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东新闻

【湾区大咖谈】刘洪一:让大湾区高校成为扩大青年交流的主导者

时间:2019-05-14

新华网深圳5月14日电(王航帆 吴梦帆 孙倩文)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建设战略的提出,为广大青年特别是港澳青年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共担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平台、机制与机会。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高校是青年人才汇集的殿堂,粤港澳青年的文化交流有赖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合作,应建立湾区高校交流合作机制,如学分互认、师生互访、远程教育资源共享、专业及研究机构联合共建等,让湾区高校成为扩大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交流合作的主导者和支持者。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新华网 吴梦帆 摄

为粤港澳青年搭建更多平台

从政府层面考虑,应该从哪些方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相互融合与合作?刘洪一建议,政府为粤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文化交流搭建更多的共享平台,并对粤港澳青年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本支持。

“湾区内部必须坚持由市场主导并驱动的社会流动模式,确保互相开放、双向流动、减少壁垒、促进资源共享,这意味着必须推进观念革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刘洪一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司法管辖区,实行各有特色的法律和制度,成长于特殊的环境之下。只有彻底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服务湾区人的根本宗旨,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原则,在国家发展和大湾区建设的大格局下审视既有的法律制度,才可能摆脱制度和法律的藩篱,闯出改革开放的新路。

既要传承传统,又要塑造湾区人文精神

文化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目标之一,也是湾区青年工作的关键。刘洪一认为,大湾区文化建设既要“传承传统文化”,又要“深化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有序推进市场开放”,还要“塑造湾区人文精神”。比如要创造文化交流的多样化平台,建立包括围棋比赛、游戏大赛、创业比赛、美食欣赏等活动的大湾区联盟,为大湾区青年发挥聪明才智、交流兴趣爱好提供必要的支持。

刘洪一建议,以大湾区内一批具有特色优势城镇为文化基地,利用梦工厂、创业城等青年聚集的特点,创设符合青年口味的生活区和特色小镇,由大湾区青年参与特色小镇的空间规划、设施设计和公共治理,招募湾区青年担任“镇长”参与治理实践,形成一批以青年为主题的创新特色小镇。

湾区城市融合要靠体制机制创新

青年的交流与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内容。刘洪一建议,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融合、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有赖于体制机制的强化和创新。

刘洪一表示,在体制机制方面要先做减法,消除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流动融通的阻隔,诸如在出入境方面,对两地两检或者一地两检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信息共享、数据联通、分工配合的单边检验模式,出入境与海关等部门合作或者合并作业,减少查验环节。在此基础上,要针对大湾区青年合作交流的需要,创设便利措施,如授权大湾区高校对参与交流的青年团体预先查验、设立专用查验窗口;港澳可以探索居民身份之外更为灵活的居留制度,满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的居留需要。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拓展了湾区青年发展的地理和制度空间,而湾区建设对人才的培养和需求,既会为青年供给更为优质的成长资源,也为青年提供更为多样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与环境。”刘洪一说,湾区青年迎来了更有作为的新时代、新征程。

  • 上一篇:广州惠爱医院建代谢门诊关注精神病人躯体健康
  • 下一篇:广州亚洲美食节:走进珠江啤酒,寻获广州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