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四月的康乐,林木繁茂,焕发着勃勃生机。沿着通社水泥路顺沟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三山夹两沟”的地形。一路向前,便来到了位于太子山麓下的八松乡纳沟村草长沟社。
走进村民贾存兵的家中,开放式的庭院右侧,竖立着一块“莲花农家院”的牌子,他正在院里收拾,忙着为开业做准备。
正在院中收拾的贾存兵
“天气慢慢热起来了,就可以开始营业了,得抓紧收拾收拾。”贾存兵告诉记者,“去年咱农家乐营业了40天,赚了近2万元,对咱农民来说,这可是个致富好门路!”
纳沟村是深度贫困村。就草长沟社来说,全社一共有24户人家,其中14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多年来,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除了种地、养少量的家禽家畜和外出打工外,几乎没有致富产业。
46岁的贾存兵也不例外。多年来,他主要靠在外打工维持生活。因为家中孩子都在念书,劳动力少,他成了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要发展,必须有产业。对于草长沟的村民来说,有没有可利用的资源?
通向草长沟的蜿蜒水泥路(资料图)
“我们这里紧邻太子山草长沟原始森林,自然景色优美,生态环境好,温度要比县城低三四度,夏天避暑十分舒服。”纳沟村党支部书记王远宾说道。
为了利用好这里良好的发展资源,去年,康乐县整合力量,集中资金,将草长沟社自然资源作为旅游扶贫试点,着力打造起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品农家乐”为主题的自然农业观光体验型乡村旅游。
就这样,机遇摆在了草长沟村民面前。但因为是新产业,很多人都犯了怵。“做宣传的时候确实费了一番功夫,好几户本来打算加入的村民,过了几天又退了出来。”王远宾说,当时村干部们都十分头疼。
在大多数人都在观望的时候,也有一部分积极参与的村民,贾存兵就是其中之一。
“机会来了就要抓住!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也不方便,搞农家乐,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挣钱也容易些,还能顾上家,我有信心做好。”贾存兵说,“去年3月份村里动员后,我立马申请加入了。”
在一系列动员和宣传后,贾存兵和村里其他5户人家,成了草长沟第一批修建农家乐的村民。
经过统一设计的农家乐
发展的过程,必须做好规划。
去年3月,康乐县财政局、住建局、旅游局组织相关人员在逐一入户现场调查、勘察的基础上,把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结合起来,以打造富裕、宜居、秀美、和谐、活力乡村为目标,进行了整体设计。
为了使人居环境得到充分改善,正式开工建设时,村里成立了纳沟村草长沟人居环境整治指挥部,进行“一拆四改两化”,即拆除破旧房屋,改厕所、改厨房、改圈舍、改风貌,进行庭院硬化、环境美化。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尽量保留村落的原始风貌,保持农村生态自然景观,多用乡土材料,避免大拆大建。”王远宾说,“这样既保留了草长沟的原汁原味,又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
绿意盎然的草长沟(资料图)
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修建农家乐也就提上了日程。
“修建农家乐的钱,政府出一半,我们出一半,压力相对轻很多。”贾存兵说,去年6月,农家乐就修建好开始营业了。
“去年雨水比较多,虽然开业时间短,收入还不错。”贾存兵带着我们在收拾好的客房转了一圈,笑着说,“别看我们是农家乐,卫生一定要搞好,客人住过后床单、被套都是立马清洗的。”
因为是第一次开农家乐,贾存兵说自己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在餐饮方面。
为了提升厨艺,他也没少参加培训。“去年,村里就组织了好几次厨艺培训,我们都参加了,很有帮助。”贾存兵说。
贾存兵家干净的客房
“都是我和老伴搭档做,一般她做主食,我来炒土鸡这样的‘硬菜’。”贾存兵颇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来一桌客人还好,有时候来上三四桌难免有点慌张,还得好好锻炼锻炼。”
在农家乐的菜单上,记者看到有灰菜、蕨菜、苦苦菜等很多野菜,贾存兵说这也是这里最大的特色。
“野菜都是我们去山上摘的,平时城里可都吃不到。”贾存兵说,此外,其他像油菜、小白菜等都是自己家中种的,土鸡都是村里人养的。
就这样,去年,贾存兵他们这6户开农家乐的收益都不错,这也让社里本来还在观望的村民有了想法。
“今年,又有9户人家主动加入修建农家乐的行列,现在正在修。这样村里一共有15户可以靠着旅游业发展了。”王远宾说,随着不断的发展,草长沟的村民吃着“旅游饭”脱贫致富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