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尖端的基因研究到贴心的家庭医生服务,从急难险重的外科手术台到及时精准的卫生应急机制,医改3年,罗湖的变化令人赞叹。一个月前召开的深圳罗湖“双周发布”医疗专场上,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及6名医务工作者现场揭秘“罗湖医改为何引来多方点赞”。
一个月后,一位罗湖医院集团的“新成员”正式宣布加入集团“大家庭”,成为医改生力军。它便是罗湖斥资近12亿元兴建的罗湖区中医院(莲塘新院)。
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三年来,罗湖医改始终不忘初心,而这也正是罗湖区中医院的使命所在。其希望依托罗湖医院集团,实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总体目标,让居民在社康中心享受优质的中医就诊服务的同时得到养生康复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其还将发挥中医治未病、养生康复优势,以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为重点,构建以区中医院为龙头、以各社康中心为网点的全区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
“梧桐栖凤,妙手回春”。医改让罗湖医疗系统焕发新生,而罗湖区中医院更将成为深圳东部中医药事业的新龙头。立足罗湖,放眼深圳、香港,不难预见,一个全新的医疗服务高地正在崛起。
构建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携手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加盟的科学团队……7月27日,深圳罗湖“双周发布”举办中医院专场,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罗湖区中医院院长吴红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跃来向大家介绍了罗湖区中医院的最新进展和规划布局,揭秘中医院的“前世今生”。
斥资近12亿元兴建的罗湖区中医院(莲塘新院)将于2018年底投入使用,与黄贝康复分院、国贸名中医馆、田贝门诊及罗湖医院集团旗下28家社康中心,形成三级综合性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我们将用3—5年时间将罗湖区中医院打造成为医教研全面发展的新型三级甲等中医院。”吴红彦说。
积淀近60年▶▶ 这里走出了许多明星专家
“家住”闹市乐园路83号的罗湖区中医院,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附城医院,1991年正式更名为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
经过近60年的发展,罗湖区中医院现拥有康复分院、黄贝社康、田贝门诊部以及国贸名中医馆。康复分院以康复科而闻名,是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也是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和工伤保险康复定点机构。因其对脑卒中的治疗和康复、残疾人的康复,受到了周边居民的欢迎。旗下的体检科是罗湖区政府批准成立的唯一一家预防性的健康检查中心,许多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都在这里进行。
去年在罗湖召开的全国医联体会议上,来自全国400多家单位的1500余名专家和院长参观了黄贝社康,作为广东省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全国示范中医药社康中心,它是罗湖医院集团医改的一面旗帜。田贝门诊部是广东省首家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因首批宫颈疫苗接种而闻名。去年,由罗湖区委、区政府投资建设的国贸名中医馆正式开张,作为深圳市首家公立“名中医诊疗中心”,这里经常有名中医来坐诊。
“一个医院靠什么?除了硬件,主要要靠软件。软件的核心是什么?是团队,是领头人。”吴红彦介绍,罗湖区中医院一开始就秉承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战略,也因此培养了一批明星专家: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医师协会会长杨卓欣,广东省名中医曾庆明,广东省名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胡世平……正因如此,1998年罗湖区中医院成为深圳市第一家二级甲等中医院。
国家级和省市级青年文明号、省市级巾帼示范岗、市级和谐医患关系示范岗,在深圳市第三方患者满意度测评中连续三年获得公立医院第一名……这一系列的殊荣并没有让罗湖区中医院止步在舒适区。
2012年,区政府决定在梧桐山下的莲塘仙桐路16号启动罗湖区中医院新院建设,今年年底即将投入使用。“届时罗湖区的中医药事业将会形成以罗湖中医院莲塘总部为核心,黄贝康复分院、田贝门诊、国贸名中医馆辐射集团下28家健康社康服务中心,形成三级综合性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从而为广大辖区居民乃至深圳市的居民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吴红彦说。
携手上海中医药大学▶▶ 打造医教研全面发展的三甲中医院
如何建好一个新的中医院?罗湖区卫计局、医院集团多次进行调研论证,提出了要以罗湖医院集团为基础,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同时联合国内知名的中医药大学和流派团队打造一个崭新的中医院。
“我们提出利用3—5年时间打造一个医教研全面发展的新型三级甲等中医院。将来能够建立国医文化新高地,深圳东部中医药事业的新龙头,立足于罗湖,放眼深圳、香港,为广大的民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也树立起‘梧桐栖凤,妙手回春’的新形象。”吴红彦说。
以前医院没有条件建围墙,于是在2005年提出了“医院无围墙、爱心无止境”的服务理念。“现在我们的面积扩大了,我们仍然秉承这样的服务宗旨。” 吴红彦表示,在这种开放、专业的态度引导下,患者体验到一流的中医诊疗服务,感受到从“保疾病”向“保健康”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看到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各种建筑群,不再是一件难事。
