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禅城区在南风古灶龙窑广场隆重举行工匠精神分享会暨第二批“禅城大工匠”命名仪式,来自各个行业的10名优秀代表被正式授予第二批“禅城大工匠”称号。这也是继去年佛山开展“大城工匠”评选后,禅城在五区中率先评出第二批“大工匠”。
能够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入选第二批“禅城大工匠”,这10名“大工匠”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在“大工匠”光环背后,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禅城区柏林艺术馆馆长 潘柏林
技术超凡 桃李芬芳
卖过冰棍、当过窑工,他23岁才投身陶塑,一无家传,二无名师,一路自学成才,却获得奖项无数,53岁即跻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列。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以夸张手法,开发出极为成功的“民俗风情”系列陶塑,他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第二届“禅城大工匠”潘柏林。
潘柏林从事陶艺至今已有36年,在陶艺作品造诣、陶艺理论研究和陶艺传承交流等方面,为促进“石湾陶塑技艺”传承创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陶艺创作过程中,潘柏林注重技术革新,大胆突破,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开辟出了一条以传统民俗和日常生活为主要灵感来源的现代陶塑新路线。其作品以井市风情为特色,反映平民百姓平常的普通生活,走出一条以民间风情为题材的新路向,打破了石湾一惯以仙、道、佛为主的创作格调,放下了“高处不胜寒”的金装神佛,把老百姓的寻常故事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成为近年来石湾陶艺的新派代表。
除了醉心创作外,潘柏林也注重培养陶艺创作人才和推动陶艺文化交流,致力于促进石湾陶艺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不遗余力地培育后辈,桃李满门。由他亲自培养的陶艺创作人才共有38人,其中,培养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人,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1人,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5人,佛山市工艺美术大师4人,佛山市陶瓷艺术大师6人,高级工艺美术师5人,这些人才成为了推动石湾陶艺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广东凯西欧照明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总经理 吴育林
首创行业“情调照明”新理念
吴育林是广东凯西欧照明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总经理。从事照明行业20多载,他提出了“情调照明”理念,强调以人的需求来设计灯饰产品,不同的光色,不同的色温,不同的产品造型,及融入产品艺术,能达到使人愉悦的效果,情调照明设计还可融入心理学、色彩学、美术等多种学科。
2004年吴育林成立自己的公司初期,国家照明领域开启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国内从事LED产业的企业迅速涌现,但事实上,当时我国自主研发供应的LED芯片、外延片产量仍较为有限,产品以中、低档为主,研发技术较薄弱,而且大约85%的大功率芯片还得依靠进口。国内LED芯片技术独创性技术很少,缺乏基础层面可持续性的研发,还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体系,吴育林在当时就意识到,作为一家企业必须要拥有独立的自主研发团队和自主品牌的重要性。
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他所在的企业从2002至2016年,共申请中国专利372项,授权数310项,申请国外专利56项,授权51项。他所设计的专利产品得到欧洲各国合作企业的认可,多个产品被国际媒体ACG作为封面展示。
禅城区南庄中学校长 莫建明
以人为本,不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
从教31年,禅城区南庄中学校长莫建明被誉为“化学课讲坛上的传奇”,自创了一套教学特色——“以趣激疑,以疑启思,以思带知识,带技能”。2013年,他获评化学专业中学正高级教师,成为禅城获此职称的第一人!
