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7月24日电题:从短板到潜力板——广东积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
新华社记者刘大江 刘宏宇
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广东,补齐短板、推动高质量发展迸发新思路: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在现实中,新思路兑现新路径,相对落后地区“蝶变”新增长极。
“一核”“一带”“一区”三大功能区齐头并进
广州与佛山,广东的“老二”与“老三”决心强强联合,在大湾区打造一个巨无霸经济体。一个是国家中心城市,一个是制造业大市,两者经济体量加起来超过3万亿元。今年初,双方签订合作协议,谋划打造一个高度融合的“超级大城市”。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等八个方面共同发力,推动广佛同城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双方还将共建重大产业集群,聚焦人工智能及工业机器人、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共同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珠三角地区是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区和主引擎,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9市,将重点对标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携手港澳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100亿美元!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作出了一个大胆的投资决定:在位于粤西的湛江市,打造新型一体化生产基地,该基地成为巴斯夫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在惠州,埃克森美孚计划投资100亿美元,建设大型化工综合一体化项目。
沿海经济带是新时代广东省发展的主战场,包括东西两翼地区7市,将成为全省新的增长极,未来将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
粤北,一个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生态特别保护区正孕育而生。韶关市正对标国家公园建设标准,先行先试,加快推进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2018年,韶关市完成造林更新34万亩、森林碳汇造林5万亩,建成乡村绿化美化省级示范点126个。
北部生态发展区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包括韶关、梅州、清远、河源、云浮5市,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将在确保生态安全前提下实现绿色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开出新“药方”
“最富在广东,最穷也在广东。”一句老话折射老问题。
在广东21个地级市中,深圳市GDP超过24000亿元,而云浮市GDP只有840多亿元,前者是后者的28倍。土地面积占全省七成,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两成,财政收入仅占一成多一点。这就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2个地级市的“薄弱家底”。
广东全省区域发展差异系数为0.67,高于浙江和江苏。缩小粤东粤西粤北与珠三角发展差距,成为广东协调发展的紧迫任务。
“必须树立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区域发展理念,改变按地理方位简单划分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传统思维,突破行政区划局限,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广东省提出新思路。
按照新的发展思路,广东全省将形成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到2020年,“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初步确立,区域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基本扭转,珠三角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东西两翼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级城市群,东西两翼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成为各自功能“引领者”,与全省一道迈入全国高质量发展先进地区行列。
“短板背后蕴藏着难得机遇和巨大潜力,要将短板转变为新的发展优势。”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指出,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变与不变,要依据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确定各区域的功能定位,让每个功能区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由原来单一发展模式的“跟随者”转变为各自功能的“引领者”。
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认为,新的发展模式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开出不同药方,旨在激发粤东西北的内生动力,发展“内源型经济”。
从一极驱动到多极驱动
日前,珠海市政府与澳门科技大学正式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将共同做大做强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岸澳珠优质教育和创新科技中心,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前沿科技、医药与健康产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拓展深度合作。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珠海位于一核一带的交汇点与沿海经济带的‘眼睛部位’,发展前景可期。”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说,在新的时空坐标,珠海必须再燃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创业激情,跳出“老套路”跑出“加速度”。
与珠海一样,广东多位地级市相关负责人认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新格局,不仅有利于各个地区各展所长、释放潜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同时又有利于促进各个地区各尽所能、优势互补,实现全省高质量发展。
“要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以经济密度论英雄、以发展效益论英雄、以环境质量论英雄,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说。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说:“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继续深化广佛同城创新发展,持续强化广佛两大城市在珠三角城市群发展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共同提升珠三角核心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面对新使命,我们必须从‘畏难者’转变为‘奋进者’。”湛江市委书记郑人豪说,湛江应成为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当好沿海经济带的“引领者”。
广东省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谭炳才说,以前是依靠珠三角一极驱动,现在则是强调多极驱动。“从短板到潜力板,从一核发动机到多核发动机,立体式布局将代替平面式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