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东新闻

新会区委全会:建设展示江门改革开放成就的窗口

时间:2018-08-07

    “以‘一枢纽两新城三园区’为依托,全面开启我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征程,倾力建设展示江门改革开放成就的‘新会窗口’。”8月2日,中国共产党江门市新会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区委书记文彦代表区委常委会作讲话,明确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当前,新会正面临“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等多重叠加的历史机遇,一股蓄势待发的力量正在葵乡大地深刻酝酿。全会提出,要紧扣“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两个重要窗口”,立足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和全市“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新格局,以“一二三四”工作思路为主线,努力开辟新形势下具有新会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银洲湖畔,万吨巨轮出坞。杨兴乐 摄

    全会深入分析新会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传达出新会积极谋求发展的多个信号。

    信号1

    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居安思危善于破局

    “面对同样的区域环境、政策环境,鹤山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和我们同样的指标、资金、政策等种种难题,但鹤山的党员干部没有强调客观困难,而是以创新的发展思路、创新的工作方法破解了各种难题,抓住了发展机遇,实现了快速突破。”近期,新会组织干部去鹤山参观学习,文彦在会上说,两相对比,“兄弟市(区)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令人震撼。”

    实际上,去年以来,文彦多次在重要会议场合都曾以鹤山为学习对象,鼓舞新会的干部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尤其是新会倾力打造的“三大万亩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平台,目前正处于招商引资关键时期,“鹤山工业城在短短3年时间内成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园区配套非常完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这为我区的园区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面临多重发展机遇,“怎么做”是不少新会干部心中的困惑,对标学习鹤山,新会力争取长补短。“我们选择这些参观点,目的就是针对当前我区一些重点难点工作,引导大家学习借鉴鹤山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寻求突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彦举例说,“鹤山沙坪河整治工程与北控水务集团开展PPP合作,充分利用资本优势和专业优势,不仅打造了治理黑臭水体和实施河长制的样本,而且大大提升了城市宜居品质,拉开了鹤山城区向西江沿线发展的序幕,为我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参考。鹤山文化中心以土地换场馆的模式,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建成了目前全市功能最集中、设施最齐全的文化综合体,为我们创新城市运营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G325改线工程推动鹤山城区往东拓展1至2公里,成倍扩大城区面积,这对我区国道G240等交通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我们也要谋划借助交通建设的东风,拓展城市空间,改善城乡面貌,提升城市品质。”

    “我们的工作是否能有鹤山这样的速度和质量?我们的干部是否能够上下齐心、共同担当?是否有这种开拓创新的智慧和敢于变革的勇气?是否有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和善于破局的本领?”文彦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落地,珠三角各地区之间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形势倒逼着新会主动思考,谋划进步。“这是决定新会在江门能否保持优势、继续领先,在珠三角能否厚积薄发、实现突围的关键。”

    8月2日上午,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召开前,新会还开展了第五次“两看两比”活动,与会人员现场参观各镇(街、区)的新项目或增资扩产项目,通过“看”和“比”,在全区形成讲发展、重推进的争先氛围,持续掀起该区项目建设的新热潮。

    信号2

    强化一站一港支撑,打响珠西枢纽品牌

    近期,江湛铁路正式通车,未来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中开高速的建成和崖门万吨级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新会与港澳、深圳等城市的陆海连接将更加紧密,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要致富,先修路!要发展,更要先修路!新会提出,下一步,要立足珠西枢纽定位,全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枢纽优势,打响枢纽品牌。

    今年来,新会抢抓“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围绕“一大枢纽、三大路网”,强力推动大交通建设,一批重要交通项目进入建设关键期,5年拟投入超450亿元建设湾区交通。

    新会提出,全面落实“大交通”发展战略,以江门站为依托,加快轨道线路、高速公路、快速干线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的枢纽型综合交通体系,为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提供支撑。

    轨道交通方面,新会积极推动深湛铁路深江段建设,积极谋划江肇、南深、江珠澳等高铁规划选线,扎实做好江恩城轨、广佛江珠城际前期工作,加快形成贯穿粤港澳大湾区东西部的黄金轨道线路,着力打造具有始发功能的国家铁路网区域枢纽。

