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东新闻

“ 5G +医疗”普及还有多远

时间:2019-06-11

日前,省二医胸壁外科专家王文林做的手术,通过5G信号和装有4k摄像头的手术系统被传输到200公里外的阳山医院。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通讯员 高龙 摄

我国进入“5G商用元年”。5G移动网络为医疗行业提供了一张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安全可靠的移动基础网络,为智慧医疗注入了新的动能。相比其他行业,医疗率先迈向5G新时代,各大医院纷纷开建“5G医院”、开展“5G手术”,进行“5G远程诊断”。

在5G时代,医生远程操纵机器人为千里之外的患者做手术,患者在家即可与医生“面对面”问诊,不再只是设想。但不少业内专家指出,受限于目前5G基站建设进度,“5G+医疗”应用才刚刚起步,实现推广普及还需时日。

远程机器人手术最值得期待

4G网络中,需10分钟下载的一部电影,5G网络几秒钟即可完成。大宽带、低时延、高速率……5G网络强大的数据传输和连接能力,与很多医疗场景有着天然的结合点,让远程手术“飞刀”真正成为可能。

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田军章说,任何一个行业出现的先进技术,往往第一时间都会在医疗领域得到快速应用,像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3D打印技术、各种生物材料等,甚至再之前的CT、核磁共振技术等。

“目前所有医疗设备都可以数字化,5G意味着信息高速公路建得更宽,上面能‘跑’的数据更多,很多医疗场景就可以实现。”田军章认为,这也是5G技术率先在医疗领域得到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5月8日,广东发布的《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则提出,鼓励省内三甲医院率先作出“5G+智慧医疗”示范,主要应用范围为远程监护、移动式院前急救、远程医疗、远程机器人手术等。

5G与医疗的结合中,最值得期待的无疑是远程机器人手术。

3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至培,通过5G网络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远程操控机器人手术,成功为3000公里外的北京一位帕金森患者完成了脑起搏器植入手术。这是是中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

医生为千里外的病人做手术,在5G时代成为现实。

5G基础设施铺设是应用瓶颈

人命关天。任何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都会特别慎重。5G在医疗领域的落地实施,才刚刚起步。

田军章表示,目前5G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最热是手术的演示、手术指导、远程会诊、远程教学等,因为这些比较容易实现,“只要两边都部署有5G基础设施,打开开关,就能实现两地高清视频画面的同步直播。”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许利群认为,不应对“5G+医疗”应用在普遍意义上的尽快落地过分乐观。“媒体报道的这些‘5G+医疗’的项目,多是具有示范意义的个案,是点对点或小规模的专网试验、试点、示范,研究开展此类5G医疗的可行性,距离真正的实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他表示。

广东省人民医院正在创建全国首家政府牵头的5G应用示范医院。该院院长余学清说,希望将“互联网+”与惠民、惠医、惠政融合,积累经验并分享给更多医院,推动我省5G智慧医院的建设。

5G基础设施的铺设成为目前“5G+医疗”应用最大的瓶颈。高频段的5G信号因其较大的传播耗损、准光学特性等特征,基站建设密度远高于4G时代,对电力供应、运营成本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大多数的5G基站只是零星的点对点部署,要实现“全覆盖”显然还需要时间。

不过,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5G布局速度加快,这样的局面或将很快得到改观。广东5月8日发布的《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到2020年底,全省5G基站累计达6万座;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累计达17万座。

在运营商加快5G部署的同时,各家医院也正在加紧院内5G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系统的升级。

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心中,5G医疗的应用不局限于远程手术。他心中更关注的是,借助5G的赋能,整体对智慧医院建设所必须的硬件、软件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从本质上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

“也许除了时间,其他的都不是困难。”余学清透露,目前在省医院内,各处5G基站已经铺设完毕,预定9月下旬初步调试完毕。到明年年中最迟年底,省医的5G布局就比较完善,所有门诊、病房都将升级改造完成。

田军章认为,未来的5G医疗应用,是“万物互联”,物和物之间可以直接“通话”:患者住院,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患者所有医疗数据,医生可以实时了解患者的心电、呼吸、血压;早上起来上洗手间,马桶也是一个数据采集器,大小便数据可以实时采集分析。

“其实这些相关的设备早就有了,以前没有这么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有了5G的支撑,就可以真正走进病房甚至家庭。”田军章透露,省二医正在开发系统,将物联医疗设备数据接到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中。

远程手术网络“掉线”咋办?

