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东新闻

从永宁村到翠亨新区,中山演绎新改革开放故事

时间:2018-07-20

40年,迎来又一个东风送暖的“春天”。

走进中山罗三妹山主题公园,赫然可见一块巨石上镌刻着“不走回头路”5个大字。这遒劲有力的字符,成为中国坚定改革开放的最强音,给改革开放初期摸索前行的人们吃下“定心丸”。

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南下视察,登上中山罗三妹山。下山之际,工作人员考虑到西南坡比较陡峭,建议原路返回,邓小平回了句“不走回头路”,留下了意味深长的世纪强音。

1978年,中山永宁村人乘势而上,冲破“不敢富”的思想禁锢,先行一步、敢闯敢试,走上了“富起来”的道路。“千万富翁乡”“亿元村”,见证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让广东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永载史册。

在“不走回头路”精神指引下,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山开创了多个全国第一:第一个农村“万元户”黄新文、第一家中外合作宾馆中山温泉宾馆、第一家中外合资大型游乐园长江乐园、第一家高尔夫球场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

在被春风吹绿的岐江河两岸,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故乡的人们,用点滴探索汇聚成推进改革开放的浩荡洪流。“小霸王”“乐百氏”“威力”“灭害灵”……一个个闪亮的商标,凝结的是中山人“敢为天下先”的气魄与奋斗。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作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中山,正奋力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做好“东承”文章,强化“西接”功能,努力把翠亨新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的国际化现代化滨海新城。

从永宁村到翠亨新区,从“先富起来”到“高质量发展”,将勾画出中山勇立潮头的时代新篇章。

从“不走回头路”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殷殷嘱托成为焕发中山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引擎。

改革潮涌,奋楫者先。得风气之先的中山,将重整行装再出发,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新起点,焕发当年“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精气神,演绎新的改革开放故事。

●南方日报记者 辛均庆 罗丽娟

改革先声

“亿元村”“万元户”缔造改革传奇

“15个生产队早造粮食大丰收,那叫一个欢欣鼓舞啊!”原中山县板芙公社里溪大队党支部书记林德成忆起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场景,情绪激动不已。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在全国率先实行“大包干”,开启了农村改革的先河。闻春雷而动的中山,改革活力被顷刻激发。

而在此前的两年间,林德成“几乎夜夜睡不好”。1976年,面对人均1亩8分田却连年完不成国家粮食生产任务的窘境,里溪村支委决定推行“联产到劳”,将“五边地”分配给农户耕作。

林德成回忆说,“联产到劳”实行后,每天一大早生产队长还没打钟催工,村民就起床下田。到了收成季节,这些“十年九失收”的“五边地”一亩能收700斤,基本解决了村民口粮问题。

1979年8月下旬,广东省第一次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现场会在中山召开,号召全省推广学习里溪村的改革经验,里溪村“广东小岗村”的美誉不胫而走。

距离里溪村50多公里的小榄镇永宁村,则以另一种突围方式书写了中国乡村经济的改革传奇。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永宁村人率先兴办村集体企业。机制砖厂、锁厂、机电厂、建筑队、农机服务站、花果繁殖场、金鱼场等企业在永宁村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1978年至1992年间,永宁的工业总产值以每年递增数千万元的量级发展。1980年,永宁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047万元,成为全国第一个“千万富翁乡”;1986年突破1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1993年突破10亿元大关,跨入全国十大首富村的行列。

是什么样的改革路子,让一个小村庄迸发出如此大的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前,永宁人多地少,以经营水稻、甘蔗、蚕桑和养鱼等单一农业为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摆脱现状,在原大队支书李汉章等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永宁确立了发展集体企业的思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永宁村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坚定不移走贸工农综合发展之路,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

永宁大队原党总支部副书记梁卓勋说,早在农业合作化期间,李汉章和党支部的支委就意识到单搞农业不行,一定要想办法找个出路。当时的永宁大队从实际出发,一手抓粮、藤、桑、鱼的发展,一手抓工副业,为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到1979年,永宁大队总产值达720多万元,比1976年翻了一番,粮食亩产达1123斤,“最差的甘蔗也上升到亩产5吨”。

