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致富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临夏州深入开展“粮改饲”工作纪实(下)
康乐县苏集镇农民对玉米秸秆揉丝打包。10月以来,康乐县进入玉米丰收季节,该县根据不同时间段,对20万亩玉米秸秆分别进行全贮、青贮、黄贮,将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既解决了牲畜饲料,又减少了环境污染。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通讯员史有东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王睿君 通讯员赵怀斌 尹始学
从巍巍太子山下,到滔滔黄河两岸,临夏州130多万亩玉米田里,干部群众、各类农业机械齐上阵,收割、粉碎、打包、运输,粮改饲工作紧锣密鼓地全面展开。
早在2015年11月,临夏州委主要负责同志针对全州旱作农业玉米大丰收的实际和发展前景,提出要在当地实施“粮改饲”工程。随后两年间,“粮改饲”给全州农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让农民群众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
8月中旬,临夏州在全州相关工作推进会上下达任务——要再打一场“粮改饲”大会战。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一场轰轰烈烈的“粮改饲”大会战在全州各县市同步打响,为进一步壮大致富产业,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续写新篇章。
一
由于多雨,时至9月下旬,康乐县依然绿染山川,分外秀丽。20万亩玉米郁郁葱葱,正是全贮玉米进行“粮改饲”的好时节。
9月25日下午,天气刚刚放晴,康乐县临康和二级公路两旁便沸腾了起来。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玉米收割机、全贮打包机和拖拉机开始工作,机声隆隆。公路上,拉运全株玉米的车辆络绎不绝。
康乐县康丰乡段家坪村16社村民马维林在自家的玉米田里装好一车玉米,正准备交到附近的养殖场去。他说:“今年我家种了20亩玉米,除留下喂家里4头牛的玉米之外,其余的全出售给了附近的养殖场。”
和马维林一样,当地有很多群众都有这样的想法。
据介绍,今年康乐县的全贮玉米每亩产量是8吨左右,每公斤市场价是0.32元,每亩收入2500元左右,实打实的增收,使农民“粮改饲”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在得到实惠的同时,推动着“粮改饲”工作。
对于从事养殖业的康乐县养殖户来说,他们更能体会到“粮改饲”带来的实惠。
“青贮玉米,我们行动得早,从2016年开始,我们就尝试‘粮改饲’,结果发现全贮玉米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效益非常好。”康乐县附城镇刘家庙村养殖户马明军在家门口,用小型粉碎机进行全贮玉米作业,见到记者,他停下手中的活兴奋地说个不停。
记者看到,在刘家庙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进行池窖全贮和裹包全贮,“粮改饲”成了他们秋收当中的自觉行动。
在位于康乐县辛雍家村的甘肃宏福现代农牧产业有限责任公司里,只见前来交全贮玉米的兰驼车排成了绿色长龙,足有1公里长。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一年要给2万头牛、4万多只羊储存饲料,我们对玉米秸秆的需求量非常大,可以说农民交多少,我们就能消化多少。”
如今,康乐县建成肉牛规模养殖场171个(千头牛场17个),规模养羊场67个,更多的是家家户户养牛养羊,肉牛饲养量17万头,出栏8.2万头,羊饲养量44.3万只,年出栏18.53万只。
康乐县农牧部门一位负责人说:“20万亩的玉米,刚好满足康乐县养殖业的需求。”
二
“种的苞谷不按粮食卖,拿去当饲料卖,能多卖上钱吗?”就在去年,永靖县王台镇种了半辈子庄稼的马国成听说要把粮食当成饲料卖,心里一直半信半疑。如今,他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儿:“做青贮草料好,省事,一亩地比卖苞谷多挣200多块钱呢!”
马国成的思想转变源于“粮改饲”。
“粮改饲”,不仅使种玉米的马国成等农民的思想转了弯,也让闵占才、陈占龙等更多的养殖户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闵占才说:“全贮玉米养牛养羊效益非常好,我们很欢迎!”陈占龙介绍:“玉米浑身都是宝,机械打包成饲料,喂牛喂羊不但效果很好,也很干净,环境卫生好了,咱们的农村更美了!”
永靖县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其中玉米种植面积达23万亩,进行“粮改饲”面广量大。今年全州“粮改饲”推进会后,永靖县上下齐动员,迅速展开“粮改饲”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建成饲草配送企业1家,购置配发大型饲草加工机械达377台(套),新建饲草加工点84个,全贮玉米2.1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