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东新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珠海打算这样干!

时间:2018-08-02

夏日时节,走进珠海市斗门区莲江村的十里莲江景区,满目是盛开的荷花和“调皮”的蜻蜓,点缀了游人一天的好心情。莲江村距今有250多年历史,近年来,来自周边都市的游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这里,也为这座岭南水乡传统古村注入了时代的气息。

变化不仅在莲江村,在其周边,石龙村、红星村、东安村等村庄村居外立面改造一新,闲置民居变身时尚民宿,农村环境持续提升,农民收入年年增长。以上述4个行政村为主体的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区为代表,珠海乡村的蝶变正越来越明显。

好消息持续传来,珠海市乡村振兴又有了新动向!

7月30日,《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方案提出,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立足市情农情,以斗门区为主战场,努力在乡村振兴征程上走在前列,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产业兴旺

到2022年建成4个农村电商产业园和孵化器

“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这是方案提出的重要目标。而实施农业创新驱动工程则是珠海迈向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一步。

方案提出,珠海将以广东省种业中心珠海分中心落户为契机,加快推进热带兰花(国际)种业研发中心、园艺作物引种繁育智能温室等重点项目建设。扶持农业种业研发和生产基地,重点支持建设十大种业研发基地和十大生产基地,引导基地实行企业化、基地化、标准化生产。到2022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

此外,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到2022年建成4个农村电商产业园和孵化器。加快补齐加工冷链物流短板,重点抓好白蕉现代农业产业园、洪湾现代化渔港等项目建设,到2022年农产品加工冷链设施基本满足配送需求。实施质量兴农工程,到2022年,省级农业名牌产品达到35个。

精致农业、精品农业和都市型特色生态农业,是近年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新模式。方案提出,将以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台湾农民创业园、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金湾都市农业示范区等为平台,统筹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到2019年,建设4个以特色水产、特色园艺水果作物、休闲农渔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斗门高端花卉苗木基地和供应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争取创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近年来,在全国农村地区,一批观光旅游、体验游乐的项目正在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方案也明确提出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康体养生、民宿经济、生态绿色循环农业、电子商务、田园综合体、文化创意、乡村共享经济等多种业态深度融合。

特别是在民宿领域,利用5年时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在全市重点打造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发展、利益联结紧密、配套服务完善、组织管理高效、示范作用明显的生态休闲农庄综合体和发展一批有档次的民宿。

环境美化

打造“一路一景、四季有花”的乡村景观

去年,珠海获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生态文明建设按下加速键,乡村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按照方案要求,珠海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方案提出,要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建立健全长效保洁管护机制。到2020年,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市全部村庄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全市60%以上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到2025年,全市100%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

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厕所革命等相关行动也将开展。从具体的目标上看,力争到2019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零填埋;2020年,实现自然村生活垃圾处置和分类体系全覆盖,以及全市村庄污水处理全覆盖,基本消除村庄黑臭水体,每个自然村按实际需求至少建设1个标准化公厕并落实管护责任,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0%。

在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的基础上,方案还提出,要探索推进湾长制、港长制、林长制、岛长制。通过构建田园生态系统,完善防护林网、农田林网、灌溉渠系等基础设施,恢复田间生物群落和生态链,实现农田生态循环,建设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环境优美的农业产业园。

“逐步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的花园乡村印象。”这是方案描绘的一幅未来乡村美景。力争到2020年,全市新增建成乡村绿化美化行政村47个;到2022年,基本建成村道有树、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家园。

为此,珠海将大力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因地制宜,打造“一路一景、四季有花”的各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路和慢行步道。全面开展乡村美丽庭院绿化美化,鼓励村民利用自有闲置地带,房前屋后、庭院内外、水体旁边、村庄周围见缝插针,种植果菜花等经济作物,形成小菜园、小果园,建设微田园。

在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禀赋优势的基础上,根据规划,珠海将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休闲旅游、生态宜居、文化创意等特色村镇。按3A景区标准提升宜业宜商宜居宜游环境。

文化繁华

建设一批社区体育公园打造“十分钟健身圈”

“以乡风文明为保障,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这是方案对农村发展文化事业的愿景。

按照部署,珠海将通过开展“白蕉海鲈”旅游文化节、三板水乡文化体验节、三灶传统文化节、万山“妈祖诞”、矶钓比赛等活动,传承发展提升乡村文明。同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育计划,保护传承鹤舞、水上婚嫁、装泥鱼、咸水歌等岭南特色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等乡土文化,办好民间“村晚”、民俗文化、传统体育活动。

