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十四、十五岁的孩子,想必在很多人眼中的代名词都是“阳光快乐”、“祖国花朵”等等,很少会有人把他们和“抢劫”、 “盗窃”、“销赃”、 “砍人”等字眼联系到一起。可就是有这么一群“熊孩子”,他们肆无忌惮又无所畏惧,在他们懵懂犯罪的背后,存在的实际上是放纵、溺爱的家长,不够完善的教育机制,以及尚未给予这些孩子足够关注的社会……
带回来18个“熊孩子”
2017年12月24日晚9时许,湛江市赤坎区某KTV发生了一起故意伤害案。在ktv大堂,一群少年持长刀将一名成年男子砍伤,随后仓皇逃走。
2018年2月10日凌晨两点,家住湛江市赤坎区的刘先生下夜班后,发现有人偷盗自家电动车。被发现后,小偷喊出同伙,手持长约60cm的西瓜刀抢走电动车,扬长而去。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起案件,引起了湛江市公安局民警的重视。根据现场视频监控以及受害者、目击者陈述,两起案件的作案者竟是年仅14、15岁的少年。这些未成年人之间会否有关联?他们是否有组织作案?这成为了盘旋在侦查人员心头无法遣散的迷雾。经过串并案,侦查人员发现了一个共同点:近段时间发生的涉未成年人斗殴案件中,专门有人负责运送来长刀、匕首等作案工具,打完群架,这些作案工具又由专门的人员收走统一保管。这一发现,为侦查指明了一个方向:这群未成年人是有组织在实施犯罪。为铲除社会毒瘤,强力震慑犯罪,近日,在副市长、公安局长黄勇武的亲自指挥下,湛江市局相关部门在前期大量查控取证工作的基础上展开集中收网行动,共抓获涉案人员18人,现场缴获涉嫌被盗抢电动车12台、摩托车2台及作案工具砍刀2把、精制弓弩1把。目前,公安机关掌握该伙“熊孩子”涉及抢劫、盗窃、故意伤害、聚众斗殴、故意毁坏财物、非法持有枪支、寻衅滋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犯罪行为40多起,刑拘5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其余13人被公安机关教育后,由家长带回家监管。
公安机关果断出击,既摧毁了一个行事嚣张的团伙,及时还社会予安宁;更重要的是,在这些“熊孩子”最迫切需要教育挽救的年龄,给了他们一次重新选择人生的机会。
懵懂“熊孩子”为何屡屡作案?
案子破了,但是侦查民警却高兴不起来。主要负责这次案件侦查工作的赤坎分局刑侦大队长杨海宁痛心地说:“才十四、十五岁,可他们当中有一些已经是“多进宫”的老手了。”在他的带领下,笔者见到这个团伙中最小的孩子,尚未满14周岁的小飞时,他顶着一头黄色的头发,蹲在派出所门口抽着烟,娴熟地腾云驾雾。看到民警走过来,他连忙起身,把香烟丢掉,用脚踩了几下,然后讪讪地笑了。小飞告诉我们,参与电动车偷盗主要是要弄来自己的零花钱。每天至少一包香烟,吃饭、喝饮料、到网吧上网,都是他的主要开销。 “用准力气,大脚踹向车头位置……”说起这个,小飞神色中还带着点得意,他并不懂得盗窃是犯法的。
小飞的同伙,同样未满14周岁的小虎手臂上纹着四个大字:生死兄弟。这是被“抓进去”的老大“大黑”让他们纹的,当时有十几个人一起去纹了“生死兄弟”。 小虎第一次砍人,就是因为一个“兄弟”受了欺负。“我们三个“兄弟”在“仇家”楼下等他,他一出来就上去砍他。两个拿长刀,一个拿匕首,我拿长刀朝他背部砍了一刀。”在他错误的认知里,只要不把人砍死都不是问题。小虎和“生死兄弟”大黑是一次偶然机会认识的,两人留了联系方式以后经常相约到网吧上网玩游戏,渐渐熟络起来。从那以后,小虎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学时品学兼优的班长蜕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小混混,在学校里打架斗殴,在热门社交视频软件上相约结伙飙车并上传视频,无所不为。一年多以来,在大黑的唆使之下,小飞和小虎等人多次参与电动车盗窃,把偷来的电动车卖掉以后,每人每次大概能分到200块钱。
“贪玩、缺钱、兄弟义气、不良网络环境影响、法制观念淡薄,都是他们犯罪的原因。而对于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大黑”,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办案民警如此说道。
缺失监管的“熊孩子”,谁是原罪?
小磊也是这个团伙中的一员,他供认参与的案件就有十来起。因为已经年满18岁,所以小磊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他母亲一直强调,小磊是个乖巧孝顺的孩子。但五年级不慎被狼狗大范围咬伤了头皮以后,性情大变才会难以管教。在不停为孩子辩解的过程中,这位心力交瘁的母亲隐忍着的泪水终于还是簌簌地流了下来:“我平时忙着在菜市场张罗生意,孩子他爸又在外地打工。加上小时候的遭遇,家里人不再敢严厉管教。如果还能管得再严一点,也许不会害了孩子啊。”
家庭教育缺失,学校监管缺乏,都把这些孩子往成为“熊孩子”的路上推了一把。回忆起校园生活,被退学三次的小飞说管得太严了,必须爬墙出来才能感受到外面自由的世界。在他第三次爬墙逃出学校以后,家长和老师都放弃了这个不愿意上学的孩子。而小虎则说, “去学校以后我也是在那里睡觉,基本上只要睡觉不捣蛋,老师也不会理我的”“上初一的时候,我五天里打了六次架,老师每次都给我爸爸打电话,打完电话我能乖一天吧,然后又打架。到后来,老师和校长都不理我了”。
生理上的不成熟、心理上的不稳定、知识上的不完善,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与熏染,家庭功能的弱化与缺失,学校教育的偏差与漏洞都是青少年走向脱轨的重要因素。作为父母与老师,在孩子未被社会修理之前,我们应该先告诉孩子,哪些底线真的不能跨越。
“熊孩子”的未来该走向哪里?
“我从来没有想过长大以后要干什么”,“可能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当谈及梦想、未来时,这些尚未满14周岁的孩子眼神中透露着迷茫。14岁,生命才刚刚开始,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人生还有着无数的可能。其实,并没有天生的“熊孩子”,“熊”的背后,昭示着一块迷失的阴影。而给这块阴影着色的最好办法,是用爱的阳光驱散阴翳,让生命彰显本来的色彩。
在关爱“熊孩子”的路上,我们可以探索更多,走得更远。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所承担刑责的规定,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主要是为了让孩子能够重新回归社会。在此,公安机关呼吁社会各界都参与到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矫治中来。父母正确关心孩子,给予家庭温暖。学校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一些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关注与爱护。政府建立完整的社会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如果一切还来得及,长大以后我想当一名纹绣师。纹绣中国风作品,我很喜欢。”在我们的鼓励下,小虎一脸期待。是的,一切还来得及。(注: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来源:湛江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