改革“星星之火”,改变了永宁人的命运。

1983年,永宁1.2万农业人口中,已有六成劳动力转向务工、经商、建筑、运输和饮食服务业,15家村企业总收入1712万元。1984年,永宁根据市场需要,先后办起以生产西装为主的第二服装厂和以加工童服为主的童服厂,还与外商联合办起永宁电脑件厂和免水封口胶纸厂。至上世纪90年代鼎盛时期,永宁有384家规模较大企业,造就了一大批本土优秀企业家。这片仅有10平方公里的改革热土,成为日后产业“中山军团”的雏形。

改革开放之初,中山同样盛产“万元户”。1979年2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依靠辛勤劳动过上富裕生活》,报道了全国首个农村万元户黄新文的致富经验,引起了很大轰动。

树起一个万元户,带动千万家。仅黄新文所在的大队,1979年全家收入达到1万元左右的就有30户,全公社多达100多户,公社送出20多只大烧猪祝贺。

正是“亿元村”“万元户”的零星探索,打破思想禁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整了生产关系,开启了崭新的改革征程。

迸发动力

“中山制造”点燃产业激情与梦想

坐落于罗三妹山南麓的中山温泉宾馆,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中外合作宾馆,承载着中山人对于改革开放的众多记忆。

改革开放之初,外商投资的先例为零。香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成为第一个投资内地的港澳商人,他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中山温泉宾馆。

“1978年12月19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后的第二天,《澳门日报》报道中山县开辟旅游区的消息。看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作出一个大胆的选择,率先响应投资中山温泉宾馆。”霍英东生前回忆。

1980年12月28日,中山温泉宾馆隆重开业,霍英东当场对海内外客商说:“你们不信祖国的改革开放会成功,我信。谁担心,就请你们来看,请你们来中山投资。”

嗅到“春天气息”的,不仅霍英东一人。1979年后,外商纷纷在中山各乡镇办起了胶花、毛织、服装等“三来一补”企业。一时间,以家庭为单位,以家族为基础的中小企业竞相涌现。

思想大解放,为中山经济增长提供“加速度”。在“三来一补”基础上,中山大搞外引内联,“三资”企业和内联企业逐年增加,外来资金、技术、设备加速了乡镇企业发展,各镇区逐步形成有重点的连片性加工出口区。

1983年底,中山洗衣机厂与中山市经济发展总公司联合以借贷方式筹资1900万元进行第一期建厂和引进设备、技术改造。“三头并进,无一延期。”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黄春华说,仅用了360个日夜,在1984年底,中山洗衣机厂就在当时市区北郊荒凉的柏山建起了一座占地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新厂房,设备安装和工人培训也同时完成。

1985年,设计能力为年产10万台的国产洗衣机生产线,在中山创出了年产量19万台的奇迹,次年纪录被刷新为40万台。准确的市场定位与生产能力的有力支撑,使“威力”牌洗衣机迅速崛起,销量马上跃居全国首位。

黄春华说,不仅引进,还要改进。洗衣机厂的负责人还决定大胆对洋设备“开刀”动手术,到1990年,威力洗衣机的年生产能力已达到了100万台,但依然供不应求,出现客商坐在厂里催货出厂的火爆场面。

“中山制造”成为响亮的招牌。一时间,“威力”洗衣机、“小霸王”学习机、“乐百氏”奶、“美怡乐”雪糕、“菊花牌”玻璃马赛克、“千叶”风扇等中山货享誉大江南北。

与此同时,来自基层的市场意识,也在慢慢觉醒。

20世纪80年代初,古镇家用电器厂供销员在推销电热杯产品过程中,发现市场对台灯有需求。他们用一根电线、一条弯管、一个灯泡加灯座生产出最简易的台灯,投放市场后,一炮打响。随后,古镇机砖四厂转产为“古镇异型灯具厂”,开始小批量生产环形光管、台灯、应急灯等产品。

这两家镇办企业一前一后打开了古镇灯饰生产的序幕。也是在那段时间,中山古镇海州村人袁达光等到香港探亲,被香港的灯饰所吸引,买回壁灯通过模仿,于1982年做成了第一盏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壁灯。

