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风雨砥砺不忘初心 春华秋实继往开来――嘉峪关市改革开放40年发展综述

时间:2018-10-25

风雨砥砺不忘初心 春华秋实继往开来

——嘉峪关市改革开放40年发展综述

嘉峪关市区鸟瞰图。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嘉峪关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创业、接续奋斗,全市城乡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生态建设取得巨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成了一座在西部地区特色和优势比较明显的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嘉峪关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17个国家级城市名片,城市整体实力、知名度、影响力得到空前提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狠抓工业强市、旅游带动、城乡统筹、生态立市、文化繁荣、民生优先和区域协作,着力建设经济强市、文化旅游大市、生态文明示范市,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为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实现巨大跃升。经过40年发展,全市生产总值由1713万元增长到2017年底的210.99亿元,是1978年的1232倍;财政收入由1100万元增长到40亿元,是1978年的364倍;常住人口增加到24.98万人,城镇化率达93.4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491元、17796元。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的重点项目相继实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占比为2.2∶51.8∶46,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酒钢公司成功上市,多元化发展和国际产能合作迈出重大步伐,整体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地方工业加速转型,光伏新能源、铝制品深加工、汽车装备制造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工业园区跻身国家首批低碳园区和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文化旅游实现巨大突破。40年来,全市紧紧依靠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以开发促进保护,以旅游彰显文化,逐步向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迈进,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和休闲消费型城市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实施中华孔雀苑、方特欢乐世界、观礼古镇等项目,加快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花卉博览园、峪泉古街、文化创意园区、旅游联结公路等重点项目,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成功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大力发展节会赛事经济,举办2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5届国际短片电影展、2届国际房车博览会、12届国际铁人三项赛,2017年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达857.14万人次、57.21亿元,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一批商贸中心和宾馆酒店建成投运,交通运输、仓储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快速发展,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生态绿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进步。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经过几代人数十年的艰苦努力,先后建成迎宾湖、东湖、南湖、新城草湖湿地公园等一批标志性生态工程。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9.2%,人均绿地面积、水域面积分别达到36.3平方米和28.6平方米;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2017年空气优良天数310天,见山、亲水、近绿、空气洁净的优良生态环境成了市民的最大福利。坚持南建北改、协调推进,加快南市区开发建设,实施一批生态、文旅、住宅、教育等项目,打开了城市发展新空间;完善北市区综合功能,容纳2万余人的中核四四生活区建成,推进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四有限公司、铁路系统“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实施老旧街道、地下管网、居民小区提升改造,实施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嘉酒城际快速通道、西气东输水源井迁建、高铁南站等重点工程,城区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70平方公里,城市功能布局和承载能力日趋完善,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形象全面树立。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巨大提升。40年来,始终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事业实现长足进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新建改建市一中、市酒钢三中等2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实施了南市区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城乡低保、社会养老、社会救助补助标准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75岁以上老人享受高龄补贴、6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开通覆盖农村所有行政村的公交线路,建成全国领先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启动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已完成10171户,剩余31014户有序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形成博物馆、大剧院、图书馆、体育场、雄关大舞台等平台和品牌。社区治理改革成效明显,平安和谐建设深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城乡融合取得重大进展。40年来,始终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融合,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居民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推进农村土地大规模流转,积极发展现代戈壁生态农业,农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371万元提高到2017年的4.58亿元,增长123.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0元提高到2017年的17796元,增长136.9倍,连续13年位列全省第一。在全国率先推行城乡户籍一元化,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城乡低保实现了统一标准。农村交通、生态、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饮水安全、环境整治、道路亮化、文化惠民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镇村组三级文化室、农家书屋、乡村舞台、文体广场、卫星电视、光纤通信实现全覆盖,中心幼儿园、卫生室配套率达到100%。乡村旅游从无到有,建成星级农家乐40家和乡村旅馆73家,乡村振兴加速推进,城乡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40年的改革历程,大致分为经营方式转变、产权制度改革、协调配套改革和全面深化改革四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初,通过推行股份合作制、实行“一退二保三发展”等举措,理顺了政企关系,激发了市场活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稳步推行经济体制、城市管理体制、政府职能转变等改革举措,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资本、土地、产权、人力资源等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六大领域改革全面纵深推进,实行“市—区—社区”三级管理模式、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组建文旅投等六大集团公司、推行河(湖)长制、成立市监察委等一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举措,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机遇,企业跨区域发展和国际产能合作成效明显,酒钢公司牙买加铝厂项目建成投运,牙买加甘肃国际产业园区稳步建设,“嘉峪关号”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嘉峪关机场客流量突破40万人次,航空口岸开放列入国家口岸发展规划,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民主法治取得重大进步。40年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依法治市工作,提升民主建设水平,法治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安定团结、和谐奋进的政治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嘉峪关市立法条例》颁布实施,开启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的新篇章。全面加强政协工作,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工作,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依法治市加快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持续深化。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组建民兵常备应急分队,完善基层武装工作体系,成功创建双拥模范城全国“六连冠”和全省“八连冠”,深化与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四有限公司、嘉峪关军分区、驻嘉部队等的协作融合,各方面力量广泛凝聚,共谋发展、奋力拼搏的氛围更加浓厚。

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40年来,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届代表大会精神,认真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党性党风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意识形态工作成效显著。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和省委作风建设规定精神,制定实施市委七项规定、实施办法等制度,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恪守好干部“五条标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干部选任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监督管理和教育培训进一步强化。加大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大学生村官选派力度,基层党建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持续加强,腐败问题流毒和影响得到有力清除,“三述”、约谈和巡察工作实现全覆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雄关大地发生的举世瞩目巨大变化,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阔步前行、永攀高峰,为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不懈奋斗。

  • 上一篇:乱停乱放共享单车有人整理了 兰州市城关环卫试点停放管理志愿服务
  • 下一篇:今冬流感疫苗供应偏紧 兰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接种之前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