6月9日,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论坛上,罗湖医院集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罗湖区中医院将建设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将尽全力建立罗湖·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平台,为罗湖全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进行指导与支持。
在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方面,双方将加大合作力度,将优势学科、潜力学科建成合作研究平台,努力在重大疾病、慢性疾病的防治方面形成紧密的合作研究,促进中医药研究成果的产出。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与指导,帮助罗湖区中医院建立一支高水平医教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提高学术水平。
让辖区老百姓“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是罗湖医改的目标,作为罗湖医院集团的成员之一,罗湖区中医院的发展也会从“保疾病”向“保健康”的医疗服务模式转换。中医的优势是什么?治未病、疑难杂症的治疗和康复。“今后我们会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以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为中心,构建以区中医院为龙头,辐射社康中心为网点的全区治未病诊疗服务体系。”吴红彦说。
去年开始,罗湖广聚人才,引进了大批的专家教授,在原有的学科基础上,重新打造了一支支明星团队。包括引进洛阳郭氏正骨流派传承人张卫红教授,携同他的专家团队等一批学科带头人组成新的骨科团队;康复科引入龚建华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组建罗湖区第二个小儿神经康复科;联合广东省名中医曾庆明教授以及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三名工程学科带头人朱飞奇博士,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疾病等等。
同时,罗湖引进了大批的中医药流派传承人,举行了新引进的8个流派传承基地的揭牌仪式,目前有一些专家已陆续来指导。
资源共享提高诊断水平▶▶ 加大基层中医专家工作室建设力度
进入医院看病的时候,最苦恼的是什么?排队挂号,排队缴费、排队出院……而这些烦恼在新中医院将不是问题。“我们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来打造一站式的服务,从挂号预约、诊间支付、双向转诊、床边结算等各方面来提高我们的流程和效率,减少排队时间。”吴红彦说。
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罗湖医院集团组建了16个资源及其管理中心,今后这些中心都会为罗湖区中医院在医学检验、放射影像、科教、质控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扶持。
“今后我们不仅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新中医院,同时还要建立一套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让辖区居民不仅在医院能够看到专家、享受到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治疗,在身边的社区也能看到知名的专家,甚至在家里也能享受到我们的服务。”吴红彦介绍,罗湖区中医院选择了一批“一看就会、一学就懂、一用就灵”的中医适宜技术来进行培训,在28家社康中心都进行了推广,有不少的患者已经可以自己进行操作。
此外,医院集团28家社康中心都开设了名中医工作室,现在建有17个,中医专科工作室45人,有1000多人次的中医专家到社康中心坐诊。今后罗湖将继续加大基层中医专家工作室建设的力度,争取让全国的著名专家也到社康去进行不定期的服务。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医养融合问题迫在眉睫,罗湖医院集团紧跟步伐。罗湖区中医院建立以后,将与养老院进一步探讨医养融合的新模式,研究制定医养融合中医康复服务标准,拓展社区养老服务范围。
鸟语花香的百草园、多彩的中庭广场、展翅欲飞的凤凰主题雕塑……罗湖区中医院通过打造中医文化特色工程、构建四季花开无围墙的花园式景观,让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全方位体验国医文化。
数读
罗湖区中医院和它的“小伙伴们”
1998年,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成为罗湖辖区内唯一一家医保AAA结算单位。
近年来获评国家级和省市级青年文明号各1个,省市级巾帼示范岗2个,市级和谐医患关系示范岗3个。
深圳市第三方患者满意度测评,在全市公立中医院中排名三年蝉联第一。
全新的罗湖区中医院斥资12个亿,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3521平方米,床位400张。
“新家”日均门诊急诊3500人次,年住院1.5万人次。
“新家”的明星学科众多,伤科以洛阳郭氏正骨流派传人张卫红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成立罗湖医院集团骨伤中心;
康复科以龚建华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同时引进上海中医药大学陈跃来博士、全国第一批中医传统学术流派郑氏针法传承人方晓丽教授;
老年病科以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省优秀专家、省名中医吴红彦教授,与广东省名中医曾庆明教授、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三名工程学科带头人朱飞奇博士联袂,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与康复、老年性痴呆等,逐步形成由医院集团与深圳市各相关医院组成的专科联盟。
目前,罗湖医院集团中有高级职称433人,博士55人,硕士176名,外籍医师2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20余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4名。有国家级技术准入资格的学科2个、国家级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1个、省市区级重点(特色)学科12个。
罗湖医院集团16个资源及管理中心为罗湖区中医院在医学检验、放射影像、科教质控等领域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
罗湖医院集团28家社康中心共开设名中医工作室17个,中医专科工作室45个,近1000人次中医专家到社康中心坐诊。
■对话
罗湖区中医院
是医改的践行者
记者:深圳的中医院众多,罗湖区中医院的核心优势在哪里?何以吸引患者前来就医?