夫妻店、兄弟厂、前店后厂等形式的灯饰厂,开始出现在海州、曹步等几个自然村。从1983年开始,个体户和私营厂企作为古镇灯饰产业的主角开始登台,慢慢发展成为大中型民营企业集群,产业链纵横延伸到产品工艺、销售平台、配套服务及文化产业等领域。不到40年时间,古镇已从鱼桑之村蝶变为中国灯饰之都,古镇灯饰占全国灯饰照明行业份额超过七成。

冉冉升起的“灯火”,点燃了中山人对产业的激情与梦想。古镇灯饰、小榄五金、大涌红木、沙溪服饰……“一镇一品”成为中山镇区经济发展特色,也进一步推动更多专业镇产业集群的形成。

然而,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起,中山的产业深刻感受到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开始聚焦质量、品牌和科技创新,谋求从低端向高端的二次腾飞。

中山与科技创新的不期而遇,可以追溯到1992年。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从一片滩涂和荒地上发展起来,以高科技为龙头,逐步建成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园、电子信息科技园、健康科技产业园等。

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谢长贵指出,开发区坚持市场导向和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成为传统工业的“辐射源”,通过科技辐射,实现了科技兴市,为中山日后的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和创造力。

治理新局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并驾齐驱

“你的经历就像你的名字,‘梅花香自苦寒来’。”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倾听米雪梅代表在中山务工21年的经历后说。

米雪梅告诉总书记,她觉得自己遇上了好时代。如今已全面融入中山,不仅在中山买了房,而且因为中山率先实施积分制,她的孩子可以通过积分入读当地公办学校。

固堤坝而安黎民。中山的改革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如何“做大蛋糕”上,还体现在如何“分好蛋糕”。

2010年,中山开全国先河,实行流动人口积分制,让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像米雪梅一样,收获了幸福感和归属感。截至2018年上半年,有2.8万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入户中山,11.3万异地务工人员子女获得积分入学,839人获得入住公租房资格。

改革的步伐不止于此。中山一直把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主攻方向。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山便注重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当时就拒绝了超1000亿元带有潜在污染的投资项目。邀请中国规划设计院专家对中山的城市承载力进行研究规划,把中山总人口规模控制在350万以内,在获得全国环保模范城市、设立占全市土地1/9的五桂山生态保护区等基础上,投入20多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创建为广东省第一个全国生态市。

从1988年起,中山每年举办慈善万人行活动,筹集善款为困难群体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综合援助。市民在参与慈善万人行的组织、筹备、捐款、募捐、巡游等过程中,将博爱慈善精神潜移默化地领会并融入行动,从而自觉地共同构建起和谐互助、关怀互爱的社会风尚。截至2018年,慈善万人行举办31届,超2000万人次参与,筹集善款14亿元。

2005年,中山被评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获得最具含金量的城市名片。中山创建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经历了10年探索、8年巩固提高的不懈努力。早在1995年就提出创建文明城市,全面提高中山人自身素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至今,中山已五获“全国文明城市”殊荣。

率先富起来的中山人,更注重“富脑袋”。从2011年起,中山创新开展全民修身行动,立足市民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坚持以“全民”为主体、以“修身”为根柢、以“行动”为支点,采取群众易于认知接受的方式和理念,促进“以德立市、以文强市、依法治市”。

针对基层治理面临的难题,中山市自2008年起启动农村社会建设工作,成为我省第一个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地级市。在这一模式中,中山在村一级统一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打破村委会只管村民的局限,将服务范围扩展到实有人口。

其中,聘请异地务工人员任村居特别委员制度成为一大亮点。2013年6月,中山率先探索村(居)委员会特别委员制度,并逐步探索出“驻、访、议、督”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南头镇广东宏基管桩有限公司生产部的管理人员付柱就是其中一员。2012年7月,到中山工作20多年的他被推举为居委会“特别委员”,上任不久他就在社区会议上提出并推动引入民办华晖学校,为社区500多名异地务工人员子女解决了入学难题。

围绕调动基层活力、激发多元善治维度的社会管理创新,中山市在破解城乡二元、城市二元壁垒的领域中,在探索从物质共建到精神共享的公共服务层面上,走出了自己的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社会善治提供了创造性和示范性的样本。

