年时间两处主建筑修缮一新
10月8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兰州市西关十字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前来求医问病的人络绎不绝。穿过人群、穿过兰大二院住院部的高楼,六株成人合抱的百年古树耸立在修缮一新的至公堂与观成堂之间,《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细细缓缓,恍惚间似将喧嚣声和现代时光隔除在外。
“我们打小就住在这个院子里了,跟以前相比,屋子抬高了点,彩画也描鲜艳了,其他的什么都没变。”坐在至公堂前科举广场休闲椅上和老同事聊天的刘琦老人已经90岁了,她是兰大二院退休多年的一位老医生,在她看来:“修缮之后的至公堂、观成堂可比以前敞亮多了……”
航拍修缮一新的甘肃贡院至公堂、观成堂。
左宗棠亲笔手书“至公堂”匾额。
至公堂和观成堂是清末中国17家贡院之一——甘肃贡院的遗存。“至公”一词出自《吕氏春秋-去私》,谓“舜有九子,不与其子而授于禹,至公也”,意选贤而不选亲,是极为公正的做法,这也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原则和理念。“经过百余年风雨侵蚀,多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破坏,两座古建筑的木椽出现损坏,至公堂和观成堂明显低于地面,而且外檐彩画因各种病害和侵蚀,纹样颜色都变得模糊不清。”兰大二院文史办副主任贾守雄告诉记者:“兰州大学和兰大二院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甘肃贡院保护修缮工作。2014年底至今,先后争取到教育部专项经费1000余万元、甘肃省文物局专项经费200余万元,聘请专业人员对至公堂、观成堂这两座古建筑进行了全面修缮,主要包括整体抬升、油饰彩画、展陈和室外景观亮化工程。其中修缮的核心技术——整体抬升至公堂和观成堂,前后用去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修缮人员在至公堂32根柱子下放置了千斤顶,借助红外水平仪使建筑整体抬升了1.36米。”
贾守雄向记者介绍至公堂彩画染料构成。
工作人员进行彩绘修缮。(翻拍)
矿物染料+动物骨胶复原遗存彩画
创建于1875年的甘肃贡院至公堂和观成堂这两座朱漆、彩绘、全木结构的古建筑代表了中国科举时期的整体建筑风格。也是目前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完整,单体建筑留存最多的贡院了。这两处主建筑再加上1919年被迁移至五泉山的明远楼(已改名为万渊阁),被称之为甘肃贡院建筑群。“你们来看,我们看到的这些鲜艳的彩画,用的可不是普通的油彩。为了修缮这些彩画,我们当时邀请到了蒋广全老先生,他是我国著名古建筑彩画专家。老先生一生致力于我国传统建筑彩画油饰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在明清古建彩画研究及设计方面有极高的造诣。”贾守雄告诉记者:“在他的带领下,进行修缮的工作人员们对彩画遗存进行了拓描,并对油饰彩画原材料进行了取样化验。最后用矿物质颜料、动物骨胶在勘察拓描基础上复原了彩画。”
“说到彩画,就不得不说这样一个有些令人‘尴尬’的故事。”绕行到至公堂后,贾守雄抬手指向至公堂那没有彩画的明间檐檩(屋檐下区域)处。“同治十二年(1873),左宗棠上奏朝廷,请求陕甘分闱。一年后,奏疏被清廷批准。高兴之余的左宗棠被修建贡院的经费问题困扰的寝食难安,民生凋敝、财力枯竭的地方财政根本无力兴建贡院。不得已之际,兰山书院山长吴可读领命筹措修建资金。经历了巨大非议和压力之后,吴可读劝捐到白银五十一万余两,贡院得以顺利修建,但由于资金的依然短缺,使得至公堂后的次间檐檩(屋檐下区域)处的没有彩绘。原本我们想着将这一部分彩画补上,但最后经过慎重考虑,依然将此处保留了原貌,也算是铭记一段历史吧……”
至公堂内陈列的含有驱邪意义的传统建筑门饰——铺首。
光绪戊寅年版《四书诗注》。
十三次乡试开科清末甘肃人文渐盛
推开至公堂的大门,“甘肃举院博物馆”几个大字下,甘肃举院布局沙盘模型清晰地展现在了眼前。
“这里曾是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晚清学子的科举之地,最多时有3000多人在这里参加科举考试。而明远楼两侧修建南北号房,一次可容纳4000名考生参加考试……”
“吴可读在甘肃贡院建成后,撰写了一副长达192字的对联,这也是中国最长的贡院对联……”
“《光绪已丑年甘肃闱墨》这本集子是馆内保存的历史文物真迹之一。它将当年参加甘肃科考的优秀考生文章以及名师所做范文汇集成册,成为当时学子们炙手可热的‘考试宝典’……”
科举博物馆的讲解员李思瑶(左)、王永芳(右)向记者讲述百余年来在甘肃贡院中发生的历史故事。
李思瑶和的王永芳,是兰大二院文史办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科举博物馆的讲解员,两位90后女孩对传统文化“甚是喜爱”。在她们的讲解声中,百余年来在甘肃贡院中发生的那些历史故事被一一道来。
甘肃举院,严格意义上应该叫甘肃贡院。然而,在甘肃举院落成之前,兰州城内已经有了一座兰州府贡院。为了使两者有所区分,新建贡院就被命名为甘肃举院。于是,甘肃贡院就成了全国唯一一座被称作举院的贡院。光绪元年(1875),甘肃贡院第一次进行乡试,应试者达2700余人……自此之后的光绪年间,甘肃进士人数急剧增长,以116名进士总数雄踞清代各朝第一。甘肃贡院的建立,十三次乡试开科使得当时的甘肃人文渐盛。
甘肃造币厂铸造的银元,存量较少。
光明火柴厂火花。
数百历史文物静待世人聆听背后故事
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为了跻身社会上层,有人“十年寒窗”苦读圣贤书,有人却铤而走险走捷径,因此科场舞弊之风屡禁不绝。就在至公堂内,同样也保存有这样一本“小抄”。
“《增广四书备旨》整部书依照四六比例印制,约有普通古版线装书籍十四分之一大小,且厚度只有5毫米,包含了《大学》《中庸》《论语》三部书全部内容和宋代大儒详尽注释的70页纸上,几乎是在一粒米大小的地方写下六个字……”贾守雄告诉记者:“清政府在以往各朝各代防弊措施的基础上制定了《钦定科场条例》,使科举制度纳入了清朝的法制轨道,有关防止考场舞弊的规定相当严密。这本《增广四书备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制造’出来的,因此从历史文化角度来讲也显得非常珍贵。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虽小,却十分精致。70页薄如蝉翼的纸张仅5毫米厚,每页上有老仿宋字体三百多字,虽小如蚁头,但一笔一划清晰无比……”
厚度仅5毫米的“小抄”(前一)。
明洪武年间《孟子集注》。
“这本明洪武年间《孟子集注》是甘肃科举博物馆最古老的馆藏品之一……”
行走在至公堂内,左宗棠手书《至公堂》匾额、《增广四书备旨》等等数百件历史文物,都在静静的等待着有人来聆听那些莘莘学子们那些或悲或喜的故事,期待着即将被关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