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论语】事不避难勇于担当
万石
何谓“担当”?简单地说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在担当面前,最能反映出一名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党性信仰。习近平同志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敢于担当是政治禀赋使然,是执政使命使然,是责任意识使然。但在现实当中,却存在着种种担当被异化的现象。比如,有的干部只愿担当有利的,不愿担当无利的;有的只愿担当容易的,不愿担当棘手的;有的只愿担当虚套的,不愿担当实际的;有的只愿担当既成的,不愿担当创新的;有的只愿担当给上边看的,不愿担当群众盼的;有的只愿担当现得利的,不愿担当打基础、谋长远的。更有甚者,错把公器私用当作敢担当;把不执行议事规则的独断专行、拍脑袋决策,当作敢于担当;把不坚决主动执行上级的指示和要求的虚与委蛇,看作是敢担当;把敢折腾、瞎折腾,当作敢担当;把能为“小兄弟”们遮风挡雨当作敢担当。这些所谓的担当并非真正的担当,而是假担当、乱担当,危害极大。
担当精神不可或缺。警惕担当被异化,就必须解决好为谁担当、担当什么、如何担当的问题。
为谁担当?当然是为人民担当,为党的事业担当。为民担当,风雨可度。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为民担当、为党分忧,勤业敬业、无私奉献,真正把心思放在事业发展上,把精力用在推动工作上,把功夫下在为民解忧上,多一点舍我其谁的勇气、一心为公的大气、放手拼搏的胆气,才能够释放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强大正能量,在真抓实干中提高能力、成就事业。
担当什么?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其攻坚难度也越来越大。党员干部讲担当,就是要在其位谋其政,以“舍我其谁”的精神,“勇立潮头”的担当,竭尽全力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尤其是在难题面前,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要敢作敢为、敢担责任。
如何担当?担当不是空谈,担当的勇气和底气来自于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来自于求真务实重干的实践。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干事的干部,最受群众欢迎;耍嘴的干部,群众最为反感。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想担当、敢担当、能担当,关键在于养成实事求是、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才能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
为官避事平生耻。党员干部要时时刻刻记着“以民忧为己忧,以民难为己难,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争做疾风中的“劲草”、不怕火炼的“真金”。只有善于为民解忧、勤于为民谋利,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敬重,正如清代文人李渔在《比目鱼·伪隐》所道:“不用谘谋,方见才能,好担当,好担当,怪不得人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