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朱宇鲲通讯员张小兵秦海燕
惊蛰已过,万物复苏。
走进华亭市 河流域,一座座温室大棚里生机盎然,红的是草莓、黄的是杏子,田地里绿的是药苗。
在华亭市上关镇温华生态休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草莓大棚里,上关镇河南村村民张红霞正在忙乎着打叉、疏果、摘枯叶,她每天重复做着这些管护工作,为前来采摘的游客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采摘环境。
“一个月2000元的工资,每月休息4天,这样既能照顾家庭,也能得到一份不错的收入。”张红霞自从在这里工作以来,再也不用去外地务工了。
“每到节日和周末,前来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卖得最好的时候,一天可收入三四千元。”上关镇温华生态休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各瑜介绍,这种采用温室施肥机立体式吊架的栽培新模式,结合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技术,将观赏性与丰产性相结合,实现了传统粗放式经营向现代化农业智能化管理的转变。草莓从去年11月份上市,可以一直采摘到今年5月份,挂果期非常长,这也全面提升了合作社效益。
8草莓园里,游客体验快乐采摘。
近年来为不断夯实脱贫群众增收渠道,华亭市开展以扩量提质、全链发展为重点的产业富民行动,聚合一切资源要素,大力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倍增”计划,坚定不移发展“五大三特”富民产业,加大“外引内培”力度,着力引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成24家示范性合作社。
蜡黄的杏子挂满枝头,4月下旬成熟采摘。
在华亭市东华镇仪洲绿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藤蔓交错的果园里,沉甸甸的杏子挂满枝头,丰收在望。
“一棚杏子200树,每棵树按5斤计算,每斤卖30元钱的话,总共能收入3万元上下,还有一棚樱桃、两棚油桃,收入比较可观。”仪洲绿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聂引学算起了增收账,预计4月下旬就能成熟采摘。
目前,在仪洲绿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天有10多名群众在基地上务工,抢抓农时,分散在各个设施大棚内,为之后采摘做好充足准备。
关山脚下,药农忙乎着挖药苗。
关山脚下,素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
近年来,华亭市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中药材交易市场辐射带动作用,立足“建设陇东药材重镇”目标定位,扩规模、提质量、延链条、促效益,全力扶优培强中药材产业。
走进华亭市马峡镇药苗集市,大黄、独活、川芎、黄芪、党参、板蓝根等苗子俏销的忙碌景象和药农们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弥漫在春天的晨曦里。一捆捆药苗、一袋袋药籽在药农眼中都是宝贝,中药材已然成为马峡镇农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今年的药苗儿,价格也好。今年这个药苗大部分在农民的田地里就被买走了,一苗儿能卖到0.25元。”药农张福俊喜滋滋地说。
在育苗方面,华亭市充分应用遮阳、地膜、杀虫、灌溉等农业技术,大力培育独活、大黄、川芎、黄芪、党参、半夏、金银花等道地药苗20多种,探索驯化重楼、桃儿七等市场紧俏野生品种6种,全面丰富了当地药材品种,为药农种植药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效保障了全市中药材种苗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华亭市着眼传统农业“扩量”,大力发展核桃、药材、蔬菜种植,实现了生态效益、扶贫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合一”。同时,按照“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思路,全面推进中蜂、林麝、花椒等绿色高效种养产业规模化发展,多渠道拓宽群众致富增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