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东新闻

佛山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迎“模拟考”

时间:2018-07-31

佛山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工作进入最后冲刺。7月26日至27日,针对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广东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对佛山开展实地检查,成为“国检”前的“模拟考”。考察内容为佛山在全面落实创建规划、全面达到创建标准、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制度设计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在27日的省检汇报座谈会上,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启宇等多名省检组成员对佛山示范区创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佛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邓灿荣表示,离“国检”还有半个月,佛山将按照省检组提出的意见要求,秉持“展位更高、行动更快、工作更细、结果更优”的原则,全力以赴迎接8月的“国检”。

会议还透露,在7月18日的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制度设计课题评审中,佛山取得了东部组第二的成绩。

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文化事业支出四年超600亿元

“示范区创建是一项民生工程,是佛山建设更具品质的文化导向型城市的重要抓手。”座谈会上,佛山市文广新局局长陈新文就示范区创建工作情况作了汇报。

自取得示范区创建资格以来,佛山着力强化全市统筹,将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写入佛山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和2016至201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全力推动更具品质的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同时,2015至2018年,佛山市文化事业支出共计602.08亿元,其中2017年支出增幅达到15.64%。

同时,佛山先后印发实施《佛山市文化升级两年行动计划(2015-2016年)》《“文化佛山”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强化项目实施,并打造了广东(佛山)非遗文化周暨秋色民俗文化活动、行通济、五十公里徒步等一批全民参与、叫好叫座的文化品牌活动系列亮点。

此外,佛山还坚持强化创新引领,例如在佛山市图书馆搭建“七个一”一站式学习平台、开展“六个一百”高素质文化人才培训等,形成了显著示范效应。

创建过程中,佛山认识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存在突出的短板和弱项,如文化阵地建设“社区强、园区弱”,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高等。为此,佛山以创建制度设计研究为抓手,着力破解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具体而言,佛山以佛山高新区(狮山镇)、中国陶谷和顺德区村级工业园(乐从沙边村)为试验田,直击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痛点,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以《佛山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为总领,以《关于加强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意见》等市、区相关政策为重要组成的“1+N”公共文化建设制度体系。

创建工作进入最后冲刺

“既要苦练内功,也要对外发力”

经过两天的走访考察,省检组成员对佛山示范区创建工作纷纷点赞。刘启宇表示,自从2015年取得创建资格以来,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目标明确,创建成果显著,针对中期验收的四个合格指标,佛山努力补齐短板,取得了一定成效。

8月,示范区创建即将迎来“国检”。“此次希望佛山示范区创建能够创广东纪录,拿到东部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此,他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佛山要统筹兼顾,加快推进均等化。“佛山公共文化建设格局比较典型,与全国、全省一样,也存在区域不平衡不均等的问题。接下来,三水、高明公共文化建设还有提升空间。”

其次,佛山要城乡兼备,尽早实现一体化。刘启宇建议,佛山在继续完善公共文化网络基础上,建立区、镇街、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的人财物联动机制,促进市、区级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镇街、村延伸。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联盟的创新作用,推动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共建共享。

同时,佛山要软硬兼施,着力提升有效性。刘启宇表示,佛山不仅仅要重视网络和设施的硬件建设,还要着力抓好服务活动的体制机制等软件建设。必须以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为重点,进一步深化通过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

此外,佛山要内外兼修,努力增强辐射力。他建议,示范区创建不仅要苦练内功,还要对外发力扩大影响,强化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创建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来源】南方+

【记者】王芃琹

【实习生】邝丹蓉

  • 上一篇:禅城南庄举行第四届“穿梭紫南”户外定向赛
  • 下一篇:顺德鳗鱼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