1986年莫建明毕业于广东省韶关师范专科学校,开始了自己30多年的老师生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他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创造性地提出了“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核心理念。
作为班主任,他以身作则,在教育工作中,讲究教育艺术和工作方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通过专题教育、主题班会课、个别谈心、座谈会、家访等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与学法指导;重视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工作,尤其更注重“潜能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除了教书育人外,他还参与主持了多个课题。其中,2006年他主持的国家级“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育人方法探索研究”课题获全国二等奖;2006年参加省教研室王益群老师主持的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分类开展化学新课程优质教学研究》的研究实验工作,承担子课题的研究任务,该课题也获全国二等奖。
朗德万斯照明有限公司研发经理 李云峰
精益求精,引领行业技术转型升级
李云峰是朗德万斯照明有限公司研发经理。在过去的6年里,他带领团队两次把公司的卤素灯产品进行转型升级,第一次升级满足了欧盟的ErP能效要求,第二次升级满足了北美的EISA能效要求。这两次在佛山工厂的产品升级,为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今,该公司生产的卤素灯在欧洲以及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50%。
自从2005年中山大学毕业后,李云峰一直在欧司朗研发部工作,从助理工程师到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管、副经理、经理,以工匠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做到现在朗德万斯亚太研发经理。
在参评禅城“大工匠”时,他详细阐述了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恰到好处的产品设计。“我们可能对工匠精神有一个刻板印象,就是在产品设计上,不计成本,用最好的材料,堆砌出最好的产品。这确实不失为一条做出好产品的捷径。但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我们需要巧妙的工匠精神,不用最贵的材料,而是用最合适的材料,设计出一款符合客户预期的产品。”
也正是将恰到好处的理念应用到实践中,李云峰所带领的产品研发团队,深入研究照明灯具所用的各种材料,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以及对灯具质量的影响。在综合评估不影响灯具产品的安全及整体性能的前提下,他的团队近几年来,不断寻找更为合适的替代材料,2015财年为公司节省了约1000万的材料费用,2016财年为公司节省了材料费用约900万元。
禅城区中心医院大外科副主任、消化中心主任、普外科主任 区小卫
创新医疗技术,为病人“抚平”创伤
禅城区中心医院大外科副主任、消化中心主任、普外科主任区小卫从事外科工作15年,研究开发出多项全国、省内或市内领先的医疗技术。他仅用1年多时间就带领禅医普外科走出低谷,由弱变强,获得由佛山市卫计局评定的佛山市重点专科荣誉,创造禅医历史。
在他看来,做一名医生不难,但要做一名好医生,必须要有“视病如亲”的思想。此前在大城工匠颁奖活动当天,区小卫刚刚做完一台甲状腺手术,便脱下白大褂匆匆赶到活动现场。当一名医生,区小卫说自己是受到父亲的影响,他父亲也是一名普外科医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区小卫认为,在工作中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才是医生的职责。医疗行业与技术行业不同,在医疗行业,工匠精神注重给病人更多的人文关怀,了解病人家庭、教育、经济情况,与病人多沟通,对家属进行科普,同时与其他科室多交流,为病人制订出适合的治疗方案。“治病救人是做医生的唯一目的,希望能用所学来治疗病人,最大程度减轻病人的痛苦。”他说。
“如果一个刀口就可以完成一个手术,甚至一个刀口就可以完成五个刀口的手术,如此便可以减少病人的创伤。”区小卫说,在这一点上,他一直在钻研在手术中为病人“减孔”,并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病人在做完手术后原来要躺一周时间,如今可能一两天便可以起床活动。”
佛山市道氏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 石教艺
爱创新敢较劲的“技术男”
石教艺在2011年获得博士学位,从事陶瓷喷墨打印技术及相关墨水的研发与产业化工作。
“工匠精神就是不服输的精神,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中国人一样能做。”石教艺带领团队研发的陶瓷打印墨水,实现了纳米技术在陶瓷领域的应用以及陶瓷墨水的国产化,使我国陶瓷行业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大大降低了陶瓷企业生产成本。
石教艺是一名具备创新精神,并敢于与难题较劲的“技术男”。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更加强调产品的原创性,把产品做到极致,“我们一直有一个理念,客户选择你的产品是希望有更先进的技术或更好的服务提供给他,这要求我们一定要有原创性,国外能做的产品我们也能做出来,而且要做得更好。”
他近三年申请发明专利13件,授权发明专利6件,开发的新产品主要有陶瓷墨水、釉料墨水、陶瓷3D渗花墨水等相关配套产品,引领着行业的技术创新。其中,陶瓷3D渗花墨水技术,实现了建筑陶瓷装饰由二维平面装饰向3D立体装饰效果转变,代表着行业目前最高的技术水平。
佛山市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艺术顾问 梅文鼎
