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烈东小学学生在上课。
学前、中小学学位需求量连续增长,学位不足和优质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广受关注。由广州市政协、广州日报社和广州广播电视台共同创办的“有事好商量——广州市政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第九期日前推出,专题聚焦扩大基础教育学位供给,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有学位是解决公平问题,有优质学位是解决质量问题。”市政协教科委副主任江东表示,公平和质量问题一直是政协委员关注教育的两大问题。市教育局副局长林洽生透露,广州正在从规划、建设、财政投入等方面着手全力增加学位供给,预计到2020年,可增加约18.75万个中小学学位、17.53万个幼儿园学位。
焦点一:
学位需求大增 广州准备好了吗?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广州市新生儿出生率大幅增长。从2013年放开二孩至今,根据广州市统计年鉴,户籍人口出生数量增幅接近一倍。与此同时,随着广州城市建设不断发展,来穗人员持续增长,随迁子女就读人数每年以约2万人的速度递增,也给广州市学位供给带来不小的压力。面对大量增加的学位需求,广州的学校做好准备了吗?带着“学位”问题,市政协委员深入开展调研,实地考察调研中小学校。
市政协委员陈克表示,应该不断完善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比如幼儿园建设标准、公办幼儿园规划布局、公办教师编制等,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更好地缓解需求。
市政协委员贺惠芬表示,在完善公办幼儿园的同时,还可以大力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鼓励多种形式办学,鼓励本地有办学影响力和规模的优秀教育集团参与全市幼儿园规划;探索在企业园区开办幼儿园和托儿所,推动微小型幼儿园规范化发展,创建办学灵活形式,方便学龄儿童就近入学。
市教育局副局长林洽生表示,广州市非常重视满足“二孩”来临的学位需求,从规划、建设、财政投入等方面着手全力增加学位供给,如正在实施的中小学校三年提升计划、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微小型幼儿园试点等。预计可以新增18.75万个中小学学位和17.53万个幼儿园学位,可解燃眉之急。还在考虑出台政策,提高住宅小区学位的配备标准。
除了二孩政策的影响,广州作为一座包容的城市,吸引着大量的外地人来穗工作生活,而他们的随迁子女也是庞大的群体。据统计,2017年末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校生人数达到62.84万人,约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46.77%。
焦点二:实施中小学校三年提升计划增加学位
林洽生介绍,广州实施中小学校三年提升计划,到2018年10月,已新增学位约11万个。通过采取一区一策形式,加大幼儿园学位供给。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完善相关政策,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同时,积极会同国土规划部门推动教育设施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如何推进基础教育学位供给成为政协委员关注的问题。“政府要提前布局,要做好规划,满足需要。”市政协委员蔡马表示。而陈克则建议广州市把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科学预测基础教育设施发展规模,合理优化教育设施空间布局。
林洽生表示,广州市有明确的教育设施整体规划,包括从学期到高中各个学段。目前规划成果已纳入到全市“多规合一”平台。在编制过程中,注重充分衔接上位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创新了特大城市教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如何多途径确保学位供给,也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关注。蔡马建议,可以鼓励学校改造升级,扩充教学楼和教室,对已有教育资源进行改造,增加学位。3年提升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础教育设施供给侧结构性短板的不足,但是从长远发展,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法规,让3年的提升变为可持续发展。
天河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建辉介绍了天河区的经验,天河区近年通过增量和提质来扩大优质高中学位。在天河东部、北部高标准、高要求建设执信中学天河校区等5所优质中学,增加约2万个优质高中学位。同时将示范性普通高中校区搬离中心城区,腾出空间增加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
焦点三:以强带弱突破教育资源不平衡困局
优质学位的关键是师资,师资强,学校强;学校强,教育才强。作为执信中学的优秀教师,黄培杰6年前到从化六中支教,并担任校长助理一职。黄培杰和执信的同事们将从化六中发展成为孕育优质老师的平台,而从化六中因为得到执信中学的帮扶,办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社会声誉,学生们受益匪浅。
名校辐射是扩大优质学位的一条重要途径。近两年,广州大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全市均衡配置。制定了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外围城区辐射延伸工作方案,通过建设新校区、委托管理、品牌输出、合作帮扶等多种途径,目前,每个区都有市属优质学校入驻。
陈克表示,希望能进一步推行像岗位流动、校际交流等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发挥名校名师的辐射作用。让更多的学校有机会成为广州好学校,也让家长们不再为优质学位焦虑发愁。陈克表示,名师出高徒,教育发展到今天,办学从“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教师重任在肩。首要任务应该从机制上保障师资的有效供给,拓宽师资流动渠道。贺惠芬建议,营造教师成长生态环境。既要完善教师激励机制也要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吸引优秀人才积极投身教书育人队伍,稳定和激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林洽生表示,广州制定《广州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试行)》,引进基础教育名校长、名教师42名。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全市共1424名教师成为教育专家、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对象,770名参加卓越中小学校长培养工程,840名参加从化、增城等七区促进工程,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程。如番禺区实施“填谷造峰”工程,通过区内20所优质学校与20所相对薄弱学校两两结对,注重品质提升和薄弱改造,充分发挥名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蔡马则表示,不仅要引进来,更要注重“内培”,要完善教师的培养制度,内外结合,才能保证优秀教师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优质教育辐射发展,让资源丰富、优质的学校以强带弱,突破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的困局,加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向外围城区和农村地区辐射带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