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办实事 惠民生 暖人心――酒泉市民政事业发展纪实

时间:2017-06-12

酒泉市社会福利院老人们在做游戏。本报记者 徐俊勇

  初夏时节的酒泉阳光明媚,气候宜人。74岁的肃州区银达镇关明村村民刘月兰正在厨房缓慢行走,准备早饭。多年遭遇腿疼病困扰、不能下床行走的老人,半年前,依靠政府发放的大病救助和临时救助资金,成功地实施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好了腿,现如今可以独自下地上厕所、散步,行动基本能自理了。

  在酒泉市,像刘月兰这样经政府积极帮助,在最短的时间内享受到医疗救助政策的患者还有许多。据了解,2016年以来,酒泉市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民生工作中,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各项改革举措,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本报记者 徐俊勇

  医疗救助让患者心更暖

  5月18日上午,记者走进了刘月兰的家。“快请进,先坐下!”老人热情地招呼着记者。记者看到,74岁的刘月兰老人大病初愈后身体恢复得还不错。

  据刘月兰的儿子介绍,30年前,刘月兰患上了高血压等病,8年前左腿膝关节又长了骨刺,腿疼病一直困扰着老人,平时只能依靠吃药来缓解疼痛。2016年11月份,刘月兰的腿疼得更加厉害,已经不能下床行走,随后便到酒泉市人民医院做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因兄弟姐妹多,家庭经济拮据,看病的钱都是从银行贷的款,总共花费61000多元,新农合报销35000元,大病保险报销2322元,民政医疗救助9572元,临时救助1704元,自己只负担了不到15000元。”其儿子告诉记者,大病救助和临时救助的费用很快下来后,他便还了银行贷款。

  大病救助让患者减轻了经济压力,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居住在肃州区西峰镇的茹世守,今年60岁,他也享受到了政府的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

  据了解,2016年6月,茹世守因呼吸衰竭到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总共花费7150元,新农合报销5495元,民政医疗救助662元,而在这次住院中,茹世守自己负担的费用不到1000元。同时,茹世守得到临时救助2556元。

  据酒泉市民政局局长王其平介绍,2016年,酒泉市不断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扩大医疗救助范围,由原来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和未成年人扩大到了因病致贫的困难家庭,救助病种由原来的26种扩大到50种,进一步规范了资助参保参合、门诊救助、住院救助和大病救助的对象和救助标准,基本做到医疗救助城乡全覆盖。全年,酒泉市医疗救助14.49万人次,支出资金3799.08万元;临时救助3.28万人次,支出资金1701.17万元。

  贴心养老让老人幸福安逸

  吴进贵老人今年83岁,居住在酒泉市社会福利院,他因身体状况好,平时除了料理自己的生活外,还喜欢助人为乐,照顾坐在轮椅上生活的失能老人胡凤莲,帮助她打饭、洗衣服。

  据介绍,吴进贵以前生活在肃州区果园乡丁家闸村,2008年住进了福利院。“在福利院,不但住上了带有电视、卫生间的‘标准间’,每周还能洗两次澡,生活很舒坦。”吴进贵高兴地说。

  王加金,今年64岁,在福利院生活期间患病,得到了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及时帮助。据王加金回忆,2016年6月15日,他因慢性胃炎,食欲不佳,突然感觉头晕目眩,住在了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是福利院工作人员及时将他送到医院,找来献血证,给他输血,挽救了他的生命。

  在福利院,老人们不但每天可以在活动中心放声唱歌,每月还能举行一次趣味运动会,晚年生活可谓是多姿多彩。

  据酒泉市社会福利院副院长张玉霞介绍,目前福利院共有三无、孤残及五保老人48人,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35岁。近两年,福利院先后实施厨改工程、天眼监控项目、防水工程、点歌机、盥洗盆安装等项目,改善了老人居住环境,还为老人统一购置合体的四季服装,及时更换被褥,今年,福利院还将投入190万元,建成生态文化园,为老人养老、休闲娱乐创造更优质的环境。

  王其平介绍说,去年,酒泉市在机构养老服务中支持33个项目建设,其中瓜州县安逸老年养护中心建成使用,改建农村敬老院10所。全年新增养老床位1060张,全市养老床位增加到5963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9.8张,护理及医养结合型床位180张。除了机构养老服务,酒泉市还把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养老工作的重点,88%的城市社区开展面向孤寡、空巢、高龄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应急救援等服务,确定政府提供服务补贴对象2695人,累计提供服务4.3万人次,补助资金197万元。在社区养老服务中,酒泉市新建15个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55个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其中8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5个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被命名为“全省示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

  低保补助惠及困难群众

  朱月琴今年69岁,丈夫已去世二十多年,现独自居住在肃州区汉唐街南社区。因双眼失明,朱月琴享受城市低保。她说:“去年,我每月领取426元的低保,今年低保水平提高后,我可以领取460元。”

  对于低保补助,朱月琴说,因双眼失明眼压高,眼睛经常疼痛,每月最少需要输一次液体,才能缓解疼痛,这笔钱对她治病帮助很大。

  同样,居住在肃州区金泉路社区的杨录,也和朱月琴一样享受着城市低保。“目前,我是一个人生活,每月的低保补助可以解决一日三餐,还能交房租和水电费。”杨录说,他还患有肺气肿,低保补助还可以用来买药。

  王其平说,2016年,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3万人,发放低保金3.01亿元,有10.26万低保、五保对象纳入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有3.44万人,其中纳入农村低保的有2.63万人,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和五保供养人员共3.7万人实现收入上的“政策性脱贫”。今年,在低保工作中将进一步提高救助标准,城市低保标准和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8%,分别达到460元和402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22.6%,每年达到3500元,农村一、二类低保对象年补助水平分别提高到3500元、3300元;农村特困供养省级补助标准提高8.4%,酒泉市农村特困供养对象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已达到8420元和5755元。

  • 上一篇:【热线】景泰农民工工资被拖欠 督促尽快解决
  • 下一篇:兰州市向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全力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