蓄势待发

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伶仃洋畔,风光无限。

在中山客运港码头东移项目施工现场,巨型起重机正在繁忙作业。1984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山港开辟至香港国轮客运航线,成为国内最早辟为对外开放国家一类口岸之一。2019年底,这里将建成中山新的客运码头,届时深中水上巴士的航程将从现在的21海里缩短至13海里,航行时间将缩短到28分钟。

对岸,距离深圳机场福永货运码头7公里的水域上,深中通道项目西人工岛进入陆域形成阶段。与此同时,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索塔第一根钢护筒于今年6月3日顺利施沉到位,为东索塔下部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深中通道通车以后,从深圳至中山原本2小时的车程,将缩短为20分钟。

一桥飞架珠江东西两岸,深中通道极大地凸显了中山的区位优势。而位于中山东部临海区域,地处珠江口湾区地理中心,总规划面积约230平方公里的翠亨新区,作为深中通道在中山的登陆点,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中山腾飞的新翼,翠亨新区通过对标国际一流资源,将打造为产业高地、总部高地、发展动力高地,建设国际化的创新滨海新城。当前,翠亨新区已有近20个省、市重点产业项目扎根落户,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华南总部、中科院荧光检测技术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

“我们将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华南总部为平台,围绕核心零部件生产、工业软件设计开发、外围设备配套供应等相关产业环节,打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聚集区,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发挥协同效益,快速提升中山机器人产业整体规模水平。”哈工大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表示。

从机器人企业到机器人产业,翠亨新区正通过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这样的“种子企业”来撬动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的形成。中山市智能制造规划提出,到2018年全市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并建成产值超亿元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及集成企业20家左右。

未来,深中通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大动脉,将改写珠江东岸和西岸的融合发展速度。而借助内连外通的优势,翠亨新区将成为纵贯广澳、横接深港的枢纽,承接创新资源外溢的珠西桥头堡。

以深中通道建设为契机,中山正加快推进包括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客运港口等在内的立体交通项目,为开放中山新格局的形成,提供便捷快速的交通支撑。

改革开放40年来,得风气之先的中山乘风破浪,以全省1%的土地面积、3%的常住人口,一跃成为广东“四小虎”之一,发展质量和效益常年位居全省前列。

今天,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中,中山再次扬帆启航,以更宽广的发展视野、更具前瞻性的行动、更有创新性的思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敢为天下先的中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必将续写新的改革篇章。

■亲历者说

见证全国第一家中外合作宾馆落成,中山温泉宾馆原顾问讲述“改革奇迹”:

合作方式无先例可循靠“摸着石头过河”

“当时就是在一个工棚里面,一边施工,一边设计。”中山温泉宾馆原顾问吴励民老人指着历史照片,如数家珍讲述中山温泉宾馆的“威水史”。

中山温泉宾馆,位于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作为全国第一家中外合作宾馆,它对于改革开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开创性地探索了新的运营和管理模式,更因为宾馆建成3年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下榻,让它与“不走回头路”这一句伟人宣言紧紧联系在一起。

“从正式开工到建成,中山温泉宾馆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吴励民记得,中山温泉宾馆所引入的酒店管理方式,开启了国内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先河,一时名声大噪,掀起国内招商引资的盖头。

开业仅一季度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1978年12月19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后的第二天,霍英东看到《澳门日报》刊登了中山县翠亨村开辟旅游区的报道,于是开始了他长达数月的珠三角考察。后来,霍英东决定把他的首个投资地选在孙中山的故乡,这才有了全国第一家中外合作宾馆——中山温泉宾馆的诞生。

在没有先例、无法借鉴的条件下,找到一种既符合实际、又有开创思维的合作路径,合作双方可谓挖空心思,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怎么确定合作方式呢?当时也讨论了很久。”吴励民回忆:“合资行不通,因为中山没有出钱;独资也行不通,因为当时政策不允许。后来霍英东提出了‘合作’这个办法,宾馆确定为中外合作,中山不出钱,但占有产权。”

