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两用技术如何对接市场?军民融合如何深度发展?近日,2018年广东(珠海)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推广对接会(以下简称“对接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对接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开展创新应用项目和技术成果转换对接,吸引300多家企业逾千名代表参与。
此次对接会由珠海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广东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珠海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承办。据悉,对接会结合2016年和2017年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的获奖项目以及国家国防科工局遴选的150项“军转民”技术成果,开展创新应用项目和技术成果转换对接,超过十个军民融合项目完成签约。
主办方表示,此次对接会将推进广东省军民两用技术创新成果双向转化和资源共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军民两用技术、产品、信息交流交易合作平台。
路演现场▶▷
项目、资金全要素对接高精尖项目“牵手”市场
“紫燕可能是在场企业中最不擅长写PPT的,因此我们带来了展品和视频,以便大家更直观地了解紫燕。”路演开场,珠海紫燕无人飞行器有限公司CEO王江平用一句“自嘲”开启路演,引起现场观众哄堂大笑。
接下来的一段视频吸引了在场观众的眼球:“紫燕800”系列、“山雀”系列无人机灵动地翱翔天际,秀出它们在物料运输、火灾侦视、反恐打击等方面的“十八般武艺”。“我们自主研发的飞控系统经过海拔5100米的认证,在目前无人机项目的认证里,最高速度和最大载重的纪录都由我们保持。”说起自家宝贝,王江平很是自豪。
以紫燕为代表,在对接会上,通过路演和现场展示,参展企业纷纷抓紧机会寻找军民融合的对接窗口。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新材料、新能源动力与节能环保六大主题板块的集中展示,对接会希望促进军民融合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更快更好地融入市场。
“根据各项目及产品的特点及对接需求,大会有针对性地筛选用户企业、投融资机构或该领域上下游企业,开展创新应用项目和技术成果的转换对接,加快项目落地及应用。”大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路演企业,大会还邀请相关研究机构专家,从政策入手,对正在摸索军民融合路径等的在场企业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则引入金融机构力量,以满足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使项目得以尽快落地投产,向产业化发展。
“随着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化发展,军民融合产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立足产业发展,整合优质资源,搭建项目、技术、产品、人才、资金的全要素对接平台,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专业、创新、高效发展,也是本次对接会的首要目的。”上述负责人表示。
作为参加对接会路演的唯一投融资机构,交通银行珠海分行更多地把目光投到适合“长期合作”的项目上。“从军民融合项目孵化、企业创立、成长,到不断发展壮大的整个过程来看,可匹配整个成长周期的金融产品有望成为合作方式,协助企业技术转化为产业资本。”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此次对接会的前期咨询等方式,该行已与数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军民融合应用领域的企业很多都是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诸如租赁融资,产业基金等都是与军民融合项目有关联性的产品。其中租赁融资对企业盘活资产、风险分散方面可发挥较大作用,而产业基金则对企业孵化、融资扶植方面有典型优势。”
尖端科技▶▷
无人系统“上天入海”“应用”与“防御”双向发展
此次对接会上,无人机产品是一大看点。
在珠海佰家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一台“双层桨翼”造型的无人机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关注。“虽然对无人机有一定的了解,但以往很少见到这样的桨翼结构。”发现这一产品的参观者饶有兴致地与参展商攀谈起来。
佰家科技副总经理王勇介绍,这台“长相奇特”的蜘蛛103无人机是该公司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产品,可用于侦察、巡查、监控等军民两用的多个领域,此前已获相关订单意向,明年量产后有望进一步拓展市场。该公司目前也把成为首批军民融合企业作为目标,并积极寻求项目对接机会。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日趋成熟,近年来产品市场迅速壮大,但由此出现未经备案注册的“黑飞”现象也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同样是针对无人机领域,北京瑞达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思路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其“低慢小目标防御系统”等展示也让人眼前一亮。
“针对无人机带来的安全问题,我们开发了‘空中围栏’、干扰系统、激光电子锁等一系列产品,可为一些重要场所提供全方位、立体、主动的低空安保。”瑞达恩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如通过光电探测系统,在雷达的引导下识别、跟踪无人机,并通过干扰系统对其进行迫降或返航。而其中一款车载产品还可以实现移动的“空中围栏”效果,保障重要车队的安全。
珠海鼎芯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上展出了一艘长约两米的无人船,这是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鼎芯二号”无人船。“无人船看上去是船,但其实是水上机器人。”鼎芯科技公司副总经理茹华介绍,“鼎芯二号”可根据客户需要定制功能,在应急救援、环境保护、渔政等领域同样表现不俗。
按照计划,鼎芯科技公司还打造海洋立体防御观测网,即一体化的海洋信息平台。“除了无人船进行水面信息的采集,接下来会利用AUV无人潜航器观测洋底,并与卫星、无人机观测的空域形成水陆空一体。”茹华透露,目前该项目已经开始研制,预计明年3月完成。
纵深
架起“军民融合”的桥梁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强军民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促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应用,是促进新旧产能转换、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和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国防科技工业水平、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降低“民参军”门槛、打通军民资源共享通道?珠海如何参与承接军民融合市场“蛋糕”?此次对接会上,来自企业、投融资机构、产业园区和军事科研院所的参会代表进行了深入讨论。
对接会如何推动成果转换对接?
