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扶贫人物】帮扶静宁县庙岔村摘穷帽

时间:2017-07-18

  【扶贫人物】帮扶山村摘穷帽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陈泳

  位于静宁县甘沟镇东南部的庙岔村,是一个山区村,有300多户人。在2015年,全村仍有97户439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仅为2470元。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滞后等多种因素,使得该村始终无法摆脱贫困。

  如何借助精准扶贫工作的东风,使该村摘掉贫困村的穷帽,是摆在帮扶工作队队长杨晨面前的一道难题。杨晨是村联系单位之一的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纪委副书记,自2015年7月入驻庙岔村以后,他针对村里的情况,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奔走在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和村委会成员一道识别确定贫困户。同时,为村里建立了贫困户数据库和脱贫时序表,编制了全村年度脱贫计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小康社会建设规划,确定了因地制宜发展苹果种植、旱作农业等增收产业和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发展思路。

  杨晨介绍,庙岔村在2015年才有单位帮扶,许多工作都是从头开始,任务很重。为此,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按照要求,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和驻村时间要求,做到人到心到,每人每月驻村20天以上,杜绝了“走读”和“两头跑”等不良现象。而他自己更是几乎每天都住在村里,全力开展工作。

  农村要脱贫,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而基础设施的改善必须有项目和资金支持。杨晨便积极向县乡政府和有关部门衔接协调,争取更多项目落户到村上。在他的协调下,交通部门支持完成了该村通村公路建设,硬化道路8.2公里,建成了排水渠、涵洞等附属设施。看到村委会没有办公地点,杨晨立即向各联系单位反映情况,共筹集资金32万元,建成了村委会、村民活动广场和文化活动中心。看到群众的住房破旧,他又借助农村扶贫开发项目,积极动员共46户村民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在杨晨的努力下,庙岔村的道路、水电、房屋、通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已经得到有效提升。

  如果基础设施建设是给该村输血,那么扶持发展产业就是造血。

  杨晨结合落实产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果品、蔬菜特色优势产业,帮助庙岔村挖掘和利用资源,扩大惠农贴息贷款,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知识、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实现了村有一项特色产业、户有一条致富门路、人有一项增收技能。

  为了鼓励发展产业,杨晨帮助97户贫困户领到了每户5万元的贴息惠农贷款。帮助农户扩大了果树种植规模,2016年新植新品种苹果园200亩,全村果园面积达到了1500亩。为实现果园的规范化管理,杨晨还积极配合乡镇村社,举办农户果园管理知识培训班2期,累计培训280人次。

  杨晨还与其他队员一道,依据当地气候和自然条件,协调各方力量持续加大对设施农业、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广旱作农业3000亩,种植马铃薯500亩、蔬菜300亩。经过调整产业结构,全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已达到3160元,产业增收效果显著。

  如今,庙岔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行走在新建成的通村道路上,可以看见一座座民居坐落在道路两旁,一片片新植果园长势旺盛,一块块玉米洋芋喜获丰收……面对这样的景象,杨晨语气坚定地说,是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和帮扶工作给庙岔村带来了新气象,开启了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但和以前一样,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就会尽心尽力地工作,直到全村脱贫。”

  • 上一篇:张家川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取得长效发展
  • 下一篇:【乡村发现】宁县金村乡麻子掌村生态种养点亮小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