    高速公路方面,新会着力构建“三纵”(银洲湖、江珠、新台)“四横”(沿海、中开、中江、斗恩)高速公路网,通过骨干交通设施建设,对内提升银洲湖核心区通行能力,对外加强与中山、珠海等周边城市的互联对接,进一步融入珠三角核心区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快速干线方面,新会力促江门大道、滨海旅游公路、国道G240新会段、大圣线等工程加快建设,完善连接港珠澳大桥、江门站、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的公路网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需求。

    陆路四通八达,新会的航道也要重振“通江达海”。

    新会港是国家一类货运口岸,崖门出海航道是珠江水系最优良的出海航道之一,具有发展江海联运和近洋运输的突出优势。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新会的陆海联运优势弱化。

    广东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推动陆海内外联动,率先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江门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参与粤港澳世界级港口群建设,这就要求新会必须发挥港口、航道优势,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新会提出,要加大区域港口整合力度,梳理双水、崖门、古井港口资源,组建利用率更高和竞争力更强的银洲湖新会港片区,同时加强与江门港、高栏港等港口合作,共同构建大湾区西翼港口枢纽。

    同时,要加快崖门万吨级航道、新会港三期、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项目建设,完善港口码头、通关服务、保税物流等服务,将新会港建设成为珠江西岸重要货运枢纽。新会还将积极推进港口码头与江门站对接,打造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连接国际国内的海陆联运通道,为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开拓新的路径。

    依托江门站和新会港,打造以“一站、一港”为支撑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新会为联通世界做好了准备。未来,毗邻广佛,新会将融入1小时广佛都市生活圈,同时成为广州、深圳联通阳江、茂名、湛江等粤西地区的交通重要节点,承担起大湾区承东启西、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的西翼核心重任。

    信号3

    全力建设两大新城,打造湾区西翼门户

    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大广海湾经济区中,新会临江滨海,腹地纵深广阔,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不久的将来,新会将打造两大新城,住在新城区还是住到海边去,新会人将面临“幸福的烦恼”。

    新会提出,要以珠西枢纽新城和银湖湾滨海新城“两个新城”为载体,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努力成为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和全市“三区并进”中的新增长极。

    围绕“珠西中央活动区城市客厅”“江门南部公共中心”定位,新会着力打造面向珠三角、辐射粤西的现代化高品质都市新区,珠西枢纽新城将力争成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中的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按照规划,新会将配套建设好珠西金融商务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和城市景观,同时,借鉴鹤山模式,加快推进南湖公园项目,谋划建设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对于市民来说,未来的新会将更加都市化,消费和娱乐将更多地留在新会城区。

    未来的珠西枢纽新城,将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物流、电子商务、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引进区域总部、功能型总部以及成长型总部企业,着力打造产城融合的总部经济新高地。这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落户新会将迎来一个回报可观的快速成长期。

    另一个新城——银湖湾滨海新城也正从蓝图走向现实。摊开地图,它位于“一核一带一区”中沿海经济带承东启西的关键位置,而且是“三区并进”中大广海湾区的先导区,新会决心集聚优势资源,创新发展方式,加强对接合作,全力打造“湾区明珠”。

    新会提出,有序开发“湾区明珠”。按照“规划引领、交通先行、资源管控、项目先导、产城融合”的思路,新会将先做好新城整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同时,推动一批先导型重点项目落地,科学布局休闲度假、教育科创、海洋科技等高端产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和宜游宜居宜业国际化滨海新城。

    与招商引资和吸引人才落户相关,新会提出“湾区明珠”要加强与港澳地区合作,吸引港澳及国际资源集聚,探索园区共建、“飞地经济”等新型开发模式,承担大广海湾的服务核心功能,力争成为大广海湾经济区破局的先行者。

