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农村土地 助力脱贫攻坚
李泰
农村土地整理既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与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又是扩大农业投资,激发内需的重要抓手。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农村土地资源,对我省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我省农村土地利用现状
我省地处西北内陆,地貌复杂多样,由于干旱、植被覆盖率不高,黄土、泥石沙山地多,沙漠、戈壁面积大,加上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土壤侵蚀面积大,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坍塌、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现象严重。另外,随着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多,使得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容乐观。就目前来看,我省农村土地利用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旧宅基地荒芜。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深入,一些地方农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搬迁,有的农民进城安家,导致旧宅基地无人管理,荒芜浪费。
弃耕现象突出。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加之种地收益微薄,造成一些生产条件差的土地撂荒甚至盐碱化。
企业土地闲置情况时有发生。尽管中央加大了对土地的宏观调控,严格了土地征用审批制度,但在一些地方,企业土地征而未用、撂荒、闲置的现象仍然存在。
创新思路,破解闲置难题
整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要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主要抓手,多种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一是保护开发古村古镇。对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古村古镇、民俗建筑等予以保留和保护,鼓励引进社会资本合作开发运营;也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开发建设,用于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运营;或者由政府出资收购作为文化教育基地。二是优先复垦为耕地。对农村闲置宅基地,要优先复垦为耕地,复垦后由村集体组织优先承包给原宅基地使用权人耕种,原宅基地使用权人不耕种的,由村集体组织承包给同村其他农户耕种,或由集体统一管理经营。三是复垦为园地、林地等农用地。对地形坡度不符合复垦耕地条件的农村闲置宅基地,因地制宜,复垦为林地、园地等农用地。复垦后由村集体组织优先承包给原宅基地使用权人管理经营,原宅基地使用权人不管理经营的,由村集体组织承包给同村其他农户,或由集体统一管理经营。
因地制宜多形式推进农村土地集中流转。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在建立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健全服务体系机制、加强服务和管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引导,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多形式推进农村土地集中流转。在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农民意愿,依法、公开、透明、公正地推进土地流转。还应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农村土地流转扶持政策,完善工作措施,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和完善土地流转平台建设,优化土地流转经营环境等,多形式促进土地集中流转和现代农业发展。
利用经济手段促使企业加快开发建设。一是推行履约保证金制度。在出让公告、批前公示或土地招标拍卖挂牌文件中明确履约保证金收取金额,根据项目开发建设进度和验收投产情况分阶段返还,未按约定实施建设的,扣缴相应违约金,并将其违约行为列入信用档案,限制其再拿地或给予其他惩罚;二是鼓励企业开发利用闲置和低效用地。如通过减免有关税费,鼓励企业利用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建设标准化厂房,建设完成后允许在土地、房地产有形市场公开出租或出售,也可由政府按市场价格收购或租赁,既保障原企业的不动产权益,又可增加盘活低效用地的途径;三是适当提高工业地价,按照一般的价值规律,较低的价格往往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使用,因此,应综合考虑土地取得成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聚状况、周边地区地价等因素科学确定工业地价,使土地价格真实反映土地市场供求关系和土地价值。
(作者单位:庄浪县国土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