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东新闻

档案日丨走进江门海关档案室,见证40周年历程

时间:2018-06-12

    6月9日,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确定的第11个国际档案日,国家档案局的宣传主题是“档案见证改革开放”。在江门海关,一卷卷档案见证了江门改革开放历程。

    “作为一个海关纸质档案向数字档案转变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我不仅感受到改革开放中档案工作与时俱进的变化,更深深体会到档案工作的价值。所有的改革变迁,都在手里的一卷卷档案中被忠诚地保留记录着。”江门海关机要档案科的肖丽芬告诉记者。

    据介绍,目前江门海关档案库房现有档案门类17种,其中案卷级档案14075卷,件盒级档案38165件。目前档案数字化比例达到51.6%,其中永久类档案达到72%。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打开江门海关档案卷中的珍贵资料,探寻海关与改革开放40年外贸发展的变迁。

    最高峰时加工贸易进出口占半壁江山

    改革开放后,“三来一补”新型贸易方式开始走近了国人的视野。那时候的江门,也积极吸引外商投资,调整产业结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等企业也开始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海关的档案资料显示,1978年,江门海关备案的来料加工合同只有4份,1990年已增长到13069份,惊人的数字变化记录着改革开放后江门关区加工贸易的迅猛发展。最高峰时加工贸易进出口曾占关区外贸进出口值的半壁江山。1978年,江门关区内第一个鹤山货柜车检查场启用。随后,三埠、新会、外海、广海、阳江检查场陆续开设,适应了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一年内进出境旅客人数增加近30倍

    在海关的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到侨乡出入境旅客人数的变化。1990年,江门、三埠、广海和鹤山4个旅客进出境口岸的同时开放,进出境旅客人数由1979年的不到5万人次激增到最高峰的70.5万人次,增加了近30倍。X光行李检查设备在90年代也陆续安装到海关所有旅检现场,满足了侨乡进出境旅客不断增长的需要。随着业务的发展, 1994年起,开平、台山、鹤山、新会、恩平、阳江等地均设置了海关机构。

    每一次作业改革都极大提升通关效率

    1989年的H883通关系统、2003年的H2000通关系统……每一次海关通关作业改革都极大地提升了通关效率。档案显示,2000年后江门海关陆续启用了H986车载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单个集装箱的机检时间仅为人工卸货查验的六分之一,大大提高了口岸通关效率。

    近年来,通关作业无纸化、全国通关一体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建设等海关改革深入推进,按照“政治建关、改革强关、依法把关、科技兴关、从严治关”的要求,江门海关坚持强化监管和优化服务相结合,开创工作新局面。

  • 上一篇:“修复”家园!江门开展志愿服务环境整治行动
  • 下一篇:台风“艾云尼”渐离江门,周末天气以阵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