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理论】不忘育人初心 牢记时代使命

时间:2019-03-26

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时代使命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前行方向,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我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版特约四篇文章,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就如何进一步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发表意见、交流心得,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政课教师有所启发。

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杨志超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高度关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不仅给予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高度评价,而且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新要求,这既给奋战在一线辛勤工作的思政课教师以巨大的鼓舞,也为新时代做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建立了标准,树立了标杆。

  要始终坚持信仰追求的“真心”

思政课不仅是一门知识课、理论课,更是一门思想课、引路课,担负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信息传播的快捷性等都为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理性、科学、客观、全面的思维品质,辩证地看待历史演进和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成就与不足,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考验着思政课老师的能力水平。

要让学生坚定信仰,教师必须首先信仰坚定。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认同,这样才能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始终坚持一颗信仰追求的真心,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入研究和掌握科学理论,并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通过思政课教学,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以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以生动的讲授感染学生,以坚定的信仰引导学生。

要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

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合格的人才来担当。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身正才可树人,立德才能有信。作为担负铸魂育人光荣使命的思政课教师,要首先强化“立德”意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在传授知识、讲解理论的同时,以高尚的人格品性,传递修德明理的“大学问”,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要始终饱含改革创新的“热心”

当今时代,大数据的兴起、社会心理的变化和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思政课教学的环境和对象发生了深刻变化,“大数据”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如何整合海量的教学资源、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现实发展中如何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个体意识不断增强的社会背景中如何满足当代学生的主体性诉求等问题,给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的运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具有改革创新的热情和动力,努力增强创新意识和现代意识,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诉求,树立先进教学理念,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思政课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探索慕课教学、专题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模式使思政课活起来,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将思政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

要始终保持服务学生的“爱心”

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理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担负着理论传授和思想教育的双重功能。思政课立德树人功能的发挥,不仅仅在于围绕教材的理论讲授,更在于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了解学生的需要诉求,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排忧解难。

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全过程。一方面要从思想上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及时解决其思想困惑,引导他们形成和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另一方面,要从学习生活上关心学生,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扰和生活困难,帮助和教会学生勇敢应对“拔节孕穗期”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做学生学习生活的“知心人”和健康成长的“领路人”。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上一篇:甘肃省出台省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向省纪委监委移送问题线索办法 8种问题线索应向省纪委监委移送
  • 下一篇:天祝县健全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