3月21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表示,对于5G技术的应用应当采取包容审慎的态度。由于网络不稳定,5G技术应用于远程手术,具备一定的风险。

“5G+医疗”带来了新的医疗生态,也给各项医疗制度带来了新的命题。面对新事物,业界还需要明确新的游戏规则。

假如,在远程机器人手术中,一旦5G网络突然“掉线”导致医疗事故发生,谁来负责?是手术所在的医院,还是进行远程操作的上级医院?还是设备技术供应商?

在余学清和田军章看来,现有的规则就能回答这样的疑问。“这些问题是重要的,但是发生的几率是很低的。”余学清说,就算断网了,手术还是可以完成。

“远程手术中,当地医院也会有具备手术资质的人员在场,只不过手术中最顶尖的部分操作需要找上级医生。”余学清说,更重要的是,医生在做手术前都会进行评估,任何可能出现的意外都会有预案。

如果发生医疗事故,该怎么确定责任?余学清表示,约定俗成的原则是“共同分担责任”。“手术决定是我作的,决策有问题我承担决策责任;手术你是实施方,手术过程出了问题,那你承担实施责任。具体是由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来评定主体责任、次要责任、相关责任。”

对责任认定问题,田军章也认为并不复杂。“和尚念经,一定有个庙。”他表示,目前在国内,医疗责任的主体不是个体,也不是厂商,而是医疗机构,医生一定要以医疗机构作为执业地点。

他表示,远程会诊是上级医生出医嘱给下级医生,但这只是一个建议,最后执行的是当地的医生;远程手术也是一样,尽管是上级医生做的,但最后医疗责任的主体还是当地医疗机构。“5G手术如果出现事故,那么哪家医疗机构发起手术就由谁来承担医疗责任。”

如果因为机器设备或通信质量出现问题,使得远程手术出现事故,也是由当地的医疗机构来承担医疗责任,“由医院出面与患者协调赔偿,最后医院可以再找厂商去沟通。”田军章说。

除了责任,收费也是远程医疗推广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业内专家指出,从中国医院的实行效果来看,规模化应用远程医疗的情况屈指可数,大多成了摆设。常见的远程医疗,多是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组成医联体,开展远程会诊,这样的项目更偏向公益性。

田军章表示,目前公立医院开展的远程医疗服务基本都是免费的。他也表示,希望省二医未来的远程医疗服务仍然免费开展,“这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体现。”

近期的“ 5G手术”

4月1日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壁外科专家王文林完成一台治疗胸廓畸形的手术,通过5G信号在200公里外的省二医阳山医院直播;同时,阳山医院医生开展一台骨盆手术,接受省二医专家的远程指导。这是5G网络在广东首次正式应用于医疗实践。

4月3日

在5G网络通信环境下,广东省人民医院专家远程实时指导400公里外的高州市人民医院完成微创复杂心脏手术。

4月28日

佛山市中医院举行了全国首例5G远程视频指导骨科机器人手术。

5月6日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珠海医院与远在100公里以外的省二医开展了5G应急救援演练与5G远程超声会诊。

5月15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贵州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5G通信下的腔镜手术远程指导、远程查房示教、远程会诊。

5月24日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和高州市人民医院同步连线,四地医院同屏开展5G远程微创介入手术“一对多”指导。

南方日报记者 李秀婷

通讯员 张蓝溪 薛冰妮 高龙

  • 上一篇:第三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在广州举行
  • 下一篇:听,故事里的“广州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