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课本里的《核舟记》对微雕技术的描述让人印象深刻。如今,在广州也可以看到用现实中的“核舟”。 新华网 伍嘉炜 摄
摆件、挂件、珠串……走进广州市海珠区南华东路758号的榄雕体验馆里,形式多样的榄雕作品让人目不暇接。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榄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曾昭鸿与曾宪鹏父子的作品。新华网 伍嘉炜 摄
榄核个头微小,在雕刻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差错。每一个榄雕作品都倾注了榄雕艺术家的心血。新华网 伍嘉炜 摄
今年64岁的曾昭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核雕(广州榄雕)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从1972年始,便开始拜师学习榄雕技艺。新华网发 (陈雪莹 摄)
《中华世纪龙》是一艘两进四层楼阁的龙船,长19厘米,船上约200多个人物神态各异,12扇如米粒大小的窗户开合自如,楼阁屋檐上的灯笼迎风飘遥……曾昭鸿介绍,这是他用独创的镶嵌技艺、花了近4年时间、用200多颗乌榄核镶嵌后再创作的得意之作。新华网 伍嘉炜 摄
这是曾昭鸿日常使用的雕刻工具,最底下的平口刀已经“上岗”40多年了,刀头被磨损了一半。“父亲已经把这把刀送给了我。”曾宪鹏说。新华网 伍嘉炜 摄
这把用了40多年的“传家刀”见证了这对榄雕“父子兵”手艺传承和创新合作。新华网 记者 卢鉴 摄
曾宪鹏,广州榄雕市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自2002年跟随父亲学习榄雕技艺已经17年。“在爸爸身上,我学到了榄雕的技艺,以及设计理念。” 曾宪鹏说。新华网发 (陈雪莹 摄)
《郑和宝船》是曾宪鹏与父亲共同创作的第一件作品。新华网 伍嘉炜 摄
曾昭鸿的无名指(左)由于长期作为雕刻的受力的支点,如今关节处的骨头已经凹陷。而曾宪鹏(右)同一位置处也开始变得红肿。新华网 伍嘉炜 摄
“守艺路上,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让更多人来认知榄雕,投身去学习榄雕工艺。”曾宪鹏说,榄雕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如今濒临失传,他们正在想办法培养更多的人才,让这门技术传承下去。新华网发(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