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东新闻

湛江:全力打造路桥品质工程湛江第一长桥

时间:2018-05-14

建设中的东雷高速通明海特大桥。 记者 李忠 摄

  一桥飞架两地,天堑将变通途。在湛江通明海,连接东海岛和雷州的跨海大桥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宛如一条飘带,蜿蜒于美丽的通明湾。

  目前,“湛江第一长桥”通明海特大桥正在加快推进,已完两个进度关键点——主墩承台建设和引桥移动模架安装等建设工作,大约完成总工程量的40%,预计2019年年中可实现大桥合龙。

  上千工人日夜奋战筑桥

  挖掘机“轰轰”地挥动手臂,工人们挥汗如雨紧张施工。5月7日,记者在大桥施工现场看到,尽管太阳高照、热浪滚滚,但工人们坚守岗位,各司其职,现场一派繁忙却井然有序。

  在20多米高的模板架上,电焊工李师傅正在一丝不苟地焊接着钢筋,火花随着其电焊笔的移动闪光。这位年过五旬的电焊工,已在路桥工地度过了十多个春秋,面对这样的高温闷热天气,他早已习惯。

  当记者走近时,李师傅取下包裹在头上的毛巾擦着汗,与我们聊了起来。虽然电焊工的工作量大,高温作业十分辛苦,但李师傅和工友们却没有退缩,按时按质完成工程,湿透的衣服也写就了他们可敬可亲的一面。

  在大桥主墩施工基地,记者看见一位身材中等、皮肤黝黑,戴着黑框眼镜和红色安全帽的年轻人四处走动,并时不时与修路工人交谈着。他叫唐维,来自湖南,是该项目的生产副经理,曾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6年8月,他从港珠澳大桥项目被派到湛江,建设通明海特大桥的首项任务便是架设栈桥。在通明海特大桥规划项目所在地,一开始这里没有码头,没有道路,他们每天只能从雷州辗转到通明港码头,再租小艇来到这里开展工作。

  “由于来回程都需要2个多小时,时间浪费在路上。我们干脆拉来集装箱,装在海中央,将项目部扎营在海上。当时正值湛江最晒最热的季节,是最难熬的时候。”唐维说,大桥钢栈桥在2016年9月启动搭设,于2017年5月底合龙,历时约9个月。约50人的建设团队就这样在海上“安家”住9个月,打通了通明海特大桥的海上建设通道。

  “通明海气象复杂多变,台风、雷暴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对工程进度造成了很大考验。但大家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撸起袖子加油干!”大桥TJ3合同段项目负责人陈庆华介绍,该工程自从混凝土施工开始,一直都是24小时不间断作业,1000多名施工人员采用“三班倒”的形式加班加点,确保如期完成工程任务。

  多项技术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通明海特大桥是湛江第一长桥,为建设大桥而临时建造的钢栈桥长3.66公里,是目前省内第一长栈桥。此外,建设者们用心打造精品工程,特别是一些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为路桥施工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通明海特大桥TJ3合同段项目副经理谭海雄告诉记者,该大桥为跨径146米+338米+146米的斜拉桥,它的桩基施工难度不逊于港珠澳大桥。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其中的TJ3标段,该标段全长4.3公里,36号主墩属于关键控制性工程。该主墩桩长137.5米,成孔深度146米,当时市场上没有能够完成大直径、超深桩的旋挖设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施工方采用改造后的三一旋挖钻机钻孔,成功破解了桥梁基础工程泥质沙土等施工难题,一举创造了桩径2.8米、孔深146米的国内旋挖施工纪录,填补了国产旋挖钻设备在超大、超深桩基础施工领域空白,有望打破该项技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为加快进度,缩短工期,主墩承台施工采用钢套箱整体吊装方案。经过层层闯关,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攻坚克难,仅用30天就完成超过1万m3的承台施工,开创了国内主墩承台施工第一速度。

  与湛江海湾大桥相比,通明海特大桥移动模架改造设计施工大桥单孔50米梁重1600吨,比湛江海湾大桥重约400吨,荷载加大。最小转弯半径1600米,且设置“S”反弯曲线,增加了模板安装调节及脱模难度,桥面线性控制难度大,施工周期长。为尽量缩短工期,项目大力践行工厂化、整体吊装的施工理念,模架施工采用桥面龙门吊进行模板钢筋整体预制吊装,将每孔工期由原来15天缩短至12天。

  此外,项目装配式水上施工支架、移动测速等设施为安全施工保驾护航。特别是承台施工创新地采用了装配式水上施工支架,外观整洁美观标准、平台宽敞舒适,装、拆方便,高度灵活,重复利用率高,安全保障得以进一步提高,并荣获南粤高速标杆创新奖。

  为保护生态不惜增资近3亿元

  当天,记者走访时看到,通明海特大桥东起东海岛西湾村附近海域,按直线延伸至通明海中央后,突然变为“S”型路线连接西岸的雷州韶山村附近海域。

  据了解,按原先的规划方案,大桥直线跨海,恰好穿越西岸的红树林保护区。该片红树林保护区有160多亩,树龄上百年,属于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施工技术角度出发,原先大桥直线跨海规划设计方案都是“理所当然”的。但经多次实地勘察和多方案比选论证后,最终选择了让大桥“绕道”红树林的方案,令大桥跨海部分增长约1公里,项目线路总长度增长约2公里,增加投资约3亿元。

  此外,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方坚持绿色工程的理念,施工时挖出来的泥浆不是直接推到海中,而是收集起来运到外面处理;平常工人的生活垃圾,也从不随便丢在海中,而是收集起来定时定点拉到外面处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通明海特大桥不惜增加工程建设难度和投资来保护红树林,为湛江人民留下一笔宝贵的生态财富,我们认为非常值得!”东雷高速相关负责人表示,通明海大桥在前期论证及建设过程中,一直从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环境不利影响的角度考虑,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案,既为湛江人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也为湛江人民留下绿水青山。

  全力营造无障碍施工环境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快马加鞭推进项目建设,更有信心将通明海特大桥打造成精品工程。”通明海特大桥TJ3合同段项目书记曹坤介绍,自该大桥开工建设以来,得到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特别是东雷高速指挥部成立协调小组,全天候专门解决施工方与地方的一些问题,为工程的快速推进作出很大贡献。

  据了解,通明海特大桥TJ3合同段主要处于雷州辖区,为全力推进前期工作,雷州市举全市之力,在多个部门抽调精兵强将,驻扎东雷高速管理处。雷州市分管领导深入一线,面对面与业主磋商协调,努力化解焦点难点个案;负责具体村庄的工作人员,经常走村入户,开展宣传工作,还张贴、发放征迁、拆违通告等,做到深入发动广泛宣传,营造了浓厚氛围,使征迁工作潜移默化地推进。同时,指挥部及时协调有关镇街和部门采用多种宣传形式,耐心细致做好协调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此外,指挥部还协调安排5名专责民警组成巡逻队,24小时沿线值勤,确保工程无障碍施工,为东雷高速在2019年底建成通车创造条件。

  • 上一篇:贵州籍“金博士”:为湛江引进“彩色土豆”
  • 下一篇:全国首例铁精粉非冶炼加工贸易业务在湛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