要让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离不开基础设施等建设。按照计划,珠海拟推选有条件的乡村,依托现有的旧祠堂、空置厂房、闲置校舍、大会堂或文化活动中心,打造国学教育新平台、地方文化传承新载体、乡风民俗博物馆、村史馆和精神文明建设新阵地。

方案还提出,要充分利用各类公共服务场所,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文体活动场所。到2018年,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和省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实现全覆盖。同时,拓展全民健身活动,发展和扶持推广徒步、骑行、赛龙舟、舞龙舞狮等运动项目,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社区体育公园,打造“十分钟健身圈”,逐步实现群众健身活动常态化、生活化。

农村的教育事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方案提出,将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扩大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到2020年,每个镇(不含万山区所辖镇)至少建成2所以上规范化公办幼儿园;常住人口规模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至少举办1所规范化普惠性幼儿园。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则将精准补充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加大力度落实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流动的刚性约束机制;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

民生保障

解决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将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方案对民生领域的着墨颇多,并从基建提升、医疗保障、促进就业等多个方面予以了阐述。

完善城乡之间的交通连接是近年来珠海不断推动的重要工程。方案提出,接下来还将推动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同时加密主城区与乡村及村域之间的公交及微公交频次,解决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按照具体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新建、续建、改建农村公路97公里,改造低标准乡村道路24公里,新建村巷道97公里,养护修复农村道路328公里,所有自然村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硬化,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城乡交通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健康村镇建设也正在推进中。按照方案,珠海将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实施区镇村医疗服务一体化,在农村地区按照每千人口床位数为5张的规模加快规划布局和基础建设,每个行政村办好1个村卫生室,每个镇办好1所标准化建设的镇级卫生院。到2020年,完成所有行政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争取创建国家健康城市和广东健康城市健康村镇示范市。

在提升城乡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方面。方案提出,要对本市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鉴定补贴;对本市企业招用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本市户籍农村劳动力的,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将进城落户农村居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此外,按照计划,珠海还将实施城乡关爱工程。到2018年,全市医疗机构100%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全市每千名户籍老年人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至400元。

■关注

5年拟投入39亿元专项资金

乡村振兴战略涉及领域众多,如何保障其有效顺利实施?方案予以明晰,重点解决规划、人才、用地、投入等方面的问题。

乡村规划方面,方案提出统筹城镇与乡村融合发展,以乡村振兴规划为基础,推进城乡建设规划、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要求有关职能部门按照省要求制定三年专项行动方案,区统筹镇村完善村庄规划。

人才支撑方面,则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如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实施乡村人才集聚工程,积极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流动聚集,其中首次创业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实施青年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工程,包括参照师范生“上岗退费”政策,对扎根农村就业或服务农村时间达到3年的大专院校毕业生,经核准可退补大学学杂费。

用地保障方面,方案提出,用好用活农村拆旧复垦政策。加快推进农村旧厂房、旧城镇、旧村“三旧”改造工作,盘活闲置资源。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优先保障乡村振兴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家庭手工业、体验农业和创意农业等6类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项目用地需求使用省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予以保障。

资金投入方面,方案提出市区两级建立稳定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投入机制,每年市区两级投入7.82亿元,5年共投入39.1亿元。

■观察

把握市情农情高标准推进

精准发力关键环节重点领域

在7月30日召开的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珠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永航充分肯定全市“三农”发展取得的成绩。同时,他也提出,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市情农情,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确保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样板。

郭永航强调,要突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珠海全面实施、开花结果。同时,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市区镇村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强化投入保障,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

此次方案的出台,正是针对当前市情农情等方面作出相应部署,在高质量振兴、增强农民获得感、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社会力量方面,都予以了相当篇幅的展现。

同时,方案更注重了务实和可操作性,共提出5项重大规划、40项重点任务、7项政策文件等具体抓手,尽可能量化目标或标准、明确时间要求、强化政策保障,确保看到方案能推进落实。

此外,珠海的特色也在方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针对珠海市乡村普遍房子较差,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情况,提出要强化农村住房规划管理,规范乡村建筑风貌。对于农业生产模式比较粗放、产业链短,特别是水产品加工业滞后等情况,则提出加快补上加工冷链物流短板,重点抓好白蕉现代农业园、洪湾现代化渔港等项目建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等。

■目标任务

到2020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8万元

到2022年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到2027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超4.35万元。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

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珠海成为城乡共美之城

●南方日报记者:董谦君

摄影:关铭荣

  • 上一篇:金湾的小目标:力争2020年人均GDP位居珠海前列
  • 下一篇:港澳企业谈税改:这是横琴招商引资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