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金奉乾通讯员李文赵兴明
在庆阳市环县合道镇有个大山里的村子,距离县城65公里,全村被两道沟分为三座山梁,全村295户1220人分散居住在这丘陵沟壑之中,过去多年,严酷的自然条件制约着村子的发展,这个村子叫沈岭村;在沈岭村有一名31岁的年轻干部,是庆阳市委组织部选派到村上的帮扶干部,是村上的第一书记,也是驻村工作队队长,他的名字叫李亚鹏。
自2017年10月,李亚鹏被派到村上以来,倾情投入帮扶工作,与村上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乡亲们的脱贫致富出谋划策、争取项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帮扶干部的诺言:誓与百姓同甘苦,誓让沈岭换新颜。
环县合道镇沈岭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李亚鹏。
“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群众才会信任你”
2012年,李亚鹏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考入庆阳市委组织部工作。2017年10月,庆阳市委组织部的帮扶村调整为合道镇沈岭村时,他主动请缨,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生在平原、长在平原,上学、工作都在条件较好的城里,第一次来到山大沟深的村里,他傻了眼——村部到农户家大都是泥泞土路,大多群众还是小农经济,没有一项主导致富产业,一些群众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
困难不是“拦路虎”。李亚鹏一到村上,就迅速调整心态,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入户走访,摸清村情。只要一有空,他就和村干部一道入户走访,谁家几只羊、几头牛、几间房,这些基本情况他都记在笔记本上;谁家几口人、收入靠什么、支出主要是哪些方面,他都一一记在心里。
三个月期间,农户家里多的去过五六次,最少的也去过一两次。在走访入户过程中,李亚鹏不仅仅了解情况、嘘寒问暖,更重要的是帮助群众办理实事。今年55岁的张彩莲,丈夫去世20多年,家里全靠儿子务工维持生计,居住了多年的房屋也早已成为危房,日子过得很艰难。李亚鹏和村“两委”班子商议后,聘用张彩莲为村里的保洁员,年收入6000元。得知张彩莲已报名参加村上的易地扶贫搬迁,由于一场一窖未修建,达不到搬迁入住条件,他又主动联系工队帮助修建,实现了她迁入新居的愿望。
贫困户沈学安家境困难,在走访过程中,李亚鹏发现他家里没有任何取暖设施,他立即买了火炉送去,并将自己的棉大衣留下;贫困户沈丽丽大专毕业没有工作,家庭负担较重,他主动联系兰州的多家用人企业,帮助解决就业问题;沈福科患有髋骨坏死,无法正常行走,影响生产生活。其帮扶干部得知北京博爱医院有免费的医疗救助项目后,李亚鹏立即到户做沈福科思想工作,并同帮扶干部一道,帮助其前往北京进行手术,前后花费近7万元,除正常合作医疗报销外,由救助医院全额承担,并报销了他和陪护人员的来回机票及吃住费用。现在沈福科已经康复,行走无碍。
驻村一年多来,李亚鹏风里来雨里去,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到户,走访农户超过200余次,帮助群众办理实事近百件。
李亚鹏(左)入户走访。
“群众接受新事物慢,自己就要使尽全力在前面拉”
沈岭村基础条件落后,信息封闭,群众接受新事物能力弱。李亚鹏认为,要让群众快速脱贫,必须走产业“金蝉脱壳”之路。在了解了基本村情后,李亚鹏和村“两委”班子共同商议明确了“草畜+黄花菜+小杂粮+劳务”的互补融合产业发展路子,并明确了产业改革举措:改变陡洼地种草、单家独户养殖的传统模式,利用合作社发展规模养殖,推广梯田种植商品草;黄花菜不再是地埂经济,而是集中连片规模栽植;小杂粮不再是张家谷子、李家糜子,而是采取订单种植,突出优质品种,集中规模种植;劳务也不再是出苦力,而是因人而异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让农民靠技能多赚钱。
美好的规划如何落实到群众身上,成为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的最大任务。面对任务,他们决定选几个示范户,带头发展。为发展湖羊养殖产业,创办合作社,李亚鹏和村“两委”班子在村里选出了8名适宜人选,可在具体商谈时,个个都摇头说不。最终,他们把合作社负责人落到村民小组长沈满平身上,“只要你带头干,带动全村发展,有啥困难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会帮助你解决。”
沈满平应承了下来,接下来合作社选址建设、启动资金筹集、学习湖羊养殖经验、草料贮备等成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头等大事。没钱,李亚鹏动员镇村干部担保贷款20万元,借款3万元;没经验,李亚鹏带着沈满平到县内成熟合作社学习经验;缺草料,李亚鹏和村干部动员群众出售现有饲草,同时建议合作社订单种草,带动全村发展草产业。
黄花菜收益比种粮好,怎样才能把黄花菜产业发展壮大,李亚鹏和村“两委”班子都想到了依靠合作社。2016年村党支部书记沈向荣成立了黄花菜种植合作社,但由于没有思路,加之村上种植规模较小,一直未投入运营。李亚鹏得知后,同村“两委”班子商议,将合作社场地建起来,购置杀青设备,建造晾晒场,为全村黄花菜种植户提供收购、加工、销售服务,并利用贫困户入社配股政策,同90户贫困户签订配股协议,实现订单式种植,一年内,村里的黄花菜种植面积突破了1000亩。
面对订单种植和劳务培训,李亚鹏每逢入户走访和召开群众会,都会讲解政策,帮助群众算增收账,在一项项产业发展带动下,村里群众看到了发展劲头,以前的小农思想被逐一击破。
“用心赢得群众的信任,不论推进什么工作,群众都会全力支持”
在与群众从熟悉到认可的过程中,李亚鹏同步推进着全村的重点工作。梯田不达标,他汇报单位争取项目;村集体经济“空壳”化,他多方筹谋发展;村小学校舍破旧,他联系教育部门解决;栽植黄花菜技术不到位,他邀请专家进行现场培训;群众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不达标,他一户一户实地规划,完善到位;村里的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群众认识不到位,不参与入股,他又挨家挨户讲政策,让34户群众参与合作社入股。
一项项工作全力推进的背后,凝结着李亚鹏的心血和汗水,也有着干部群众的支持。一年来,李亚鹏真正融入了沈岭村的群众生活,也进入了他们的内心,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群众都时刻挂念着他。李亚鹏把根扎在了沈岭村,深深植入沈岭村千余群众的心,沈岭村不论推进什么工作,只要李亚鹏出面,群众都会积极配合。
面对正在发展的沈岭村,李亚鹏说:“只有把身子离黄土再近一点,把心离百姓再近一点,把帮办的实事落实得再细致到位一点,我们的工作总会得到百姓认可,沈岭村的脱贫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