吴红彦(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罗湖区中医院院长):我们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主要有:一是打造专科康复优势,涵盖有各个学科的专科团队,特别是针对肿瘤、妇科专病等慢病,以及老年痴呆、脑中风后遗症、儿科神经病变如脑瘫等,医院都会打造分门别类的专科康复团队;二是我们充分引进包括上海中医药大学在内的全国各地优势学科专家,他们将陆续进入医院,指导门诊治疗。我们会派出学科骨干到上述医院进修,目前已有3批人员分别前往北京、江苏、上海等地。通过这些努力,罗湖区中医院将会被打造成中医特色十分鲜明、以中医为主体的新型医院。
记者:全新的罗湖区中医院,如何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布局之中,未来在科研方面有何计划?
吴红彦:三级甲等中医院的基本要求就是教学、临床、科研齐头并进,罗湖区中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后,在科研方面会将“医、教、研”有机结合起来。目前我们的科研实力虽然还比较弱,但今后在发展中会不断强化科研,特别是临床科研水平,将成果应用到临床中来,服务于患者。
医院今后也会与国内其他高校,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等保持密切联系,不断交流,一同提升科研水平。我们不可能孤零零地自己成长,而是会参与到湾区中医药发展的行列中去。
记者:罗湖区中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是如何结缘的?后者的专家来罗湖区中医院看病的频次如何,老百姓能享受到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陈跃来(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这是双向的过程,上海中医药大学选择罗湖中医院有三个基本因素。一是罗湖医改以健康、基层为中心,观念上进行了从保疾病到保健康的转换,完全符合社会健康事业发展大趋势,罗湖区中医院充当了践行者的角色;二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契机下,凭借湾区深厚的中医药底蕴,而深圳又是湾区中心之一,正在加快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三是湾区作为我国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地区之一,上海中医药大学应为其健康事业发展作出贡献,而不是仅聚焦于长三角地区。
我们双方的战略协议目标之一就是在把罗湖区中医院建设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专家团队、优势技术以及人才队伍会进驻罗湖区中医院,为罗湖区老百姓提供切实的服务。框架协议当中最终合作的目标是要打造罗湖区中医院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为罗湖区老百姓提供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同质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记者:在人才培养方面,双方将如何具体合作?
陈跃来:双方的合作不仅仅是把上海的医疗力量或技术引进到罗湖区中医院,更重要的是为罗湖区中医院培养优质高水平人才队伍,最终让其达到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团队同等水平。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旨在为老百姓提供持续的医疗技术保障。上海的中医特色流派来到罗湖后,双方的学术交流也定将越来越紧密。
■链接
罗湖区中医院携手上海中医药大学
强强合作五步走
1.建立“罗湖·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平台”,为罗湖全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尤其是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进行指导与支持;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作为唯一的项目合作运作、推广机构。
2.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其直属附属医院对罗湖区中医院的学科建设、临床医疗水平提升、人才培养等提供支持。让深圳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上海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
3.通过3—5年共同努力,将罗湖区中医院打造为医、教、研协调发展、中医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较强的三级甲等中医院以及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4.加大学科及科学研究合作建设力度,将优势学科、潜力学科建成合作研究平台,努力在重大疾病、慢性病的防治方面形成紧密的合作研究,促进中医药研究成果的产出。
5.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与指导,帮助罗湖建一支高水平医教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提高学术水平。
采写:苏梓威 祁觊
摄影:鲁力
策划/统筹:吕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