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村干部共商乡村振兴之策 李雄鹰 摄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公元819年,唐代著名诗人、古文家、政治家韩愈被贬到百越蛮夷之地的潮州。1200年后,当初的蛮夷之地已成为粤东名城,处处充满历史人文气息。
潮州在广东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并不显赫,经济总量不大。但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中,潮州勇立潮头,以潮味文化引领,传承传统非遗基因,培育文旅融合创意产业,讲好乡村故事。由此,实现居住家园与精神家园的和谐、乡村振兴外在塑形与内在铸魂的统一。
“青梅竹马”创意为产业赋能
文化之大用,不仅能带来审美愉悦,还能发展创意产业。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男女儿童之间天真无邪情状的意象,在潮州市饶平县东山镇东明村却是村民产业致富的最新依托。
东明村种植青梅600多亩,年产量达300万斤。东明村不仅盛产青梅,随处可见的竹子也是村民的经济来源之一。空有青梅和竹,却不知道如何高附加值利用,钱挣得不多,长期以来是村民心中的痛。
东明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向群对半月谈记者说,立足东明村的特色优势资源,在多方调研论证后,一条融合“青梅竹马”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逐渐清晰。
“村有青梅伴竹林,青梅竹马两情深。人生若只如初见,来此重寻少小心。”竹外梅花万千枝,年年盛开于古村落,吸引无数少男少女远程驱车前往东明村,在漫山遍野的梅丛竹林定情圆梦,重温两小无猜的青涩与纯真。
除了靠梅竹佳话打乡村旅游牌,东明村还引进有实力的青梅产业公司,建设青梅现代化加工厂及展销平台;引入园林企业,建设观赏竹种植基地30亩,培育几十种类别的竹子,生产加工簸箕、斗笠、竹篮、竹箩、竹筛等特色竹产品。
陈向群介绍,村里计划与饶平县电子商务协会合作,打造竹编品牌。以前,东明村的青梅、竹编主要运出去,卖给外地客商。如今,东明村的“青梅竹马”正吸引外地游客前来参观旅游,青梅竹编正在向完整产业链蜕变。
潮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苏键锋说,潮州文化底蕴深厚,不少乡村与东明村一样,利用文化创意为产业发展赋能,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乡村非遗传承激活一池春水
潮州市潮安区归湖镇狮峰村现已成为有名的网红村。它以非遗传承项目为核心,打造乡村文化盛宴。半月谈记者最近来到狮峰村,恰逢周末,游客络绎不绝。“村里现在人气足呀,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游玩。”狮峰村驻村第一书记邹崇颖说,村里旧貌换新颜,不仅环境好了,心境也好了。
盛林书院是狮峰村非遗文化体验基地,书院里有铁枝木偶、潮绣、剪纸、手拉壶等独具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体验室。在手拉壶体验室,一群游客正尝试自己制作手拉壶,兴致颇浓。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工艺美术之都、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之都,潮州目前共有市级以上代表性非遗项目106项,其中,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3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5项;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188人,其中,被列为省级传承人70人,国家级传承人22人;国家级基地2个,省级基地26个,市级保护基地45个。
苏键锋向半月谈记者介绍,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多样、类型各异,潮剧、潮州音乐、潮绣、潮州木雕等各种带有潮味的民间艺术深深扎根于潮州乡村大地。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非遗传承迎来生机,丰富了潮州农民的文化生活。
在潮安区庵埠镇文里村,活跃着多个文艺团队,有舞龙俱乐部、舞狮队、潮乐社,还有两支锣鼓队和5支龙舟队等,都是民间自发成立。现在,每逢传统节日,各文艺团体都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
讲好乡村故事,共享精神家园
“我的家乡叫东明,顾名思义,旭日从我们这里升起。”这是东明村小学生参与“东明村故事分享会”的一篇文章开头。在孩子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口古井、一块大石头、一棵大榕树都有动人的故事。
一个故事传递一种乡风文明。潮州各乡村广泛开展了挖掘并讲好乡村故事活动。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里如此和谐欢乐的氛围,是饶平县新圩镇西山村鹿鸣楼百姓长久追求的理想。古村落里现仍遗存传统民居、宗祠、书斋,还有一座固若金汤的古堡式村寨,叫鹿鸣楼。该楼为两层高圆形建筑,由不规则石头砌筑而成,可以防兵乱、防盗贼、防地震。当初建鹿鸣楼时,请来的设计师抛出两个选择,是想财富多还是人丁旺。村民选择人气兴旺。后来,鹿鸣楼人口迅速开枝散叶,相安无事。
几百年来,在鹿鸣楼内生活的人虽不是同一姓氏,但彼此间互帮互助,皆大欢喜。近年来,西山村在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中,挖掘弘扬这种邻里友爱互助精神,将其与当今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友善”有机结合,携手共建美丽家园。
“祝融一怒山翻雪,飓母初呈浪拍天。”明代文人黄诏的《题凤埕八景之碧海连天》,写出了水天一色的大埕湾。饶平县大埕镇红花村临海湾而建,红花村里流传着将军公的英雄传奇。
南宋末年,宋帝随文臣武将一路南逃,打鱼归来的红花村民路经一荆棘丛时,发现底下蜷曲着一具盔甲血迹斑斑的将士遗体。村民将其安葬在村内,因未详其名,墓碑上只刻着“将军公”3个字。村民们敬其英勇与忠义,都自发前去祭拜,这习俗延续至今未断。
“绿色村庄,红色精神。”潮安区登塘镇世田村因地理位置特殊,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开创的潮揭丰边根据地活动的重点村庄。当前,世田村正积极打造红色主题廊道,整合红色资源,如红十一军纪念碑、红十一军军部旧址等,革命老根据地焕发出新活力。
“大量的乡村故事被挖掘出来,不仅有自古流传的神话传说,也有村里历史人物的点滴事迹,还有苏区革命故事。目前,潮州市已将挖掘出来的乡村故事,编辑成《讲好乡村故事》一书。”潮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文森告诉半月谈记者,挖掘本村故事,将其中蕴含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村民的精神世界起到浸润滋养作用,促进了潮州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
半月谈记者 李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