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题:从“污水靠蒸发”到“清水绕人家”——我国多地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
新华社记者
农村生活污水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记者最近在黑龙江、河北、湖北、广东采访发现,当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现从“污水靠蒸发”向污水变清水、清水带“红利”的局面发展。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邯郸市峰峰矿区位于河北省南部,既是老工矿区、又是一级水源保护地,当地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
峰峰矿区环保局局长张清强说,峰峰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平原,当地利用高差环境为污水处理提供动力,运用三级处理方法提升水质:综合采用生物、生态处理工程技术,通过化粪池、格栅调节池等工艺模块对污水进行一级处理;通过地下三格式兼氧—厌氧处理单元实现污水二级处理;再利用生态湿地、生态截污渠等措施,通过模拟自然湿地,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系统对污水进行三级处理。
广东省东莞麻涌镇,翠绿的蕉林、静谧的河水、嬉戏的鹭鸟,一派南国风光。然而,多年前,这里因引进化工、电镀等产业,加上禽畜养殖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导致河道水体黑臭。
麻涌镇委副书记陈文龙说,当地没有使用传统的清淤-晾晒-焚烧的做法,而是将挖出来的淤泥堆在两岸形成滩涂,再种上对污染物吸收能力强、根系发达的植物,以固化淤泥,净化水质。“我们实现了就地生态修复,有时从上游进来的水是五类,经水体修复后变成四类了。”
记者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海浪镇盘岭村了解到,当地引进韩国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形成的永久自然生态链,经过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实现生活污水自然脱臭、净化,排放标准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
盘岭村党支部书记关强介绍,这一系统日处理污水3000吨,第一期已有20户村民对接这个系统,今年全村都将接入这个系统,全部污水都将得到有效处理。
长效运行 久久为功
青草依依,鱼游水中,水池畔小木屋里机器不分昼夜地运转……这是邯郸市峰峰矿区大潘村一座湿地游园式污水处理站的一角。整个村子的生活污水被抽取进污水收集池,经过几道工艺处理,流入到木屋另一侧的出水池。
为实现污水处理机制健康长效运行,峰峰矿区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主力、群众主体的三级运维管理体系,通过“引入+培育”的方式,实现农户自我运维管理,并通过建立运行考核评价机制和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确保处理系统高标准运行。
湖北省安陆市则按照“建设好、管理好、保障好”的思路,抓好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安陆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黄乐平说,要做好乡镇生活污水项目从建设期转入运维期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社会资本、项目公司和运维团队及时到位,建立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绩效考核机制,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稳定运行,严格达标排放。
他表示,要探索完善“政府支持,社会参入,使用者付费”资金筹措与分担机制,缓解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后续运维费用压力,为污水处理项目运行和维护提供良好保障。
水清山秀 红利滚滚
峰峰矿区大潘村党支部书记王新海说,污水处理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变,目前,经过处理过的污水已经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态养殖,为村民节省了不少成本。
“没有政府大力整治环境做铺垫,我也做不了旅游伴手礼的生意。”麻涌镇大盛村村民钟叶枝说。
钟叶枝原本是码头的电工,每月工资约6000元。听到华阳湖片区整治的消息,他觉得这里的旅游业一定会火,于是搞起了环湖绿道自行车租赁,开起了100平方米的“水乡手礼”手信店,2018年营业额超过100万元。
环境品质的提升,逐步吸引了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麻涌镇先后吸引了京东、云南城投等19个总投资538亿元的项目落户。2017年全镇生产总值220亿元,比2013年增长50%;税收总额40.5亿元,比2013年增长53%。(采写记者:白明山、黄浩苑、吴植、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