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民俗风情】燎疳节和疳娃娃

时间:2021-03-12

【民俗风情】

燎疳节和疳娃娃

马正国

许多民族有“火崇拜”的习俗。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最盛大的节日便是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汉族也不例外,在西北地区,每年正月二十三,有一个关于火的“燎疳节”一直沿袭至今。

农村的正月是休养生息的正月,也是充满欢乐的正月。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陇东地区的华亭人,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曲子戏、社火、皮影等娱乐活动上,到了正月二十三,即将结束清闲日子、走上田间地头的农人们,便用“燎疳”这种形式,给正月的“年气”收个尾。

燎疳时间在太阳落山之后,人们把早早准备好的玉米秆、麦草、干蒿子等柴火抱到大门口,堆放起来。这时,由家里的一位男性负责,给上房的香案上和厨房的灶台前上好香。

孩子们最心急,催着大人点“疳”。于是,庄子里的“疳”火次第点燃,不一会儿,火光映红了整个村庄。人们会往火堆里丢入一些鞭炮,噼里啪啦地,很是喜气。等火势稍小,小伙子们便迫不及待地从火焰上排队跃过。老人、小孩则是等疳火快熄时跳燎。老人们多是从侧面跨过去;小孩子们被大人们抱着,在火上抡一圈,也算燎了疳。

在燎疳过程中,人们还会把春节时贴的对联呀、门画呀,大年初一迎喜神时采折的柴草(代表请的财神)呀,过年祭祀时用过的纸制品呀,通通拿出来,趁这个机会烧掉。在这些烧掉的物品中,最具特色的当属疳娃娃。

如果你见过疳娃娃,你就明白,它其实就是个纸制小人。它最大的特点是分男女,男的叫疳相公,给女孩挑;女的叫疳媳妇,给男孩挑。

正月十九过后,在小孩子的一再催促下,各家的主妇们,开始着手制作疳娃娃。用到的材料有竹棍、彩纸、麻秆、糨糊,还有鸡蛋一个。

先把鸡蛋的下端磕个小口,小心地倒出蛋清和蛋黄。这里有个要点:一定要保证蛋壳的完整,因为这个是用来做疳娃娃头的。再用彩纸剪一些小巧的五官:红红的小嘴、尖尖的小鼻子、黑黑的眼珠、弯弯的耳朵。然后要很巧妙地用糨糊把五官粘贴在蛋壳上。把握五官的间距很重要,不然做出来的效果就是“横眉竖眼”“吹胡子瞪眼睛”。粘好五官后,擦拭掉溢出的糨糊,放在一边备用。

接下来,用竹棍扎身子,身子大小依据头的大小来定。扎好后,开始裁剪衣服,做鞋子,制作头饰。衣服样式沿用古装,男疳娃娃戴相公帽,女疳娃娃戴头饰。

衣服、鞋子、帽子和头饰做好之后,就进入另一道工序:安头、穿衣服、穿鞋子。在小人架子的顶端会有小半截突出的竹棍,上面缠绕适量的棉花或卫生纸,轻轻插入蛋壳头下端的小口,稳稳固定就好。穿衣服也要仔细,不能把架子露出来,为了遮住脖子处的接茬,所有的疳娃娃都会围上一个漂亮的围巾。

给疳娃娃穿上鞋子之后,疳相公手上还要拿一把扇子,疳媳妇手上则是一个手帕。

至此,一个彩色喜气、极具民俗特色的疳娃娃就做成了。这时候,得找一个长麻秆或长竹棍,从中间破开半段,顺着疳娃娃的肩膀、手臂方向夹起来,再用毛线把两边一扎。这样,就可以交到孩子手上了。

孩子接过疳娃娃,眉开眼笑地向外跑去,给小伙伴们夸耀去了。大孩子们都知道,疳娃娃能多挑一会就多挑一会,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都要放到“疳火”上一起烧掉。

这么好的“作品”,最后为什么要烧掉呢?

这与很多祭祀的目的相似:驱邪祈福。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疳”?疳,中医病症名,又称疳症、疳疾、疳积。是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多发于幼弱小儿。临床上以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青筋,精神萎靡为特征。多见于营养不良或慢性消化不良和小儿结核病、寄生虫病及其他慢性传染病的损害。

以前,人们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婴幼儿们很容易因为营养不良而患上疳病。于是,人们祈求孩子不受疳病侵扰、健康长大,烧掉的疳娃娃,就意味着把“疳病晦气”全带走。

如今,时代变了,孩子们也不再受疳病困扰。大人们的祈愿也都实现了。当然,作为一种民间习俗,“燎疳”的习俗也许还会流传下去。

  • 上一篇:【文化记忆】 故乡的石磨
  • 下一篇:【百花】甘州有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