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润物 在坚守中育人
――记庆阳市环县赵洼小学校长张俊秀
张俊秀点评孩子们的绘画作品
俗语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见人间世事的变化无常。可在常年干旱少雨的甘肃东部环县,一位代课教师却难离乡土、甘于平凡、矢志不渝的坚守在教学育人的岗位上,一呆就是30年。这30年里,他不忘初心,痴心育人、创新教学、勤奋治校,为乡村的教育事业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也收获了乡亲们的赞誉和学生们的尊敬。他就是庆阳市环县赵洼小学校长张俊秀。
A
爱生护学 历经风雨
1987年,从环县高中毕业的张俊秀看到自己的母校环县赵洼小学师资短缺、孩童失学,便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想,回村当了一名代课教师。从此,他便与乡村教师、乡村教育、乡村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在孩子们纯真的目光中,在家长们期盼的眼神中,这份缘,一续就是30年。
30年来,他以校为家,爱生如子,一直担任1―6年级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兼班主任。在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活中,他和孩子们相守相望,历经风雨。1997年,他在放学护送学生回家途中发生车祸,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2008年,张老师积极募捐和鼓励,帮助一名患白血病的学生张富军换血成功。2012年暑假护校期间,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中,他和老师们奋力抢险,避免了教学楼被洪水冲倒。2013年5月,环县干旱无雨,他租水罐、驾驶三轮车从自家仅有的一口水窖中给学校100多名师生解决了10天的生活用水。2015年9月25日,他在给学校围墙刷写标语时突发心脏病,最终在西安西京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六年级智障学生施显显,自入学起,张老师就帮他洗衣服、理发,买生活学习用品。单亲孩子张慧慧,在学校开运动会时,张老师给她买回了运动服,让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环县赵洼村农户分散居住,大部分家庭距离学校均在5公里以上。张校长就利用闲置教室、废旧课桌凳建成学生午休室3间,给中午不能回家的孩子创造了整洁温馨的午休条件。为了使全村适龄幼儿都能够接受学前教育,张校长又改造附设了一个幼儿班,在幼儿活动区铺上草坪、安装了活动设备、室内铺上塑胶、装上了电暖,并配备了网络电视、电子钢琴、幼儿玩具等各种教学设备。张校长还积极落实政府惠民政策,改建学生食堂两间,餐厅两间,为全体学生提供早餐,为中午留校学生免费提供午餐。
B
创新教学 激发天性
在教学中,张校长带领全体教师开展“同课异构三个一”(说课、上课、评课)等多种形式的赛课活动,并积极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午间阅读半小时”活动,定期举办校运会、经典诵读、田园课程、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兴趣活动。
陶行知先生曾说:“小孩能做先生,做先生不限定要师范毕业。”张校长喜欢孩子,喜欢以孩子为榜样,常常鼓励孩子教孩子。先后组织开展了“小小讲堂”、“我要当老师”等各种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孝心天使”、“爱心天使”、“智慧天使”、“快乐天使”等各种评选活动,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看到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和灿烂的笑容,他深深体会到,搞教育的,重要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精神状态和人生心态。一个活蹦乱跳、天真可爱的人,总能给人一种正能量的感觉。
在张校长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得到了不断地提升,在校生逐年上升。学前幼儿从2016年的12名增加到今年的29名。崔晓辉、崔静等许多年轻老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他本人也连续十多年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校长、优秀党员、师德标兵,学校被列为全县示范性乡村小学。张志银、赵志龙、张宝宁等许多学生先后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名校。
C
勤奋治校 润物无声
在多年的教学、治校过程中,张校长深刻体会到,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儿,家校共建才能促进学生进步。他带领全体老师定期开展家长委员会议、家长开放日等活动。2016年3月,张校长积极和社会公益组织联系,开展“担当者行动”,组织开展亲子共读、读书沙龙、读书竞赛等活动,每天安排40分钟的阅读课,每周写读后感,每学期记一本读书笔记,营造了全校读书的良好氛围,养成了时刻读书的学习习惯。从此,不仅学校里多了读书声,而且在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也有了读书的身影。
田园课程,是学校很具特色的一大课程。通过田园课程,不但能为学生提供新鲜、丰富的营养食材,而且让学生学习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技能。田园课程,也成了家校共建一座十分重要的桥梁。在田园课程里,学生、老师、家长们经常在一起谈笑风生、互帮互助。很多家长经常说:“跟着娃娃读书很有意思,不但能让娃娃更加喜欢你,而且还能学到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