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题:改革开放再出发 广东要办这些事
新华社记者刘红霞
地区生产总值自1989年起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外贸进出口总额自1986年起连续33年居全国首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自1991年起连续28年居全国首位……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实现历史性跨越。
3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傅华,广东省副省长张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与中外媒体畅谈广东高质量发展。
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傅华,广东省副省长张虎介绍广东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 潘旭 摄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
改革开放再出发,广东发展的“牛鼻子”在哪?马兴瑞给出答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的‘纲’,举全省之力推进建设。”他说,广东将重点在推动规则衔接等方面下功夫。
打造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定位之一。他表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澳门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又有着联系葡语国家的纽带作用;广东是制造大省、外经外贸大省。“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粤港澳大湾区能够起到很大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经济意义上的世界级城市群,还要打造人文湾区。
“岭南文化是我们三地共同的底色、共同的财富,我们要以岭南文化为纽带、为桥梁,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傅华说,充分利用三地优质丰富的文化资源,面向新时代,打造湾区的文化精品。三地还要共同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湾区故事,做好文化的传播。
在开放创新中谋发展促合作
创新是第一动力。从四个“接近90%”,或许可以感知广东企业的创新活力:研发投入接近90%来源于企业;研发人员接近90%来源于企业;研发机构数大约有90%来源于企业;发明专利接近90%来源于企业。
“从长远和当前发展来看,我们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马兴瑞说,“当然,我们并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
马兴瑞表示,在科技创新方面,广东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目前引进了一批院士专家团队、创新创业团队,鼓励企业在全球配置科技资源。与此同时,注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交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重中之重。广东技术合同交易量很大,金额已突破一千亿元。”
科技创新,也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插上了“翅膀”。
张虎介绍,广东把建设“数字政府”作为重要改革,提出包括“粤省事”在内的一系列创新举措。目前,在民生服务方面,“粤省事”平台已经实现630项高频民生事项的指尖办理,其中,86%的事项实现“零跑动”,大大节约了群众办事成本。
补区域协调和城乡协调两大短板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广东,软肋在哪儿?马兴瑞坦言,广东最大的两个短板,一个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一个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
“目前粤东、粤西、粤北面积占全省的70%,但是GDP只占20%,珠三角占80%,这些问题是历史形成的。”他说,“我们城乡发展的差距仍然较大,城乡收入比现在是1:2.58。这两大问题都是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
如何补短板?马兴瑞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核”指珠三角核心区,“一带”指沿海经济带,“一区”指北部生态发展区。同时,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支持,重点推进珠三角到粤东、粤西、粤北的高快速通道建设,包括时速350公里的高铁。
他还表示,将推动省实验室等科技资源向粤东、粤西、粤北倾斜,同时支持这些地区发展基本公共服务。
在城乡发展方面,马兴瑞说,广东省财政计划十年投入1600亿元,力求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用好耕地占补平衡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把交易指标的收益返还作为乡村振兴的筹集资金。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拆旧复垦。
同时,广东将大力推进产业振兴,并下大力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我们对此充满信心,三年应该会有比较大的变化,五年会有显著成效,十年实现根本改变。”马兴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