把现代艺术融入古老陶艺中
梅文鼎可说“艺高人胆大”。他把现代艺术的实践融入到古老的陶艺创作之中,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实现佛山陶艺的改革创新;他不忘初心,坚守陶窑之旁,所谓工匠精神,不过就是艺术家对作品的一片赤子之心。
梅文鼎196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同年进入石湾美术陶瓷厂从事陶瓷艺术的设计、创作一直至今。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书法豪放洒脱、清奇雄浑,国画拙朴隽永,妙趣橫生;他开创了石湾陶艺现代流派,先后编著出版了《石湾现代陶器》(合编)等论著。曾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南风古灶中的火神雕塑和“瑞龙献宝”壁画均是梅文鼎的作品。他说,这两者体现了陶艺家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没有人见过火神,我把我的想象变成现实,通过陶艺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艺术家的浪漫主义情怀;而“瑞龙献宝”壁画,用多个不同年代出土的陶瓷片拼接而成,则是他把现有的材料抽象化赋予它们艺术意义的过程。工匠精神对于他来说,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工匠精神还给他带来无数荣誉。他是世界科教文卫组织专家成员,曾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颁发的中国现代陶艺推广贡献奖,并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
佛山市东成立亿纺织有限公司纬编工 梁泽江
16年磨一剑练就火眼金睛
梁泽江从事针织行业16年,他的工作事关一针一线,毫厘之差都会导致质量的千差万别,也磨练出他的极致细心;16年磨一剑,只为织出好布,在一个领域的专心投入,便是对自己工作的最大敬畏。
16年来,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一线小工不断提升磨练成为了公司生产部核心技术骨干,多年磨练出来的技术造就了一位“编织匠”。织机器上总共有200根线以及2000多根针来编织布匹,任何一根线或者一根针有问题都会改变布匹质量,整块布就会废掉,然而对于梁泽江来说都是“小菜一碟”,他可以熟练、完美、短时间地完成各类操作。看似简单的穿纱套、排针、更换错针、找错纱、接纱等生产工艺流程,实际上很考验工作的技巧、耐心和细心,梁泽江接一根断纱,只需要四秒钟的时间,快得惊人。
生产过程中,产品问题一出现,梁泽江马上能发现并迅速解决。如发现织布针有问题,要从一台机器的两三千支针中找出一支坏针,梁泽江能马上判断,两三分钟内找出坏针。
梁泽江不仅生产效率高,产量遥遥领先其他同事,而且生产的产品质量合格率高达99%以上,一般技工难以达到此水平,这些都与他过人的技术密不可分。
广东肯富来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 董信邦
20年车间经验练就“听音辨器”本领
董信邦毕业后20年来的人生都与机床密不可分,图纸是他的朋友,镗床是他的良伴。面对问题,这位技术男用的是最朴实的解决办法:钻研、钻研再钻研,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实现生产的增效增益;注重传帮带,培养一大批技术骨干。
KHP系列原油泵广泛用于原油输送、油田高压注水等需要高压力的行业,是董信邦的得意之作。在石油行业,原油泵需长期在高压、高扬程、高转速的条件下连续运行,工作环境恶劣多变,对其性能和安全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故一直被欧美国家所垄断。
为了完成KHP泵壳的试制工作,董信邦在刀具选用、工装夹具制作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先后攻克了中开面、细长轴孔、密封环槽等加工难题。2003年至今,他一共完成了23种规格100多台KHP的试制与制造工作,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外汇。
20年的车间经验积累练就了他敏锐的听力,通过听声音即可判断泵体的磨损程度。然而,由于长期生活在120多分贝的噪音环境下,去年他被诊断出听力损伤。尽管脱离了车间一线,但他自学、转型为技术员,引领车间的各项技术改进,先后攻克了中开面、细长轴孔、密封环槽、螺栓介子平面、机封螺纹孔、产品互换性等难题。
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销售技术总监 程凤珍
工厂里出来的女博士
她做过项目工程师,利用工休时间,成功解决了带式污泥脱水机的轴套磨损脱落问题;她做过纤维制备行业的销售工作,成功售出了安德里茨公司佛山工厂制造的第一台疏解机;她还作为销售技术支持经理,为海外销售代理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程凤珍研发的技术,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同时提高产能,三者完美统一的背后,是她多年不懈研究的成果。
程凤珍于2004年5月加入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从最初的项目工程师做起,努力上进,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她说,自己做的是变废为宝,为企业环保提供技术支持的工作。为此,她努力弄懂产品设计的理论依据,对理论研究也怀有浓厚的兴趣。
程凤珍深知知识是驱动环保领域发展的关键。因此,在2005到2008年间,她参加了全国硕士统一入学考试并在华南理工大学在职攻读了轻工技术与工程(造纸方向)的专业硕士学位。获得专业硕士学位后,2010年她又进一步通过了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入学考试,并于2013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博士学位。
撰文:孙景锋 梁志毅 阎锋 李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