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先进民用技术迅猛发展,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深厚土壤,开展军民协同创新,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创新成果双向转化和资源共享,成为当下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和主要方向。
对接会上,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与广东久和电气实业有限公司完成签约。“双方将基于新型射频功放集成加热技术和等离子等系列产品进行开发和产业化。”久和电气负责人卢昆介绍。
不只是久和电气,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珠海格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紫燕无人飞行器有限公司等多家行业顶尖机构及企业经过多轮磋商,达成了十多项签约项目,成为对接会一大看点。
“一提到军民融合,很多‘民参军’的企业,都会有一种‘自己有技术却不知道找谁合作’的困惑。”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一些民营企业清楚地了解产品面对的市场,对产品投向有清晰的认识,但在以往的环境中,这些企业想要参与军工项目,却因为信息沟通等问题错失合作机会,而此次对接会恰好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展示与对接平台,提高合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与珠海相关的军民融合项目与目前当地部分具有一定优势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契合度高,携手行业优质产品和领军企业,珠海本地企业有望进一步拓宽产业内涵,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
如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电子深圳桑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将在国际业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云洲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进行互补,增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促进珠海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此外,珠海格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与安徽天康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西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李会录教授项目团队达成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微型燃气轮发电增程器项目、碳纤维复合材料废旧物回收利用和ABF薄膜项目。
据对接会主办方向参会企业派出调查问卷显示,74%企业对此次对接会的效果表示满意,72%企业认为对接会效果较好,76%企业表示会参加下届对接会。
珠海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各参会企业、产业园区和投融资机构等利用本次对接会的平台,加强项目对接和沟通交流,推进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推广项目尽快落地,为珠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民参军”如何打通参与渠道?
随着我国军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和获得阶段性成果,近年来,“民参军”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层级已经由一般配套产品向总体和分系统提升。
“以武器装备领域‘民参军’为例,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当前获得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的民营企业比前两年增加40%;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项目由2000余项减至700余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评估论证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游光荣认为,目前我国武器装备领域民企参军门槛正逐渐降低。
但另一方面,不少民营企业在“民参军”过程中仍面临信息不畅、市场准入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军民融合项目成果如何对接市场、民营企业如何参与军民融合发展,成为此次对接会上不少民营企业家讨论和探索的课题。
路演现场,王江平抛出了一系列紫燕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产品研发的深入,预研资金已无法持续投入,如何获得政策扶持、切实得到政府的帮助?如何在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市场领域用自己的可靠产品去赢得客户?如何让目前已有的专利得到有效保护?
在专家看来,紫燕无人机存在的问题,是当前民营企业参与军民融合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军民两用技术对接意味着‘双向融合’,在明确市场潜能后,如何进行合作是困扰许多企业的问题。”
事实上,民营企业参与装备科研生产有自己的优势。游光荣认为,灵活的体制机制、较快的反应速度、主动的服务意识和较低的产品成本,为“民参军”拓展了合作的空间。
针对民营企业参与军民融合发展遇到的瓶颈,游光荣建议,民营企业要关注并积极申请全军装备预研共用技术和基金项目。同时,积极推荐专家进入军队各类专家库、专家组以及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专家委员会等组织,并建立与军事科学院、军种科学院以及军工单位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参与军队、军工部门组织的各类学术技术研讨会。
珠海如何做好军民融合大文章?
在熟悉珠海发展的业内人士看来,珠海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特别是近年来珠海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军民融合发展、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贯彻落实广东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部署,以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交通运输装备和智能制造为主要方向,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共享和相互转移,形成了“海陆空+智能制造”的产业新格局。
同时,珠海以举办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为契机,顺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势,在近两届航展中专门开辟了“军民融合”展中展,为构建海陆空全覆盖、军民用一体化的展览平台打下了良好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产业发展方面,近几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技术和产品在珠海不断涌现:格力电器家用空调产销量自1995年起连续23年位居全球第一;欧比特成功发射“珠海一号”遥感卫星星座;格力智能装备、飞马传动等企业成功实现机器人三大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云洲智能无人船出色完成南极科考任务;纳睿达公司研发的智能化相控阵雷达填补国内空白。
珠海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珠海将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做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承接、培育及推广军民两用技术项目,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于川信建议,在军民融合示范区的建设中,珠海要着眼于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广,同时配套做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军民融合领域做好先行先试,寻找发展突围的空间。
珠海市科工信局负责人透露,今年11月6日至11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办,届时将同时举办“2018广东省军民融合技术成果展”。
专家点评
军民融合可为珠海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此次对接会邀请了不少国内相关研究机构以及军方的专家,共同为军民融合战略的实施出谋划策。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于川信表示,珠海乃至整个广东省在军民融合领域的发展具备较大潜力,相信通过资源对接,促成项目落地,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能。
他认为,对接会首先是一个技术展示和交易的平台。“对有应用价值的技术进行交流,促进‘民参军’项目的落地,从而进一步转化成产业效益,这对军队以及地方的发展都将带来利好。”
相对于受到较多关注的“民参军”,“军转民”领域发展的潜力也不容忽视。于川信提到,“军方有几万件专利亟待向社会领域转化,一旦完成以后,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从目前来看,相关技术的转化率已达到10%以上,如新材料、航空航天、工业制造等都在向经济建设转化,给当地经济带来明显促进作用。”
在谈到珠海以及整个广东省在军民融合领域的情况时,于川信表示,“作为改革前沿阵地,珠海积聚了不少好的创新思路,也有一定的基础,多重因素相互之间构成功能匹配的关系。”他认为,目前,珠海在抢抓军民融合发展方面投入力度很大,通过相关项目的对接和落地,相信珠海会在军民融合领域做出特色,并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于川信指出,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国家层面、省市、包括区域层面的定位,相互之间存在着功能、人才、技术、建设匹配等多个方面的磨合,整体上需要把它作为大的布局去看待,作为一盘棋来实施。上下同心、共同努力,把技术、产业真正落地,军民融合这篇文章才能做得更好。
【撰文】吴志远、董谦君、刘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