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准扶贫新引擎
——临夏州开办“扶贫车间”的实践
在康乐县苏集镇关扎村甘肃鱼嘴山食品有限公司建起的“扶贫车间”,工人将香醋装箱。本版图片由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通讯员史有东拍摄
东乡县龙泉镇老庄村,工人在“扶贫车间”加工服装。
走进康乐县荣兴布鞋加工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到处是工人忙碌的身影。在布鞋加工车间一角,附城镇刘家庙村村民姜兰琴正在专注地用缝纫机制作布鞋,一双做工细致的千层底布鞋在她灵巧的双手制作下慢慢成型。
姜兰琴高兴地说:“厂子就在村里,上班非常方便,在家门口一个月就能挣3000多元的工资。既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又不耽误家里的活。”姜兰琴格外珍惜这份工作,“扶贫车间”已经成了她和家人摆脱贫困的希望。
荣兴布鞋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生荣介绍,公司年均生产销售各类男女布鞋30多万双,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村里有32名中青年家庭妇女在这里就近务工,人均年收入近4万元。
“做工熟练的人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已经有18名妇女通过这份收入让家里脱了贫。”刘生荣说,“我们正计划厂房扩建和设备更新。完成后不仅能增加工作岗位,而且生产销售收入能翻一番,让更多贫困户脱贫。”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王睿君
一
精准扶贫,就业先行。多年以来,由于要照顾家庭,许多像姜兰琴一样的农村留守妇女不能出门务工,已成为影响家庭收入的“短板”。
今年以来,临夏州抢抓国家扶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的重大机遇,积极打造“扶贫车间”,探索出了一条就近就业扶贫新路子,有效解决了农村妇女就业问题,有力促推脱贫攻坚进程。
临夏州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扶贫车间”是解决贫困群众特别是留守妇女就地就近就业、致富能人回乡创业问题的有益探索,是推进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也是培育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后续支撑产业的重要举措,更是增加妇女务工收入、提高妇女家庭地位、转变妇女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对于弥补产业发展短板、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具有积极意义。
为进一步建设好“扶贫车间”,全州按照“有一个成熟的企业为后盾、有成熟的产品为前提、有成熟的市场为关键”的建设条件,政府提供培训服务和场地、厂房及设备(或部分设备),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和寻找市场,互促共赢,探索建设多种类型的“扶贫车间”,使其成为农业调整结构、贫困户增加收入的重要举措。
临夏州委州政府要求,各县(市)、各相关部门要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坚持以诚信可靠的成熟企业、成熟产品、成熟市场为牵引,以乡(镇)为主体、以村(社区)为单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通过引进企业援助办、“三变”改革集体办、扶持创业能人办、牵线搭桥网上办、依托资源组团办等多种形式,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建设“扶贫车间”。同时,要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在3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做到“扶贫车间”全覆盖,在县城、集镇百户以上集中安置点建设2个左右“扶贫车间”,并解决好农民的后续产业支撑问题。
截至目前,全州已挂牌认定“扶贫车间”92家,吸纳就业458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398人。“已建成并挂牌认定的扶贫车间总体运行良好,在解决贫困劳动力特别是留守妇女就近就业方面,发挥着很好的作用。”临夏州人社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