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创新教育载体用活红色资源
——甘南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综述
更多相关内容请扫描二维码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韦德占
4月22日上午,在卓尼杨土司革命纪念馆讲解员高拉目草的带领下,参观人员聆听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一张张斑驳的历史照片,生动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鏖战腊子口的光辉历史;一件件展品,见证了那段慷慨悲壮、艰苦卓绝的峥嵘历史。
“今年以来,全州各单位部门来卓尼杨土司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已达70多场次、6000余人。”高拉目草说。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甘南州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以红色故事、优秀党员先进事迹为“活教材”,打造寓教于思、寓教于悟、寓教于行的红色课堂,搭建多平台讲好红色故事,拓展多途径传承红色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用活红色资源坚定理想信念
连日来,俄界红色研学基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员,他们身穿红军服,追忆1935年9月俄界会议情景,以家乡巨变、红色记忆、党史纪实、红色场馆为焦点,在俄界红色研学基地聆听红色故事,进行研讨交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两次经过甘南,留下了腊子口战役遗址、茨日那毛主席旧居、崔谷仓开仓放粮、临潭新城苏维埃遗址等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
“我们紧紧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在达拉乡俄界会议遗址、茨日那毛主席旧居、腊子口相继建立红色研学基地,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红色研学基地,重温红色历史记忆,进一步激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情怀。”甘南州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甘南以红色故事、优秀党员先进事迹为“活教材”,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让红色资源成为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载体。
创新教育载体接地气聚人气
“宣侠父是最早在甘南开展革命工作的共产党员,他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了草原,并在甘南深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交流,促进民族平等,增进民族团结,将革命火种播撒在了甘南大地。”在玛曲县姜艾路,宣侠父烈士纪念馆讲解员陈丽娟向游客深情讲述着共产党员宣侠父留存在草原深处的红色记忆。
如今,在海拔3800米的玛曲县齐哈玛高原上,马背女子宣讲队员穿梭于各村开展宣传,将党的声音传播到草原深处。
这支全省唯一的马背女子宣讲队,平均年龄28岁。她们手持党旗策马扬鞭,引导群众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
迭部县各级党组织以党史、红色故事、优秀党员先进事迹为“活教材”,邀请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老党员、党校教师组成宣讲团,把课堂搬到城镇小区、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用大白话讲道理,小话题反映大题材,讲出历史厚度、情感温度。
为民办实事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在合作市坚木克尔街道加拉尕玛村,有一家开在温棚里的“花卉超市”,周边群众在占地1900平方米的温棚里可以像逛超市一样,直接从花卉基地挑选自己心仪的花卉。
“以前买花只能开车去临夏,来回一整天,等到家时娇滴滴的花朵已经被捂得‘没精打采’。现在方便多了,既免去了长途奔波买花的烦恼,又节省了成本。”家住合作市怡安家园的敏儿萨一家4口选好了海棠和杜鹃,准备去柜台结账。
加拉尕玛村党支部书记杨丹智介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加拉尕玛村把开办“花卉超市”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之一,既满足了周边群众买花需求,又增加了本村群众收入。
走进坚木克尔街道农户当子的家,以前的旱厕“华丽转身”为水冲式厕所、抽水马桶……小厕所的变化大大提升了农村的环境卫生水平。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合作市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聚焦民生领域短板弱项,在市级层面梳理了第一批58件“我为群众办实事”办理事项,开展人居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