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连日以来的异味源头已找到,
但部分网友似乎并不“买单”
因此,相关部门特意请来
专家权威解析!
▼
4月6日,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环境气象研究所所长范绍佳,环保部华南所教授刘旺等于6日下午来到肇庆,并与环保部门、气象部门进行现场调研及分析。
各位专家分析,
臭气形成来自几个因素的叠加
▼
1、首先,3月31日肇庆城区下过一场大雨,下雨的雨水把地面的污染物冲刷进入下水道,排入河涌;
2、其后天气晴好,连续5天迅速回暖,5日最高温度已接近28度,有利于有机物质腐化反应,释放出含硫、含氨臭味的气体;
3、另一方面,珠三角连日以来一直受到下沉气流影响,犹如一个盖压在上空,让臭气无法向上输送扩散;
4、再加上肇庆城区晚上8时以后风速多小于1米/秒,风速“不给力”,污染物更加难扩散。部分地区从而出现“咸鱼味”等异味现象。
下面来看两位专家
分别解析关于这次城区“臭气”的相关问题
▼
研究所所长范绍佳
范绍佳列出了连日以来的气象数据
进行解释▼
1
4月3日17时开始,风速显著下降,而河涌有机物已连日发酵,臭气于当晚第一次出现。
2
4月6日晚上风速较大,温度略有下降,异味逐步消除。
3
而到7日早上部分地区仍有短时间臭气,是因为阳光直射,少量有机物再发酵,之后逐步消散。
至于臭气为何“忽东忽西”,范绍佳也解释了:
肇庆端州及高要区类似一个小盆地,臭气无法找到出口,只能团团打转。2016年5月28日凌晨肇庆城区也曾出现 “咸鱼味”等异味现象,经查询历史资料,当时的气象条件与本次出现异味的情形类似。
几个因素同时叠加,这种情况的确很少见。根据现场调研,肇庆三条河涌,包括跃龙涌、西排渠和羚山涌,羚山涌的清洁程度最好,接下来建议肇庆加强跃龙涌和西排渠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累积。
而关于很多网友反映
认为臭气来自工业企业偷排
范绍佳也作出了回应
▼
他首先排除了该可能性,并表示工业源污染只会由一条通道进行传播,而肇庆城区的臭气多点多发,特征并不一样。
环保部华南所教授刘旺
专家到肇庆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调研
我市对臭气专门采样并送暨南大学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用飞行质谱仪进行了分析。
刘旺表示:
根据取样分析,臭气中具有城镇生活污水的成分,显示其来自于河涌的“身份特征”。总体而言,其组成为常见大气污染物,而且各项指标未有超标,不存在毒性。
自臭气出现以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
主要领导要求对异味来源进行彻查,回应市民关切;分管领导多次召集会议部署研究。为查清异味来源,市环保局迅速采取措施,组织协调端州区、高要区政府,市公安局、安监局、水务局、城综局等部门,分成14个巡查组对城区异味现象进行地毯式排查。
而如今,“真相”终于大白!
感谢各部门各位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
同时,也希望这些问题能早日解决。
政府、市民联手,让肇庆变得更美!
【来源】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