    信号4

    高标准建万亩园区,力促产城融合发展

    “一个完成是产业规划、环评、安评、项目临时用水、用电等基础工作要全部完成;两个动工是园区确保今年有一条新的道路要动工,有一个以上的项目落地,动工建设。”6月25日,新会区召开万亩园区建设推进会,新会区区长梁明建要求各级各部门和园区方面再发力,年底前完成“三个一”(一个完成,两个动工),全力推动园区建设和精准招商再提速、再加快,取得新突破。

    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强调,要以建设全省一流园区为目标,加快五大万亩园区建设。为此,新会提出要高标准建设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深江产业园、珠西新材料集聚区三个万亩园区,加快形成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协调错位发展的新态势,努力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撑。

    2017年12月28日,美丽的银州湖畔,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管委会正式揭牌,首期投资1.5亿元的冢田正川科技项目已正式动工。目前,新会各大万亩园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搭建不断完善,规划编制和产业定位逐渐明朗,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推进……

    五大万亩园区,为江门承接大湾区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新会倾力建设区域内的三大万亩园区,对标省一流园区,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目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力促产城融合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平台。

    2018年,是江门市“招商引资突破年”。招商引资是新会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新会争当全市做大总量、提高发展质量主力军的关键支撑,是落实“三个千亿计划”、增强新会发展后劲的源头活水,是完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三大万亩园区的招商引资更是重中之重,不容马虎。

    新会紧盯招商引资突破年各项工作任务,围绕各园区主导产业,狠抓精准招商,加快形成结构高端化、发展集聚化的高质量园区产业体系。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积极与香港、澳门沟通,探索共同规划、合作开发、利益共享等合作新机制,打造新港澳深度合作平台。深江产业园大泽园区要重点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推动唯是晶圆等项目尽快落地;司前园区要力促航空智能装备、新材料科技等技术实现入园转化,打造智能电气、智能装备等高端装备产业集聚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要强化产业配套支撑,发挥产业招商优势,建设国内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目前,新会各大万亩园区均设置了300平方米的招商中心,并配备展示大厅、宣传手册等。8月底,新会将再赴深圳召开招商会,力促招商引资在招商体制、招商手段、载体平台、营商环境、项目引进和落地等方面取得“五个突破”。

    信号5

    完善创新创业体系提升新会制造含金量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正转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新会因势利导,着眼于优化制度环境,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目前,新会以启超大道和今洲路为主轴的创新走廊,已布局中集智库、中科创新广场等一批创新载体。新会提出,下一步将不断完善从要素集聚、技术开发、企业孵化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大力培育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将产业发展动力转换到创新驱动上来。

    如何全面提高“新会制造”含金量?新会提出,要加快形成大健康产业链条,充分发挥无限极、中科院生物医药装备项目和2个世界级生物医药创新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一批科研成果尽早转化。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依托通用航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小船舶基地等,大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领域集聚发展一批创新型企业。

    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新体系,新会定下创新驱动“八大举措”53项指标任务,加快落实。同时,加强科技扶持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9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40个,确保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存量超130家。

    目前,新会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深入实施企业梯队培育计划,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对新会来说,重点培育“334+N”产业体系,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才能为新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数读

    新会上半年经济成绩单

    上半年,新会全区实现GDP330.8亿元,同比增长9.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5.4亿元增长1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7亿元增长8.4%

    固定资产投资157.4亿元增长18.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6亿元增长11.8%

    五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排名江门市第一,四项指标增速也是全市第一。

    ■名词解释

    “一二三四”工作思路

    即“一枢纽两新城三园区四创新”。“一枢纽”是指珠西综合交通枢纽;“两新城”是指珠西枢纽新城和银湖湾滨海新城;“三园区”是指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深江产业园、珠西新材料集聚区3个万亩园区;“四创新”是指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新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模式。

    “334+N”产业体系

    即发展大健康、新材料、纸及纸制品三大主导产业,壮大轨道交通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零部件三大装备制造产业,优化提升古典家具、新会陈皮、小冈香、五金不锈钢四大传统特色产业,培育N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 上一篇:邑大学子调研仓东,打造“五邑侨乡寻根协助平台”
  • 下一篇:江门蓬江绘出示范城市展示窗“施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