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区老人院里的护工和老人。
截至2018年底,广州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69.3万人,占户籍人口比例超过18%,预计2025年将达到230万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是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载体和重要前提,养老院够不够、养老院内有没有设立医疗机构等问题都是人们所关心的。“有事好商量——广州市政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2019年第五期关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协商中,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范围不够的问题。广州市卫健委负责人表示,将争取把符合条件的社区护理站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市医保局负责人也表示,在广州现有的63家长护险定点护理机构的基础上,预计8月底还会新增加40家定点护理机构。
焦点1
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如何跟上?
广州争取将符合条件的护理站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根据市政协社法委的调研,广州医养结合服务设施目前还不足,这体现在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比例低,仅有28.5%。养老院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的仅39%,护理站尚未纳入医保和长护险定点,长护险目前也仅覆盖职工医保。
记者了解到,长护险待遇主要包括基本生活照料费和医疗护理费,每个月大概是2400元,占护理费总支出的80%左右。个人只要支付另外的20%费用,即600元左右,就可以享受定点护理机构提供的护理服务,这就大大减轻了失能人员的负担。
市政协委员郑子殷建议,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纳入医保范围,并扩大长护险覆盖人群。
目前广州共有63家长护险定点护理机构,11个区每个区都至少有一家。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傅晓初说,“这远远满足不了公众的需求,我们也加快审批定点护理机构的速度,预计8月底会新增加40家定点护理机构。”
市卫健委副主任周端华表示,下一步市卫健委将主动协调市医保部门给予政策支持,指导试点护理站落实规范化管理,争取将符合条件的护理站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焦点2
养老院公办民办“冷热两重天”
广州将理顺养老服务收费调整机制
每千名老人床位数40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人均养老用地面积达到0.25平方米,广州已经提前实现国家、省提出的各项目标,已运营公办养老机构没有轮候超过3个月的特殊困难老年人。
不过从细处着眼,里面有不均衡的问题。根据广州市政协社法委的调研,越秀、海珠、荔湾、天河四个区老年人总量占全市52%,但四区养老床位仅占全市39%;上述四区都没有达到广州市“千名户籍老人40床”的目标,最紧缺的越秀区仅有14床。
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办养老机构“过半床位空置”,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也需要引起重视。比如市老人院本部、市老人院九龙院区、海珠区老人公寓,轮候人数都分别超过1800人,而市民办机构床位约54%处于空置状态。
相比民办养老院,公办养老院具有价格优势,这是“轮候排长队”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发改委人口就业保障处处长罗欣贤表示,市发改委将及时理顺养老服务收费调整机制,对应保尽保老人实施政府定价、优惠政策外,对公办养老机构的其他养老床位价格按照保成本的非营利性原则进行定价。
市民政局巡视员易利华对此回应说,该局正在加快编制《广州市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修编(2019-2025)》,加密养老服务设施在中心城区的布点。今年广州市还将推动建设30间以上60张床位左右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
焦点3
办养老院遭遇找地找房难
广州正梳理摸查直管公房做养老设施房源
根据《广东省养老服务条例》,新建城区(住宅区)应根据规划要求和建设标准,以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设施,并同步无偿移交街道办事处(镇政府)按照规划用途安排使用。
市政协社法委副主任骆美全表示,是否同步无偿移交,是否按规划用途安排使用,缺乏有效的落实保障机制和检查督办机制。他建议在修详规和养老设施竣工验收时,市、区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住建部门和建设单位必须征求所在地民政部门的意见。
市民政局巡视员易利华回应说,民政部门将协同规划和自然资源、住建部门,强化公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移交和使用管理,确保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
市住建局副巡视员郭文平则回应表示,该局正建设新建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的监管信息系统,将动态掌握项目各环节审批信息和配套设施建设情况,督促开发企业按期保质完成建设移交。同时也与市民政部门对接,摸查符合条件的直管公房作为养老设施房源。
数说
广州医养结合服务设施目前还不足,这体现在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比例低,仅有28.5%。养老院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的仅39%。
市老人院本部、市老人院九龙院区、海珠区老人公寓,轮候人数都分别超过1800人,而市民办机构床位约54%处于空置状态。今年广州市还将推动建设30间以上60张床位左右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锟 邱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