在中山温泉宾馆,至今可以看到这份签订于1979年8月8日的合作协议书:乙方中澳投资建设公司投资不超过3000万元港币,不需担保、不计利息;旅游区工程自营业起归国家所有,由国际旅行社中山支社经营管理;在旅游区的200个房间中,划出一半给中澳公司收取房租,旅游区的一半商场也给乙方经营,作为乙方投资的偿还,10年为期。

宾馆开业仅一个季度,入住数量就达1万多人次,到此旅游的港澳同胞、华侨约15万人次,总收入约合人民币100万元,纯利润约14万元。

吴励民介绍,到了1981年,双方又签订了补充协议,中澳投资建设公司追加了1000万港元的投资,宾馆房间的补偿经营期从10年延长到13年。

从启动到完工仅用了一年时间

1979年11月,中山温泉宾馆开工建设,仅一年时间便建成开业。这个速度,当时港澳人士的评价是:不仅在港澳,就是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

“各方都非常支持,各级政府的行政审批都为它开绿灯。”吴励民说,当时很多家私设备都要从美国进口,海关也解放思想,让货柜能直运到宾馆。

为了追赶进度,中山温泉宾馆一反先设计后建设的常规做法,改为边设计边建设。“设计师搭了一个工棚,把办公室搬到了工地。”吴励民指着挂在温泉宾馆的一张历史图片说:“这就是设计师莫伯治,是广州设计院总工程师,当时国内很有名的建筑设计师。”

1980年10月,宾馆主体工程已经竣工,但绿化、装修还没完成。此时,离预定开业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了。

“大家都憋了一股劲,发起了最后的冲刺。”吴励民回忆起了当时的场景,“一共2000多名工人,用几天时间种好了草皮绿化,几万件家私用品也在一个月内从美国运回宾馆。”

同年12月28日,中山温泉宾馆隆重开业,各地宾客来了1000多人,筵开100多席。作为第一家中外合作宾馆,它的建成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山、广东乃至全国来说,意义深远。在“吃大锅饭”体制还盛行的时候,这里率先实行了承包制;在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的阶段,这里卖起了“一块难求”的“高价面包”……

除了中山温泉宾馆,这里还开办了内地第一家高尔夫球场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曾经带动1500多家餐饮业、住宿业、零售业企业集聚。如今,中山温泉宾馆、泉眼温泉、乡泉别墅等1000多家宾馆饭店鳞次栉比。

大事记

1976年

中山板芙镇里溪村率先探索“联产到劳”,对社员超产奖励体现按劳分配重要原则,被称为广东“小岗村”。

1978年

中山开始受理港澳商人来料加工装配登记业务,中山纸箱厂成为中山首家接受“三来一补”的企业。

1979年

广东省第一次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现场会在中山县召开,在全省掀起向板芙学习取经的热潮。

1980年

中山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国内第一家中外合作酒店——中山温泉宾馆建成开业。

1983年

中山古镇开始出现以裕华灯饰实业公司为首的多家灯饰生产厂,被称为“中山的小温州”。

1984年

邓小平视察中山期间登上三乡罗三妹山,道出“不走回头路”名言。中山也在改革开放初的小试牛刀后,甩开膀子大胆创新。

1988年

中山升格为地级市。同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39.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被国家统计局列为全国第一批36个率先跨入小康水平的城市之一。

1990年

3月28日,在香港举办首届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此后每年举办,称“3·28经贸会”。

1997年

联合国将联合国人居奖颁给中山,是当年度唯一一个获奖的亚洲国家城市。

1999年

首届古镇灯博会盛大开幕,盛况空前,灯饰盛典就此打响头炮。

2008年

大洋电机上市,逐步成长为中国空调产业第二大供应商,是中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电机类产品出口免验企业。

2009年

中山市政府颁布实施《中山市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暂行规定》,在全国率先探索积分制破解“二元结构”难题,推动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市民化。

2012年

中共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将中山翠亨新区作为全省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合作平台之一写入党代会工作报告。

2016年

深中通道主体工程正式动工,未来中山、珠海、江门及粤西等地区通往深圳、粤东等地区的过江时间,将从目前2小时缩短为20分钟左右。

  • 上一篇:澳区政协委员和青年骨干到中山考察
  • 下一篇:焦兰生:隐患治理要“挺在前面”,风险管控要“想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