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秒钟水温能飙到98摄氏度、撕不烂的衣服、刀划不破的皮包、遇水即溶的塑料袋、能榨出果汁的杯子、隐形飞机的超级材料、在水里能播放音乐的手机……随着新材料在东莞崛起,“黑科技”正在改变“东莞制造”,为转型的东莞注入新的活力。
日常生活频现“黑科技”
“黑科技”原指远超现今人类科技或知识所能及的范畴,不过在当下却更多地被用来形容更先进的技术创新,随着纳米材料、石墨烯、纳米稀土膜等新材料的涌现,“黑科技”就越发频繁出现在日常的消费场景。
在位于常平的珂洛赫慕实验室里,一条直径两厘米左右的圆管上,涂上一层薄薄的纳米稀土膜,当水流过中空的圆管,瞬间被加热到90多摄氏度……“高达60W的每平方厘米单位功率,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将一瓶500毫升矿泉水烧开。”珂洛赫慕实验室里技术人员介绍。
一杯水只需要加热几秒就能到98摄氏度——该公司全球首创的柔性纳米稀土电热发热膜技术实现了这一“黑科技”,也打破了传统发热材料转化率低、体积大、工艺繁琐、环境污染等瓶颈。“2016年,该公司一推出该技术,立马就得到家电行业的热捧。”珂洛赫慕董事长苏冠贤说,从饮水机、热水器、电热水龙头到智能卫浴、蒸汽锅、电饭煲等,单单净饮水行业就有60多家企业找上门来寻求合作。
这些好玩、实用的“黑科技”,通过在新材料驱动下,往往弥补了国内技术的空白。比如东莞市基烁实业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用于高铁锂电池外壳的塑胶材料。
该公司总经理王勇介绍,这款属于塑胶改性新材料,应用方面从高铁动力系统蓄电池模组到机车内部件等全覆盖,耐酸碱,耐腐蚀,高抗冲,低烟,低毒,低热释放量,在阻燃材料中属于最高级别,填补了国内空白,基烁实业也是唯一可以供应此种材料的新材料企业。
“目前越来越多的机车配套厂家陆续来洽谈合作,我们的生产量持续增长,相信在未来,随着机车对材料的要求更高标准,高精尖技术的新材料将大有可为。”王勇说。
酷炫“黑科技”产业化应用的同时,一批批“东莞制造”的产品也流向了全球市场。在今年第十届加博会塑化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简称“加博会”)上,不少“黑科技”产品亮相现场。
广东盟大集团在加博会带来名叫“聚乙烯醇”的环保塑料袋。该产品是通过使用新材料“生产”的环保塑料袋,可以快速地化解为蛋白质溶于热水中,正是这款产品使科幻电影的特效变成了现实。
盟大集团合作伙伴、高级工程师彭先彧说,这款海洋环境友好型塑胶,用于包装领域,被废弃后不产生海洋漂浮垃圾,被海洋动物误食后也不导致动物死亡,并在海洋环境中逐渐降解和消失,不遗留任何有害物质。“在展会期间,很多海外的企业对我们这款产品感兴趣,合作的意向非常浓厚。”
新材料研发带来变革
像卡通纸一样轻盈柔软的显示屏、柔性可弯曲的表皮传感器……“柔性电子产品”是下一代发展趋势,思谷智能正在研发柔性电子产品的智能装备,目前已经掌握相关技术,并获得日内瓦国际金奖,思谷智能目前也是国内首个研发出柔性电子产品装备的企业。
思谷智能董事长王瑜辉说,未来柔性材料可应用到多个高端制造领域,比如无人驾驶汽车、隐形飞机上。“柔性材料应用到无人汽车上,相当于给汽车贴了个安全传感器的‘薄膜’,汽车可以自动识别道路。若是遇到了障碍物,‘薄膜’可以提前识别,引领汽车巧妙地避开障碍物,实现360度‘零碰撞’,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不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领域,这种柔性材料还可以应用到“隐形飞机”上。王瑜辉说:“飞机贴上了柔性材料,相当于披了一件隐形衣,可以有效避开雷达的追踪。”
目前,思谷智能已申请新引进“柔性电子制造与应用创新团队”,搭建柔性电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中国制造业转型研究出新的驱动力。王瑜辉说:“我们一定要走在行业的前沿,走在企业的前面,通过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企业的发展。这样我们才能稳保市场的占有率,掌握行业的话语权。”
曾经在东莞松山湖首飞的“云端号”(CLOUD)也是通过特种纤维囊体等新材料的应用,酷炫全球的高端产品。光启的“云端”号是特种纤维囊体,总体积3600立方米,总长度41.8米,最大直径13.8米。该产品实际上是一个集光学遥感、物联网监测、应急通信、大数据收集与分析于一体的驻留浮空平台,由囊体系统、结构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特设系统、任务系统、飞行保障系统、锚泊系统组成。
事实上,不同型号的“云端号”,已经在一些重大救援和赛事现场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16年,“云端号”顺利完成“莞马”赛事的监测工作,此外,“云端号”还对沿途温度、湿度、PM2.5、照度等进行监测,为赛事保驾护航。
在业内专业人士看来,通过新材料的研发,未来科技产品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模式,带来生产和生活的变革。
“黑科技”改变“东莞制造”
“黑科技”在东莞不断涌现,意味着越来越多创新要素在此集聚,创新的氛围逐渐在东莞形成。
一组数据说明东莞的创新活力。去年,东莞全市新增创新型研发机构2家,总数达34家,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达到98家,其中国家级15家;全市目前引进省创新科研团队立项总数达到31个,居全省第三;引进市级创新科研团队总数达到2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高端科研平台创新布局,高层次人才大量聚集,让创新企业集群快速崛起,推动东莞加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苏冠贤在纳米稀土电热膜领域耕耘十几年了,从2011年组建团队研发,到2015年到松山湖组建珂洛赫慕公司,为“东莞制造”发展按下“快进键”。
“这个行业在2015年后开始热起来,但几乎都是跟风者,真正掌握原创核心技术的国内外都很稀少。”苏冠贤说,“来到东莞后,基于东莞的产业优势,自我研发出新的技术并应用到纳米稀土电热膜领域——企业所用的浆料,都是从失效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废旧电路板等中,经过特殊工艺配方提炼出纳米稀土材料,再制成电热发热薄膜。”
据悉,每年珂洛赫慕投入到研发的费用占比高达10%至15%。
“黑科技”掘金新材料而引领的新业态、新产业发展,吸引了外来技术、创新平台、重大项目的抢滩、进驻。2015年12月,光启研发的智慧城市空间信息平台“云端号”,在东莞完成全球商用首飞。光启在东莞松山湖启动建设的东莞空间科技城,目标是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航空航天产业研发基地。
引入、吸收、自主研发再到联手创新,一场东莞制造的背后,描绘出一条产业转型的路径。纳米材料、石墨烯、纳米稀土膜、柔性材料等新材料的涌现,让“黑科技”在各企业之间相互“传染”,低调却深刻地改变着“东莞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