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漳县劳务输转趟出脱贫路

时间:2019-06-16

漳县劳务输转趟出脱贫路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漳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小县,这里人多地少,劳动力富余,农业投资大,收益小,农民依靠农业增收脱贫致富空间十分有限。

面对自然条件,脱贫任务十分艰巨。漳县县委县政府把劳务输转作为全县脱贫的有效途径来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东西协作、能人带队”的原则,逐步扩大规模,与省内外劳务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覆盖全国劳务市场,盘活了劳务输转脱贫“一盘棋”,真正做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让劳务输转成为脱贫主渠道。

  5万大军一年挣回11个亿

5月28日,记者走进漳县马泉乡骆家沟村,史贵平老人正忙着收拾院内摆放的蜂箱,满院蜜蜂飞舞。他家建有六间砖瓦房,儿子史红红与爱人外出打工,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这房子是儿子打工积攒的钱修建的,儿子初中毕业就去外地打工,10年来,不仅在外学了木工手艺,还靠手艺挣钱,过完年又去天津。”史贵平指着房子开心地说。

该村帮扶队长王小娟谈起村里脱贫,“全村268户人,有300多人外出打工,几乎家家有一人。”

漳县新寺镇镇长马箭军谈起劳务输转,对镇上情况十分熟悉:“年龄35岁以上的务工人员,大多在内蒙古、新疆打工,靠技术、体力务工;20岁至35岁之间的年轻人,大多去南方打工,活跃在各企业车间。”

据了解,新寺镇2万人,外出打工475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5人,务工人数占全镇的四分之一。

有人说,漳县在脱贫战役中,劳务输转立了一大功。劳务输转成为漳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出路。“要想脱贫,走出大山”成为漳县农民的口头禅。

漳县一年究竟有多少农民外出务工?又有多少贫困户通过外出打工摆脱了贫困,发家致富?

今年5月23日至25日,漳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对全县劳务输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据调查资料和统计数据表明,全县以贫困劳动力培训、输转的人力资源开发深得民心,年输转劳动力5万人左右,劳务收入稳定在11亿元,人均劳务收入2万多元,仅劳务输转这一项,让2万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

据了解,2016年以来,漳县累计输转建档立卡劳动力26099人,实现劳务收入33201.31万元。截至今年5月底,全县输转建档立卡未脱贫户劳动力959人,实现劳动力收入709.79万元。

一把扫帚扫走贫困户

在深度贫困地区,劳务输转不失为一条提高家庭收入的好办法,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提高劳动技能,更能开阔视野,容易转变思想,接受新观念。

对于殪虎桥镇竹林沟村汪白灵来说,一没文化、二没技术,就凭一身力气,走出山沟,靠扫马路而生,一扫就是十个年头。

“干清洁工多年了,最初一个人来兰州,一没手艺,二没文化,就去城关区环卫部门打听要不要清洁工,这一问,便成了城市清洁工。”汪白灵边回忆边说。

“当时怎么想去环卫部门找工作?”记者这一问,勾起了汪白灵深深的回忆。

“清洁工不需要文化、技术,只要把马路扫干净就行,1999年开始干清洁工,那时工资少,一个月800元,现在一个月工资2300元,年底还有一万三四的奖金,单位给我们买了养老、医疗保险,比老家好多了。”

“我们一家人在兰州,爱人和我在环卫局干清洁工,两个孩子在兰州读书,一年除去房租一万多元,少说也能挣个7万元。”汪白灵高兴地说。

汪白灵在兰州市城关区扫马路扫出了名堂,更扫走了多年的贫困,初来兰州,村上四五个人在城关区干清洁工,后来一个带一个,带出来80多人干清洁工。

县劳务办主任段晓强提起汪白灵连连称赞,“变化不小,扫了十年马路,带出了不少农民,如今漳县在兰州城关区有344人干清洁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2人。”

  • 上一篇:永昌落实减税政策助困难企业渡难关
  • 下一篇:兰州市物业行业重点工作推进会传来消息 物业企业不参与星级测评将不予核定物业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