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西新闻

来宾市兴宾区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综述

时间:2019-05-30

既“富脑袋”又“富口袋”

――兴宾区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综述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胡铁军通讯员韦永明

“安贫可耻,脱贫光荣”“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5月23日,记者走进来宾市兴宾区良塘镇北合村,文化墙上的彩色喷绘内容让人耳目一新,雪白的墙壁、彩色的喷绘,不仅扮靓了村庄,更是用文化充实了扶贫内涵,提升群众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

既“富脑袋”又“富口袋”。近年来,兴宾区充分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文化熏陶、思想引导、典型带动等,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精神力量。

营造氛围激发内生动力

“每天走出家门,看到文化墙上‘加油干,奔小康’的宣传标语,我都觉得有一股劲在时刻提醒自己,不仅要脱贫,还要走上致富路。”平阳镇中许村脱贫户蒙宏文说。

蒙宏文一家4口人,两个孩子在读大学,属于因学致贫。由于家里田地少、收入低,加上两个孩子读书开销大,生活十分拮据。他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辛勤劳动,通过种桑养蚕及种植“双高”糖料蔗,有效增加收入,去年年底成功摘掉贫困帽。

脱贫攻坚不仅需要物质帮扶,还需要精神帮扶。兴宾区把“富脑袋”摆在“富口袋”前面,通过讲习所、文化墙、宣传栏等,进一步拓展文化扶贫阵地,丰富扶志扶智形式,营造浓厚氛围,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去年,在辖区范围内悬挂扶贫宣传横幅8000多条,发放脱贫攻坚相关宣传资料4.8万多份。结合扶贫主题开展基层文化惠民演出280多场,惠及群众1.6万多人次;结合扶贫开展讲习活动1959场,惠及群众10万人次。

农家书屋成精神乐园

科技类、种养类、少儿类、文史类,一个个书柜,一排排摆放整齐的书籍,有人站在书柜前挑选书本,有人坐在书桌前认真阅读……这是5月20日记者在城厢镇平安村农家书屋看到的一幕。

平安村脱贫户罗祥生2016年发展蔬菜产业,刚开始由于缺乏种植技术,蔬菜产业发展受到阻碍。在驻村工作队员的推荐下,他来到农家书屋,找到相关种植书籍,并认真学习,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年底,罗祥生蔬菜种植收入4万多元,成功脱贫致富。

“农家书屋是一所滋润乡村文明的好学校,它为村民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化、科技、文明的窗户。”平安村驻村工作队员韦景说。

近年来,该区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让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大餐,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依托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目前,该区建有农家书屋214个,分布在20个乡镇和4个街道办。

文化活动火起来

“跳舞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让人身心舒畅。我已经坚持半年了,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凤凰镇华林社区居民李女士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宽裕,广场文化活动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新的娱乐方式,在充实地方文化内涵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兴宾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区大力推进文化广场工程建设,实现村(社区)文化广场全覆盖。文化广场的建成让群众有了活动的场所,跳舞、打篮球、打乒乓球等,锻炼身体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动”起来了。

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该区坚持文化扶贫和物质扶贫互助共推,充分挖掘和盘活乡土文化资源,润物无声般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身努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 上一篇:来宾交警敞开警营纳建议
  • 下一篇:崇左:多渠道破解融资难题