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
让典藏唤起红色记忆
雷媛
宣传雷锋的幻灯片
初春,见到收藏者杨楠时,他正在筹备一场党史文献实物展览。如果说10年前,杨楠以雷锋为主题的收藏只是出于一时的兴趣,那时候,他的收藏方向还是以彩陶为主。10年后的今天,以纪念雷锋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献成为杨楠有意识且长久的重点收藏。
杨楠承认,这一变化里,有时间因素,有现实因素,但更多的是他自身对收藏的新思考和再认识——“真正的收藏不是卖场上什么好卖就收什么,至少就我而言,那样的做法缺少真正的价值。我做红色文献收藏,就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藏品,还想把它们传下去,就像种下一粒种子,然后等它开花、结果。”
近10年来,几乎每年的3月5日,杨楠都会举办或大或小的展览,主题自然是雷锋,展品是他收藏的与雷锋有关的文献、题词、书报、日记、宣传画、小人书、影视、唱片、邮票、火花、纪念章、雕塑、磁卡、生活用品等。
今年,杨楠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眼下,我正在全力准备‘建党100周年党史文献实物展’,计划5月底布展完毕,红色文献现在是我收藏的重点。为此,还在考虑是要做专题馆还是独立主题进行展示,所以这段时间都在忙这个事。”忙着布展是其一,这一次杨楠要举办的“党史展”,要在面积700多平方米的辛店文化博物馆里展出。200多件彩陶藏品、5000多件红色文献藏品要从他此前设于家中的收藏馆里搬到新馆。
杨楠是临洮人,从甘肃火电公司退休后回到家乡,开始专心经营了一个收藏馆——辛店文化收藏馆,这个馆是杨楠的母亲杨凤兰于上世纪90年代创办的。
杨凤兰是临洮辛店石郭家村人,1992年退休后回到辛店镇,经常在田里转悠,有时会找到比较完整的彩陶碎片,还亲眼看到有人从村民手中把陶罐买走。这种情况对杨凤兰触动很深,她决定去老乡家里收完整的器物。为了保护好家乡的“宝贝”——彩陶和遗址文物,她拿出了全部积蓄,在自家院子盖起了一座二层楼,办了一个乡村文化收藏馆。
在母亲影响下,杨楠也喜欢上了历史文化收藏并接手了家里的收藏馆。杨楠的新馆旁是一所学校,当初杨楠最终下决心租这个地方,除过出租方因为他要开博物馆做公益所以给了比较实惠的租价之外,就是杨楠很满意附近有学校。“这多好,学生娃们一有空就可以到我这里(博物馆)看看。”相较于开在家里的收藏馆,杨楠新馆的名字也改成辛店文化博物馆,而改动最大的是新馆的收藏方向和主题:从辛店文化收藏馆到辛店文化博物馆,近30年的时间里,馆藏品从以彩陶为主慢慢转变为以红色文献为主。
“从收藏雷锋主题的红色藏品算起,到今天也快20年了,特别是近10年里,让我收获很多。我跑了很多地方,重走了长征路,去了延安、遵义、井冈山,也是在这个行走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交流让我开始想一些问题,包括真正有价值的收藏到底是什么?而好的收藏者又应该是怎样的?”杨楠思考着并改变着。“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我真的也说不上什么大道道,心里就想这样做,而且一直做下去。”
如今,杨楠收藏的以人物和文献为主的红色文献藏品已经有5000多件,种类也延展到十多种。
杨楠收藏以雷锋为主题的藏品是从一本名为《小舞台》的期刊开始的。
从朋友处第一眼看《小舞台》时,杨楠就无由地生出了一种亲切感,让他产生亲切感的是这本期刊的内容。《小舞台》是196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题材期刊,从其目录中看到,《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歌唱雷锋》等这些以雷锋为主题的内容通过弹词、沪剧、对口快板等多种文艺形式进行展现。
杨楠出生于1962年,那个年代的人是伴着“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成长起来的。上小学的时候,杨楠就开始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以实际行动实践学习雷锋的号召。“那时候,我们有时是去马路上擦拭马路护栏,有时是去‘五保户’家帮助干家务,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到我参加工作。上了班后,每年还是会在单位的组织下,开展学雷锋活动,如上街义务为大家修自行车等。”
2016年,杨楠从网络上发现一套雷锋主题的宣传画,藏家是东北的,杨楠很心仪于这套共9张的宣传画。为此,他辗转托人找到藏家获得了这套宣传画。
流逝的时间带给杨楠的,不止于增多的白头发,还有变化了的心境——现在,杨楠最愿意做的事,是为参观博物馆的孩子们讲雷锋的故事,讲长征故事,讲从战场上缴获的饭盒背后的抗日故事。他清楚自己不再为买卖而收藏,也明白自己走南闯北是为了结交志趣相投的藏友,同时也确定自己将会在红色文化收藏这一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