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一村一品”鼓腰包
本报通讯员岳莉萍
从肃州区总寨镇一路向南,昔日的戈壁荒滩已是温室大棚林立、蔬菜翠绿。在非耕地上发展日光温室产业,让老百姓从石头缝里种出了“金元宝”。“我们种的瓜果蔬菜不上化肥、不打农药,品质又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总寨镇沙河村三组种植大户闫生成高兴地说。
在总寨非耕地农业产业园内,总寨镇党委书记李成平介绍说,土地资源紧缺是制约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最大瓶颈,建设示范园不但不占耕地,而且把闲置的戈壁荒滩变为耕地,有效解决了菜粮争地的矛盾。园区用来种菜的机质都是随处可得的秸秆、炉渣、牛粪、鸡粪等配制发酵而成,不需要任何农药、化肥,绿色环保无污染;同时采用祁连山冰雪融水进行微喷滴灌,用水量相比大田节约了四分之一,再加上丰富的光热资源,一年能种两小茬一大茬,棚均收入达到了3万元以上,比一般温室效益高出近30%,家家户户干劲十足。
每到夏季,金佛寺镇连片的波斯菊、鼠尾草、虞美人等花卉盛放,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近年来,金佛寺镇充分利用地处沿山,昼夜温差大、气候相对冷凉的特点,积极引进花卉制种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促进了金佛寺镇旅游产业发展。“截至目前,金佛寺镇花卉制种面积达到8001亩,种植花卉品种100多个,平均亩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
丰乐口村党总支书记崔爱忠说,“其中形成了丰乐口村、上三截村、观山口村、观山村、红寺堡村5个千亩村,建成了丰乐口村、观山口村、红寺堡村、观山村4个连片30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花期从5月份一直延续到10月份,效益比种普通作物好多了。”同时,每年举办“花之海观光旅游节”,搭建多种销售平台,为全镇乃至全区制种产业上规模、上台阶及产业链升级打造了更坚实的基础。
下河清乡的西瓜远近闻名,西洞镇的奇石带动农民致富,铧尖乡的湿地旅游节让群众家门口赚钱……肃州区因村、因乡制宜,借政策之力,各乡镇有策有业的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有些乡镇还拥有了多个发展产业,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