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位奇镇新开村阴鸷寺景区一角。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杨红丽通讯员钱大伟
新开村依托阴鸷寺景区,大力推进旅游扶贫,贫瘠山区的贫困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芦堡村依托村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入股分红;汪庄村发展食用菌产业,农民在荒滩上捧起了致富的“金饭碗”……近年来,山丹县位奇镇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各村社产业扶贫成效显著,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而持续的内生动力。“输血”变“造血”内生动力不断增强5月28日,记者走进山丹县位奇镇汪庄村悠缘农牧专业合作社,农户们正忙着在大棚里摆放菌棒。“最近我们家里面也没啥要紧的事了,就来合作社干活,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个3000多元!”汪庄村贫困户常卫国高兴地说道。
汪庄村蔬菜大棚喜获丰收。
近年来,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汪庄村建成大棚100多座,木耳大棚53座,建成食用菌菌棒生产加工基地一处,并实现当年投入、当年收益,每座大棚年收入均超过8000元。为让村民腰包都鼓起来,村里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和群众意愿,将村集体撂荒地100亩折资入股,用于生产基地建设。同时,依托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入股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项目资金15万元,将收益资金作为股金,再次投入基地生产发展,不断循环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村里还采取“菜单式”和“互动式”的培训方式,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年输转劳动力1000人次,经过培训的村民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均在2万元以上。“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多元增收脱贫王红霞是位奇镇芦堡村四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家中劳动力少,家庭生活一度陷入困境。村里建起了企业以后,王红霞成为了企业的股东之一。平时还可以在企业干些零活,在家门口一个月就能挣到3000多元的务工收入。谈起甘肃龙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给周围群众带来的实惠,王红霞告诉记者:“最大的优势就是第一自己不出资金,第二没有什么风险,到年终分红就可以了。”
位奇镇汪庄村农户在大棚里摆放木耳菌棒。
据了解,去年以来,芦堡村探索推行“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脱贫模式,为26户贫困户购买母马52匹,由甘肃龙腾科技有限公司带动,于位奇镇芦堡村养马场集中养殖,以每年2400元给贫困户发放分红。芦堡村党总支书记郭常林介绍说,贫困户入股分红的同时,还可以在企业务工,解决了不具备养殖条件的贫困户的牲畜养殖问题,增加了贫困户家庭收入。抓住了群众增收问题,也就抓住了脱贫攻坚的“牛鼻子”。芦堡村在脱贫攻坚中,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引导农业产业化合作社、龙头企业在村社布局设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在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获得增值收益。打造“七彩田园”,绘就乡村旅游新画卷新开村是全县13个重点贫困村之一,为了让这个贫困村依托良好的资源走上致富路,2016年位奇镇以新开村被确定为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村为契机,采用“旅游+扶贫”的模式,将新开村脱贫攻坚与阴骘寺景区旅游开发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景区的开发建设给新开村的贫困户钱万奇一家的生活带来了显著的变化。钱万奇的妻子和上高中的儿子均患有疾病,需要长期求医吃药治疗,女儿上大学,家里开销很大,是村里因病因学致贫的典型贫困户。“景区开发后,我和妻子在景区有了稳定的工作,现在加上土地分红和各种补贴一年下来稳定收入3万余元。”生活一天天变好了,钱万奇一直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了。
农户在甘肃龙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喂养马匹。
与此同时,新开村采取作价入股的方式,将2300亩荒滩和土地入股内蒙古金禾农林牧有限公司山丹分公司,种植串兰、万寿菊和山杏、山楂等花卉杂果,打造“七彩田园”旅游风景线、农业观光采摘园。将300亩荒地入股永升农林牧专业合作社,栽植桃子、山楂等各类杂果7500棵,发展林果经济,实现了土地资源就地转化增值。目前,全村已有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与金禾公司山丹分公司签订产业帮扶带动协议,采取钢架大棚折算入股方式,公司每年向贫困户兑付不低于1200元的红利。19户贫困户以扶贫摊点折资入股金禾公司山丹分公司,公司每年向贫困户兑付560元的红利,并以每年不低于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