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钱看家两不误
——庄浪县建设“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 通讯员 席啸
初夏的庄浪,郁郁葱葱,欣欣向荣。走进庄浪县圣宝泽服饰有限公司的“巾帼扶贫车间”,只见几十台缝纫机分成几列,整齐地排列,妇女们正忙着缝衣领、打花边等流水作业,不时传出嗒嗒的缝纫机声。
圣宝泽的“巾帼扶贫车间”只是庄浪“扶贫车间”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庄浪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又是一个劳务大县,农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0万多人。这几年,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沿海向内地梯次转移和本县苹果、养牛等产业的发展,一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务工青年开始返乡创业。同时,在庄浪,仍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留守妇女。而在这些人当中,有这样一类困难群众,他们要么是陪读母亲,要么是因家庭不能外出务工者。他们渴望脱贫致富,但缺乏过硬的技术,难以获得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
如何让富余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是庄浪县委、县政府十分关注的大事。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庄浪县围绕果品贮藏加工、服装加工、手工制品、畜牧养殖等,积极探索和推广“扶贫车间”就业扶贫新模式,通过减免房租、优先提供经营场所等办法,鼓励返乡创业能人与县外大中型企业签订生产订单,为贫困群众量身设计了一些技术含量不高、容易上手的工种,在贫困村建设厂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互联网式等“扶贫车间”29家,其中“巾帼扶贫车间”14家,吸纳劳动力105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05人,实现了“企业建在家门口、挣钱就在村里头”的良好效益和“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的带动效应。
2017年,在北京创业成功的庄浪女青年刘彩霞,怀揣着一颗回报桑梓的赤诚之心返回了家乡。在当地政府、人社、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刘彩霞在水洛镇创办了庄浪县圣宝泽服饰有限公司,与北京服装厂签订服装生产订单,并引进了生产设备,在水洛、郑河、韩店等乡镇建成了5处“扶贫车间”,吸纳贫困户16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人。圣宝泽服饰有限公司生产各种款型的成品衣服,出口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年营业额达到500万元左右。
南坪镇高庄村贫困户唐海霞是残疾人,一直坐在轮椅上,以前除了勉强给孩子做饭外,在家什么都不能干,一家子全靠丈夫打工维持生活。这几年,丈夫身体不好,不能外出打工,孩子上学花销也大,这让唐海霞非常苦恼。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唐海霞曾背着丈夫到外面找工作,可是因为身体原因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今年在刘彩霞的“巾帼扶贫车间”培训后,她终于找到了自己能干的工作,现在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给家里挣钱。
“像我这样的身体,以前在外面干什么活都没人要,别说挣钱多少了,没想到现在能找上这么体面的工作,一月能挣1500元。”5月26日,在圣宝泽“巾帼扶贫车间”里,唐海霞兴奋地告诉记者。
为鼓励更多的青年返乡创业,县上制定出台了《庄浪县鼓励企业等各类经济组织创建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实施意见》《庄浪县巾帼扶贫车间认定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车间选址、厂房建设、车间认定上积极引导,科学规划,对认定的“扶贫车间”“巾帼扶贫车间”,从财政奖补、金融政策、土地优惠、人才支持、劳务输转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先后为吸纳贫困劳动力10人以上就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的“扶贫车间”,发放奖补资金96万元,并协调担保企业贷款,解决了企业资金瓶颈。
为打消农民“不会做”“做不好”的顾虑,让贫困劳动力掌握一门门槛较低、上手快、见效快的技能,县上紧盯“牛、果、劳”三大产业,瞄准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和贫困群众就业转移的需要,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培训工作跟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充分利用部门、企业培训资源,对进入“扶贫车间”就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5月26日下午,在田丰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巾帼扶贫车间”内,20多个妇女坐在一起,专心致志地钩织老虎玩具。靳晓霞是其中一员。她是车间里工作时间最长、手艺最熟练的员工,一天能钩织6个老虎玩具。除了自己做外,专门给新手教技术要领。
今年38岁的靳晓霞是水洛镇陈洞村贫困户,多年来一直给在县城上学的孩子做饭,空闲时间做些手工活。田丰“巾帼扶贫车间”建起后,她的针线活一下子配上了用场。
靳晓霞告诉记者,“扶贫车间就是好,工作时间灵活自由,既不影响给孩子做饭,还能给家里挣些零花钱。”
随着“扶贫车间”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庄浪贫困群众、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变成工人,有效解决了“务工”与“务农”、“钱袋”与“后代”兼顾的问题,有效地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