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10月19日电(记者 王丰)从香港新界向北望去,不远处矗立着一堵闪闪发亮的摩天大楼之墙,各式楼顶连接,勾画出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
这里是中国最年轻的一线城市深圳,也是摩天大楼“生长”最快的地方之一,从“小渔村”到满城摩天大楼用了不到40年的时间。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目前建成与封顶超过200米的建筑超过100栋,其中超过300米的建筑有10多栋,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70多岁的中建三局老职工王毓刚,至今仍清晰记得1982年第一次来深圳的感受:“那时深圳就像个小渔村,一眼望到头,到处是荒草滩和鱼塘,人们住的是茅草屋,走的是沙土路。”
深圳的城市规划者们似乎一开始就想把深圳打造成一座“摩天大楼之城”。 1980年,深圳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仅仅两年后,这里的第一座地标性建筑——国贸大厦就瞄准了当时内地第一高楼,楼高160米。
“那时的香港已经是高楼林立、经济发达,大家都希望把深圳建设成香港的样子。”时任深圳国贸大厦工地主任、施工指挥王毓刚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成为当时最响亮的口号。
1985年国贸大厦建成,“三天一层楼”的施工速度曾令人震惊。自此,“深圳速度”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几十年来,深圳建筑地标的“高度”不断刷新。
1996年,深圳地王大厦建成,楼高383.5米,成为当时的亚洲第一高楼;2011年,441.8米高的京基100大厦落成;2015年,近600米高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封顶。
摩天大楼改变着城市的天际线,同时也改变着城市的格局和精神面貌。深圳的城市中心和城市气质也越来越多元化。
对于国贸大厦,很多深圳人早年的记忆就是其49层的旋转餐厅。从全景玻璃窗望向远处,可俯瞰香港。到旋转餐厅看城市风景,是很多市民的一大乐趣。
地王大厦建成时,其周边聚集了平安银行大厦、小平画像广场、大剧院、老证券交易所以及各种写字楼,涵盖当时全市大部分的银行、保险和证券机构。地王大厦成为上世纪90年代深圳经济快速崛起的标志。
2011年,京基100大厦落成后,深圳的摩天建筑开始“会说话”。
“×××生日快乐”“×××嫁给我吧”,在京基100大厦的外墙看到这些表白话语,深圳人已习以为常。京基100大厦的外墙成为建筑、城市与人的新型表达方式。
从“小渔村”到如今的现代化都市,深圳摩天大楼的“生长”速度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发展速度。从160米高到380多米高,用了10年时间;而从440多米高到近600米高,只用了5年。
来自世界高层建筑与城市人委员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共有144座超过200米的新建摩天大楼,中国共有76座,占总数的53%。而深圳连续第二年成为世界上建成高层建筑最多的城市,共建成12座超过200米的摩天大楼。
“相对于北上广三个一线城市,深圳的土地面积狭小,人口众多,所以建高楼,追求单位面积的高产出。”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介绍,人多地少是深圳高楼遍地开花的原因之一。
深圳的地理位置优势显著,临海而又靠近香港。纵横交错的地铁线路和刚刚开通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让其优势更加凸显。大批来自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投资创业者纷纷涌入,建立自己的工厂和企业。
如今,近30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设立总部,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小型企业入驻深圳,这里俨然成为中国的科技和金融的重镇。
“‘向上寻找空间’仍是深圳未来发展的方向,这里的摩天大楼高度、数量可能会有新的突破,摩天大楼已经写进了这座城市的基因里。”郭万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