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草包包”鼓起农民“钱袋袋”
甘肃农民报特约记者陈建宗
近日,在环县毛井镇高家洼村的田野里,收割机前面割草,打捆机随后打包,近30亩的燕麦草在十余辆大型机械的有序工作下,不到1个小时就被收割完了。
米万吉是高家洼村朱家洼自然村人,妻子和儿子都在银川务工,随着米万吉年龄的增长,下地干活已经成为他的负担。去年,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建议米万吉改种庄稼为种草。米万吉随即将家里的30亩地全部种上了燕麦草,年底纯收入过万元。今年,米万吉把地流转给了县上的草业公司,什么事都不用管,还能每亩收入100元的流转费。
环城镇陈汤塬村村民石克山,也通过种草增加了收入。今年60岁的石克山的老伴残疾,两个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家里的70余亩地都只能由石克山来经营,缺乏劳动力成了他家脱贫致富的最大“绊脚石”。
去年底,石克山听说村上的众托草畜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以提供贴息贷款的方式吸收贫困户入股,贫困户利用5万元贴息贷款作为股金入股,还能以10亩梯田作为资产入股,前3年每年可分红1.5万元,3年后还能自主选择继续入股分红,他便在合作社报了名。今年,石克山除了入股的10亩地之外,还单独种了15亩的紫花苜蓿,加上年底分红,预计可以收入2万多元。
笔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环县全年种植各类牧草39.5万亩,其中紫花苜蓿12.8万亩、甜高粱3.5万亩、大燕麦13.5万亩、青贮玉米10万亩。预计可收储干草29万吨,其中燕麦干草可收储5.28万吨,已收储苜蓿干草8万吨。40万吨的青贮任务目前已基本完成。
据荟荣草业公司负责人吴恩平介绍,为了确保牧草收割、种植、打捆、青贮按期完成,今年在各乡镇建立了收草站,各行政村建立了种草队,并新购机械200余台,现有苜蓿播种机、燕麦收割机、搂草机以及打捆机近5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