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酒泉:念好“紧箍咒” 筑牢“安全堤”

时间:2017-06-12

  念好“紧箍咒” 筑牢“安全堤”

  ――酒泉市千方百计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纪实

  酒泉日报记者 韩蕾

  酒泉市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依靠严密的责任体系、严格的法治措施、有效的体制机制、有力的基础保障,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治理能力,大力提升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顺利通过国务院安委会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延伸考核。

  构筑安全管理网络

  近年来,酒泉市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全面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

  酒泉市积极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市级层面构建“7+1”监管格局,县级层面以乡镇为单位建立70个安全生产区域管理网格。市、县、乡三级全面实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

  按照“三管三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酒泉市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行业和企业内部同步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到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层级、每一个生产经营单元,形成了环环相扣、逐级负责、联保共促的工作格局。

  截至4月21日,全市今年发生生产经营性事故4起,死亡4人,与2016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89.5%,死亡人数下降84.6%,各行业领域没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

  建立双重预防机制

  酒泉市坚持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科学辨识安全风险,强化风险存量排查,从县市区、行业监管部门到各企业均建立了重大危险源台账和安全风险档案,并普及到班组和岗位的最小单元。

  以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学校等行业领域为重点,采取企业自查、政府督查、专家助查、联合执法等方式,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2016年,全市检查生产经营单位4万多个,排查整改隐患1.6万个。

  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运输等行业企业,建立运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促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由间断性、被动型、经验性向连续性、主动性、科学型转变。

  提升精细管理水平

  酒泉市坚持把规范管理作为推动安全工作的重点工程,以“重心下沉、素质提高、管理规范”为目标,全面实施企业安全生产达标创建活动,督促企业加强对人、机、物等生产要素的管控。

  目前,全市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正常生产企业全部达到三级安全标准,部分企业正向二级标准迈进。在正常生产的煤矿、非煤矿山,建立检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六大系统”,配备超前探水设备。在其他行业企业积极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进程。目前,全市46家企业与市、县两级安全监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此外,强化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基础建设和管理,统一制度规程、防护设备、危害申报、健康体检等标准。目前,全市595户企业开展了职业病危害申报。

  严厉问责狠抓落实

  与此同时,酒泉市制定严密的问责制度、开展严格的督查检查、进行严肃的追责问责,促进安全生产各项责任、制度、要求、措施落实到位。

  今年一季度,全市督查了7个县市区的41户生产经营单位,查出安全隐患和问题169个,下达执法检查文书37份、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33份,对1户企业处罚1万元。近日,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督查正在有序进行。

  酒泉市对发生的所有工矿事故和道路交通生产经营性事故,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和“四不放过”原则,挂牌督办、限时结案。

  2016年以来,先后对6个县市区和2个行业监管部门挂黄旗警示,对2个县市区和2个行业监管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对事故法人单位之外的5个责任单位和5名单位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

  • 上一篇:酒泉5月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出炉
  • 下一篇:李斌在兰州新区医药产业园区调研时强调 统筹规划开拓创新 推进医药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