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世智
夹在两山之间的三益村,是临洮县太石镇的一个贫困山村。3年前,全村291户农户中,有116户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653元。
因为穷,村里人纷纷出去“闯”世界,至今全村仍有200多人常年在外,过年过节都不回来。3年多前,已经在外面“闯”出一片天地的龚志荣,为了改变家乡面貌回乡创业,并被村里人推选为村主任。在“双百三同”活动中,记者驻村蹲点,探寻了他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的故事。
“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
记者到达三益村之后,龚志荣便第一时间拉着记者上了村前的南山,为记者介绍他正在建设的“新农村综合体”。
5月初的山里,天气还有点凉,山坡上只有一层淡淡的绿,地里的洋芋嫩芽也刚刚钻出地膜。站在南山顶,龚志荣指一指东边的一个山头,又指一指西边的一个山头,介绍说:“从你看到的那个山头到这个山头,都是我流转来的土地。这片新整理出来的几百亩梯田,要种成各种各样的花,吸引城里人来旅游;那条环山路,是配套的山地自行车赛道;这边已经种上了唐汪大结杏,那边种了1000亩花椒树,对面的山上种了3000亩苜蓿,还有温室蔬菜……”
按照规划,三益村将主要发展以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为主的现代农业和以采摘与观光为主的乡村旅游。目前,已经建成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100多座,引进了特色养殖、光伏发电等企业5家,成立了两个农业合作社。其中,龚志荣自己流转土地1.2万亩,并投资800多万元进行了水、路、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44岁的龚志荣,14岁便辍学到兰州“闯”世界,睡过马路、桥洞,当过菜贩,最终成为一名拥有多家连锁餐馆的老板,资产超过千万元。与他的个人创业相比,家乡三益村的发展却停滞不前,很多家庭仍处于贫困线以下。2012年,看到年轻人越来越少、越发萧条的村子,龚志荣对妻子说:“我自己能吃多少、花多少,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便毅然决定回家创业,努力改变家乡的面貌。数年来,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下,他带领村民开始一步一步改变着三益村的面貌。去年底,全村贫困户下降到43户,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5065元。他的最终目标,是将三益村建成一个有产业支撑、宜居宜游的“新农村综合体”。
“有想法才能有干劲”
什么是“新农村综合体”,龚志荣心里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如何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如何才能在市场上打响三益的品牌,却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发展蔬菜产业,是龚志荣谋划的出路之一。三益村以前种菜,不过仅限农户自家院里的花池,从来没有大面积种过,龚志荣根据自己贩菜的经验,决定引导大家种蔬菜。刚开始,村里人尤其是贫困户怕风险太大,没人敢投资。龚志荣就自己掏钱,请村里各社社长和有意愿的人到外地参观考察,同时还在政府财政补贴的基础上,自己掏腰包将塑料大棚建好,送给贫困户种。一个塑料大棚需要投资2万元,其中政府财政补贴1.6万元,龚志荣自己掏4000元。日光温室是塑料大棚的升级版,造价12万元。为了引导村民扩大投资,他干脆全额出资建了一座日光温棚,送给了贫困户张学强。仅设施蔬菜一项,他一人就出资80万元,引导村里建起了200座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
为了让村里的蔬菜卖出去、卖得好,他还在镇里投资1000多万元成立了一家净菜公司,建立起了从种菜到整理、冷藏、检测、运输、销售的净菜产业链,直接把蔬菜从地头送到了兰州一些单位、学校和企业食堂,实现了菜农增收20%、消费者节省20%的目标。
同样的办法,被龚志荣用在了发展养殖业和经济林种植上。为引导村民发展特色养殖,他不仅引进了相关企业,还种植了3000亩苜蓿无偿提供给村民使用。为了引导农民发展经济林果业,他今年种了1500亩唐汪大结杏,打算挂果后无偿分给村民。之所以如此,龚志荣解释说:“让农民看到收益,农民才会大胆去想,千方百计去干。”
“三益村又开始养活一方人了”
看到龚志荣这种做法,有人问他:“你投资,钱却让别人挣去了,你图个啥?”
对于疑问,龚志荣解释说:“一个人不能把啥钱都挣了,让别人也能挣上钱,自己才能挣上钱。”对于记者的疑问,他这样说:“合作才会赢利,三益村要发展,光靠我一个人不行。”
事实上,龚志荣的做法正在产生积极效应。67岁的贫困户龚大森,以前只能在家里和老伴儿侍弄庄稼,一年下来手里剩不下几个钱。去年村里引进了一家生态养殖企业,今年他就到这家企业上班了,一个月工资2500元,而老伴平时也在村里给别的企业打工。同时,龚志荣还建了两座塑料大棚无偿提供给他种。提起这种变化,他说:“老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前些年,村里无水无路,年轻人都走光了,这个地方养不住人了。现在好了,又开始养活一方人了。”
但龚志荣对此并不满足,他说:“三益村不仅要养活一方人,还要让大家过得更好、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