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沟村“长出”个“大苹果”
村民正在分拣、包装苹果。
许多村民建起了小二楼
土坯房、土炕是静宁县治平镇雷沟村村民的“标配”,山大沟深、贫穷落后是雷沟村曾经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后,这里的村民率先进行苹果种植。
经历了零星栽植、探索起步,政府引导、示范推广,规模扩张、产业经营,科学管园、提质增效,精细管理、品牌创建五个阶段,在示范、推广、创牌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为全县果树发展树立了样板。
经过40年的发展,这里的村民告别窑洞土炕,住上了楼房。
改革开放让这里的村民真正的富了起来。
最早种植苹果
“改革开放前,我在家里的房内可以看见太阳,现在你看我的房子……”11月22日,面对采访的记者,村主任雷托胜一下子打开话匣,说起改革开放的好处。今年50岁的雷托胜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村民,改革开放改变了他的命运。
1986年,16岁的雷托胜率先在村里开始种植苹果。他学习果园管理技术,结合实际操作。5年后,他家的果园丰产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后,他动员其他农户发展果品产业,手把手传授管园技术,心贴心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很快,雷沟村386户农户全部栽植了果树。
2002年,雷托胜率先试验示范推广无公害果品生产。面对有果难售的现实,他带着自己的苹果走出去与外地客商洽谈,吸引来收购客商,解除了广大果农的后顾之忧。
40年山乡巨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雷沟村全村果园面积达到了3800亩,其中挂果园3600亩,户均达到10亩,人均果品纯收入达到了7200元,户均年果品收入20万元以上的农户超过20户。村里也成立了多家专门从事苹果交易的企业,常年从事果品经销的经纪人达56人。
静宁常津果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办公地点就在雷沟村,这是一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经营,自理报检、海关收发货等资质,是一家以静宁苹果产业为主,集种植、购销、出口、仓储、冷链、物流、电商、包装等一体化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年总贮藏能力达8万吨,占全县气调冷藏能力的37%,出口加工能力4万吨。这家公司季节性用工3200多人,辐射带动包装、运输行业年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1400多人,基地农户户均增收9000元,人均增收2300元,季节性用工支付工资达到500万元,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发展。
村民雷向龙告诉记者,村里好多村民不仅在村里建起了小二楼,在县城也购房。目前村里拥有小汽车的农户达到30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7.7%,建成二层以上小洋楼的家庭占到全村总户数的75%,使雷沟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裕小康村。
治平镇镇长尹婉琴说,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村民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方式,让村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苹果产业的做大做强,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住房逐渐发生变化,山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建有砖木结构的房屋,到九十年代普遍建成砖木结构的瓦房或砖混结构平房,现在基本都住上了楼房,房屋的内外装修也越来越考究,用瓷砖贴墙、房内用地砖铺地成为普遍现象。
小苹果大产业
雷沟村的四十年发展,也是静宁苹果发展的四十年。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所长李建明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土地包村到户的实施,静宁县抢抓地处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优势产区重大机遇,果断决策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历届县委县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县上下持之以恒、齐心协力发展苹果产业,苹果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近年来,静宁苹果先后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驰名商标等6张国家级名片和“中华名果”等14个大奖。
2017年全县果品总产量达到78万吨,实现总产值3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4725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静宁苹果”已经成为全县最亮丽的名片,区域品牌价值达到133.99亿元。依托苹果产业发展优势,建成常津公司、通达果汁、恒达纸箱等50多家贮藏营销型、包装配套型、加工增值型龙头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年实现经营性收入约8亿元。
静宁果品畅销国内广州、深圳、成都等20多个大中城市和东南亚、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2005年以来,依托9户拥有自营出口权的龙头企业,累计直接出口果品10.96万吨,创汇1.12亿美元,成为全省果品直接出口创汇第一大县。
改革开放让静宁果农享受到了政策红利,依靠苹果产业富裕起来的静宁果农,摆脱了过去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贷款的窘迫局面,过上了红火日子,再不像以前的“炒面客”拿着镰刀下秦川、进关山当“麦客子”挣钱了,而是在自家的果园里当果树专家,管理自己的“金果”致富树。
文/图兰州晨报/掌上兰州特派记者张鹏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