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静静地穿梭在一个个危重症患者的病床前,观察监护仪,查看病人的生命体征,调整治疗方案——ICU医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病房中度过。他们日夜坚守在这个没有家属的特殊病房中,时刻与死神进行着“拔河比赛”,用自己的一点一滴努力点燃生命的希望之火。今年55岁的李建伟医生,小小的个子,却经常露出乐观的笑容。正是他和团队的努力,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一个个生命。5月16日,记者走进市人民医院ICU病房,现场体验了李建伟医生的工作。
每天24小时与死神“拔河”
当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市人民医院内科ICU,走进厚厚的两道门,只见病房内医护人员穿梭忙碌的身影,静静躺在床上的病人,身上大都插着四五个不同的管子,床头摆满了各种抢救设备和监护仪器。虽然忙碌,室内却井然有序。
从事ICU工作15年,李建伟给自己定下规定,每天要尽量提前半个小时到病房。每天8点钟上班,李建伟总是7点半就已经到了医院,换上工作服,先去病房巡一圈。22张病床都住满了病人,脑出血、心梗、糖尿病引起心衰——每一个病人的病情都不容乐观,李建伟细心地看一遍床边的监护仪,向值班医生了解病人的情况,基本上对每个病人的危重程度了然于心。
8点,医生与夜班医生交接班,作为科室主任,李建伟会听取值班医生的汇报,了解夜间每个危重症患者的情况。ICU病房的查房时间较长,一般要花一个半小时,每张床的病人情况,李建伟都要听取病情汇报,检查一遍病人,并对身边的一线、二线医生说出他的诊断和治疗意见。
“在ICU,主任和普通医生一样,要参与到病人的治疗中。ICU是个特殊的科室,靠一个人做不了事情,需要一个团队的配合和共同努力,可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死神进行较量。”李建伟说。
面对不可逆的死亡仍会痛心
10点30分是每天家属的探视时间,李建伟带着记者走进家属谈话室,一位林医生正在和病人家属沟通。“这个病人车祸造成颅脑严重损伤,已经脑死亡,可能这几天就不行了。”李建伟给记者介绍,林医生向家属介绍器官捐献的意义及程序。
“在ICU工作,看到太多的生与死。”李建伟说,医生也是有感情的人,面对不可逆的死亡一样会痛心,会流泪。“曾有一位14岁的白血病女孩,戴着鼻导管躺在ICU病床上吸氧,由于气促只能采取半坐卧位。有一次去查房,她让我把床头的那本书拿给她,她说请假很久了,怕回学校跟不上课,现在要多看看书温习下功课。”
“当时,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这个女孩病情很严重,我们都知道她的生命只有几个星期了。”李建伟说,在他们的全力救治下,这个女孩后来从ICU转到了普通病房,但一个多月后她还是走了,临走时女孩跟护士说想见“李叔叔”一面,“我没敢去,怕受不了。现代医学目前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一些绝症我们也无力回天,作为医生,我们感到很痛心与无奈。”
尽一切努力去挽救每一个生命
李建伟说,ICU里都是危重病人,我们医生就是要全力救治每一个病人,把好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如果你不努力,可能一条命就没了。”今年2月该科接诊了一例禽流感病人刘阿姨,当时病人双肺严重感染,医院已经给家属下了病危通知书,。对于抢救这样危重的病人,医生心理把握并不大。李建伟说,“我们还是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全力以赴,医护人员密切监护这个病人的生命体征,我也是24小时掌握她的病情变化,因为她,这个春节我们都没有休息,天天都在病房里会诊,观察病情。整整坚持了57天,终于把这个病人从死神手中抢回来了。”
李建伟说,其实大家现在都尽力保持一颗平常心,对每一个生命都全力以赴地去救治,治好了不觉得了不起,治不好尽了力也不会悲观。在ICU工作,每天面对各种疾病和新问题,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细化每一项服务,才能有与死神拔河的能力。
本报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林茹珠 唐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